分享

乡村振兴 | 案例思考 茶文化 旅游 :跨界融合能否经得起市场考验 ?

 老骆驼4753 2018-10-07

本文由支点智库乡村振兴产业规划专委会整理。图文部分资料源于网络。


支点君按:

       茶,是中华民族的举国之饮,茶的发现可以说是中国对世界的一大贡献。其流传久远、影响深广,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中华文明影响世界的重要媒介,是中华民族内在精神气质塑造的重要环节和载体。


     茶文化就是与种茶、制茶、运茶、泡茶、品茶、修行等相关的物质与精神遗存和传承。中国茶文化糅合了中国儒、佛、道诸派文化、宗教与哲学思想,独成一体,是中国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分析中国茶文化发展现状,作总体来讲取得了重大进展,同时也存在不少问题。诚如余悦所论,“一是学术的空白点仍很多,有些历史遗留的问题未能解惑,有些热点问题也没解决”。“二是有学术创见,有学术突破的论文不多”。“三是治学态度浮躁,急功近利的问题带有普遍性”,可谓一针见血,切中时弊。

       近年来,随着茶产业的发展,茶文化旅游逐渐兴起并受到人们的欢迎。茶文化的历史遗存大部分都在中国旅游的热点地区或有巨大旅游发展潜力的地区。因此,茶文化与旅游具有天然、内在的联系,以及统一性、一致性和互补性。规划发展茶文化主题旅游,将对提升我国旅游品质,弘扬和发展传统文化,促进社会和谐与文明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美丽茶村、茶香庄园的模式主要适用于乡镇地区,茶经济区、茶商贸城等模式主要适用于城市区域,茶文化园则通常依托知名旅游区而开发建设。


本文由支点智库乡村振兴产业规划专委会整理。图文部分资料源于网络。

茶旅一体化的新业态


旅游经济与茶文化的契合点

旅游通常衍生游乐活动、餐饮及购物等几个环节,与茶文化有很好的契合度。

首先,现在以文化艺术为主题的体验式旅游倍受推崇,既娱乐身心又增长见识,而茶道本身就是一种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旅游中游客能品茗香茶并欣赏不同风格的茶艺表演,能给游客带来更好的休闲生活体验。中国各地现有20多种形式的茶道表演或茶礼表演,各具地方及民族色彩,且朝着艺术化的、故事化、规范化发展,如浙江的龙井茶礼、湖南擂茶表演、江西的禅茶、广东福建的功夫茶、云南的三道茶、陕西的唐代宫廷茶道等。茶艺表演集中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和茶文化内涵,将民俗、民风、诗词歌舞、书法绘画、壶艺、茶艺等融为一体,吸引着海内外游客的目光。

其次,餐饮是旅游的重要环节。中国饮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茶食品也有很长的历史和经验。各地茶叶做的饭菜已超过100种。而茶膳以清淡、爽口、开胃为特色,并配以多种罐装茶饮料和热饮清茶,非常适应各种年龄段游客的需要。比较有名的有:杭州特色的龙井虾仁、双龙戏珠;北京特色的纯芽龙须、银针庆有余、茶饺;台湾特色碧螺春笋、绿茶白莲、香片淋饼等。茶餐厅在广东、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已成为中式餐厅的重要补充。茶膳的基本形式有早茶、套餐、家常菜饭、特色茶宴(婚礼及生日茶宴等),备受各阶层人士的青睐。

游客在旅游的过程中通常需要购买一些纪念品及地方特产。有茶文化要素的特色商品是游客喜欢购买的商品之一。在茶文化旅游景点除了可购买传统茶叶、茶具产品和一般旅游茶产品之外,新型茶叶商品如茶饼、茶糖、保健功能茶、减肥茶、茶类字画等也拓展了茶文化商品的名单。




1、美化茶园环境开展生态旅游。在不影响茶叶生长的前提下,通过景观改造和花木补植,适当美化茶园的景观,形成良好的生态旅游资源,充分利用现有的条件,加强对茶园的管理,注重保护茶园及茶园周边的生态环境,适当开展生态旅游。


2、延伸茶俗茶事开展节事旅游。通过茶文化旅游节事节会,使茶文化与旅游业有机结合,实施整体对外营销。充分发挥会展节庆活动的连动效应,精心打造茶文化旅游节的品牌。



3、创新茶艺表演开展休闲旅游。在开发中应注重泡茶、赏茶、茶艺表演的休闲旅游价值,通过适当创新,引领论茶、品茶新风尚。让品茶的味觉享受融入视觉、听觉的立体享受,让品茶成为一种高品质、高舒适、高境界的体验,成为特色休闲旅游产品。


4、整合茶业加工开展工业旅游。在发展茶加工旅游时,要引导茶叶加工企业把发展茶加工旅游作为公司或企业的发展战略,同时政府职能部门要主动上门辅导其提升,建设“工农业旅游示范基地”,开发茶特色工业旅游产品。



5、挖掘茶叶功效开展旅游。登览名山,参观茶园,了解茶叶的功能,采购适合自身身体状况的茶叶种类,体味品茶情趣,并在茶区清新空气、优美的景致中修身养性,是目前旅游市场的追求。


6、利用茶学科普推动研学旅游。我国茶文化博大精深,可以利用茶园优美的自然环境和丰富的茶文化知识,开展研学旅游产品。还可针对寒暑假推出以山水生态游为主题的茶乡夏令营、冬令营活动。


7、结合宗教文化开发修行旅游。在有条件的茶乡,可以利用现有茶与宗教文化资源举办一些国际或国内的禅茶文化节,以其独特的佛、道茶文化内涵吸引众多的爱茶之人,开发禅修旅游产品。


茶文化+旅游的模式选择

中国茶文化源远流长,唐陆羽《茶经》记载:“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历经两千多年的发展,茶叶已从最初的治病药材变为养生佳品。

在现代旅游市场中,茶旅游因其生态、健康、养生的形象,迎来蓬勃发展,当前国内茶旅游发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模式:


1、基础层

基础层是茶文化与旅游业融合发展的最初层次,它包括专项型与互补渗透型两种模式。


茶文化展示+旅游参观的专项型模式



为了使旅游者更好地理解茶文化,在茶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时,可选择专项型发展模式,即充分展示茶文化的各种内容。其常见表现形式有:茶叶博物馆、茶文化博物馆、茶马古道等。


茶文化+景区的互补渗透型


美丽茶村模式:以乡村为依托,以茶产业为核心的一种发展模式。依托一个自然茶村而打造,村内会有广泛的茶产业种植基础;开展一系列的茶俗体验活动,如采茶、制茶、品茶等;茶香生态民宿是重要的度假产品;村内居民不必拆迁,通过参与茶旅游服务而受益致富。

所谓互补渗透型就是茶文化与当地旅游资源相互融合、互为补充的一种发展模式。


2、提升层



一般来说,提升层所包含的发展模式是专项型和互补渗透型发展到一定程度时所采用的发展模式,其包括主题附会型和文化体验型两种。


茶香庄园模式:是以庄园为形态,集茶种植加工、文化展示、度假养生为一体的开发模式。通常由专业的旅游投资公司统一建设运营。以茶叶种植加工为产业基础,会开发形成具有庄园品牌特色的茶叶,并提供私人订制服务;依托茶园生态开发高端度假养生产品,如茶园度假酒店、茶香SPA等;在项目建设上会秉承极致生态的理念,运用生态木屋、帐篷酒店、自然绿道等产品;会结合所在地的茶文化,进行茶道展示、茶文化博览等产品的建设。

茶文化+节庆旅游的主题附会型


随着节庆旅游的兴起与发展,全国各个产茶的省份、地区纷纷以茶为主要媒介,定期举办茶叶节、茶文化节、茶文化旅游节、茶文化博览会等。 


茶文化模式:是集中展示和体验茶文化的一种开发模式。以茶文化展示和体验为主,会通过多种静态和动态的方式,展现地方茶文化;园内不一定有大片茶园,但附近会有知名的产茶基地,如武夷山的茶博园;除传统的雕塑、小品等手法外,还会运用VR、5D等现代技术展示茶文化;通常会有一台结合当地茶俗的文化演艺,活态化展现茶文化。



茶文化 + 体验旅游的文化体验型


一般认为,体验旅游是续观光旅游、休闲旅游之后的一种新型旅游方式,强调个性化、参与性,更注重旅游的过程。目前茶文化体验旅游多停留在茶青的采摘、茶叶的品尝等,这些体验活动停留在初级和较为肤浅的层次,游客们不仅喜欢采茶、喝茶、买茶,更喜欢制茶、泡茶、鉴赏茶。在茶文化旅游过程中,要考虑提高游客们体验的广度与深度。


3、专门层


专门层主要是指为了满足特定的旅游细分市场所采用的发展模式,如:特别注重茶的保健功能和对茶文化有一定的偏好。


茶商贸城模式:是以茶加工、茶商贸为核心功能的茶产业园区。选址通常位于城区或交通便利区域;茶商贸是其核心功能,通过出租或出售商铺,吸引知名茶企入驻聚集;随着茶商贸的发展,会衍生开发茶文化休闲、茶生态地产等产品。


茶文化 + 保健旅游的保健型


茶不仅是商品,更是健康品、保健品。茶被认为是21世纪最健康的饮料,其营养价值、保健作用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可与接受。在健康越来越成为奢侈品的今天,在发展茶文化旅游时,可以在茶的保健价值方面下功夫,结合区域旅游资源,开设茶浴、茶膳、茶吧、茶馆等。


茶经济区模式:以茶产业为核心、茶文化为灵魂,通过茶产业的发展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茶商贸是重点,一般建有茶城、茶交易会展中心等;茶旅结合,会开发一系列茶旅游项目,如茶文化庄园、茶主题小镇等;产城一体,将茶产业的发展与城市建设相结合,提升城市文化韵味,完善城市公共设施。


茶文化 + 求知旅游的求学型


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颗璀璨的明珠,茶诗歌、茶书画、茶散文、茶专著、茶音乐、名人与茶、文人与茶、茶习俗、中外茶文化之不同等内容丰富,游客们通过茶文化旅游也迫切希望了解、学习更全面、系统的茶文化知识。可以举办茶诗会,吟茶诗、书茶画、读茶书、听茶乐;还可以请有关的专家、学者就中国茶文化的发展史、现状、趋势及中外茶文化的差异作报告,扩展游客们的视野,提高对茶文化的认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