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观地质博物馆有感

 东庐酒客 2018-10-08
       人是万物灵长,超然于诸多物种之上,可谓是天之骄子,但是,也会有人力未能及之处。人类最宝贵的地方就在追索的精神,我是谁?我从哪来?我要到哪里去?这是潜藏在人类心灵深处的问题,也是诸多先贤醉心于思索和回答的问题。而地质博物馆闻其名就可以知道是记载着地球奥秘的地方。将会为我们回答自己的疑问打开一扇窗户。
        无论是中国的盘古开天,女娲造人;西方的上帝创世,上帝造人,在这些古老的神话都蕴含着人类对自身走过历史的追索的朴素思想。但是,只有到了近代科学思想发展起来,人类才对地球历史以及人类自身进化的历程做出了合理的猜测,得出了比较能够让人信服的解释。古人云: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人类总是在对过去的回顾,当下的思考和对未来的期望中前进的,而地质博物馆正是一个可以满足我们对过去的好奇和兴趣的地方,也是更可以丰富自己见识的一个好地方。
        走进地质博物馆,我了解到从宇宙大爆炸到地球诞生,以及地球进化、孕育生命的历史过程,认识造物主的神奇以及人类的渺小。星空无垠,宇宙广阔,而人类只能偏安一隅,生活在小小地球地球上,至今也没有一个人走出过太阳系。说这种话,似乎有些贬低人类的智慧和创造力,但是,这也是提醒人类要有敬畏之心,人类走过的历史与宇宙的历史相比还太短暂,人类需要有更平和的心态正视自身、自然和宇宙。“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如今的我们对待孔子的这句话,但是从本质来看,人的敬畏之心是不可以丢掉的,最起码对自然的敬畏不能丢掉。人类只不过是芸芸众生的一种,不能以超然的心态对待我们赖以生存的世界,要认识到自身的渺小,才能与世界和谐相处,才能实现人类更好的生存与繁衍。
        看见恐龙以及其他已经灭绝的生物的尸骸被陈列在展窗里,想象着这些美丽的生灵奔跑在荒原上,咆哮、欢唱,是多么壮观的一个场面啊!有那么一刻,我为自己不能亲眼看到这样的场景感到遗憾,更为生命的美丽与独特深深吸引。但是,这种想法只不过是短暂的好奇心所引起的,试想一下,有谁真能凭借那些原始的生活方式生活在那样一个时代?如果,真能成行,我们看到只有生命的残酷与在弱肉强食法则下的挫败,而不是头脑中的浪漫想象。生命不是一个玩笑,进化更不是一个游戏。从茹毛饮血到如今西装革履,人类从无数偶然中成长到万物灵长,是无数的先人筚路蓝缕,流淌无数血和泪奋斗来的。但是我想,人类并不是造物主唯一的钟情者,看着这些曾经驰骋在大地上的生灵,他们也曾主宰我们脚下的这片土地,可是,如今的他们只能以尸骸的形态陈列这里,供我们后人观赏感叹。“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看着这些我们更应该反思,他们就是过去的我们,而我们又会是未来谁的“我们”呢?或许,在时间面前我们都是失败者,而我们又会以什么样的心态来面对自己的末日呢?
        或许,它们的灭亡是惋惜的,在灾难面前他们无法反抗,它们也没有破坏环境、过度开发地球,它们不过遵循着最原始朴素的法则生存,直到有一天灾难打破了所有的平静。如果有一天,人类面临灭绝危机,我估计提不起同情之心,因为是人类自己的行为加速自己的灭亡。霍金曾经预言:人类将在未来几十年后由于资源枯竭而灭亡。或许,那一天真的会在未来的某一天到来。灭绝不灭绝不是那么重要,重要的是人类终将要为自己的行为承担代价,无论这代价人类能不能承受。人类的心态很有意思,在灾难面前不愿意牺牲自己,只会静静地等待着灾难毁灭。在《复仇者联盟》里灭霸的想法是极端,但是却也是一种解决办法,在某些程度上也是一种崇高,如果灭霸在随机选择中包括自己的情况下不回避的话。在动物界中,真有这种情况发生。北极旅鼠在族群数量威胁生存地的生存环境时,就会有大批的旅鼠投水自杀来换取族群与环境的和谐与平衡。如果,你拿这个问题来问我,我会怎么选择?我会回答你,你的选择就是我的选择。
        在展览柜里,还陈列着北京人的塑像,展示着我们祖先的风貌,透着漫长的时光,讲述着携带着蛮荒气息的故事。我在想象着那个时代到底是怎么样的。万物并存,猎杀于与反猎杀,双方都承受着失去生命的风险于流血的代价,没有对错。而如今,万物被关在在动物园里,我们在外边,他们在里面。但是,这个问题不是这么容易解释的,人类在落后的时候,也曾遭受过类似的经历。我的看法是,万物都曾经历过沉浮,都曾处于过进化链条的不同节点,但是不同的是所造成的破坏性后果不同,没有哪个种类灭绝过人类,但是人类却造成了诸多物种灭绝。人类总是认为,由于拥有思维的能力便优于世间万物,但是也或许是由于这能力会导致人类的灭亡。如果,你拿晚上还吃不吃肉这样的问题来为难我,这就是无理取闹了,这个问题没有绝对的答案,但是却有不断思考的价值。因为,万物不同,并不是所有的物种都具有人类自以为傲的思维能力,所以无法要求其他物种像人类一样行事,此外也没有必要,如今只需要看主宰者——人类会如何选择就可以了。但是,之前人类的大多数行为是让人失望的。
        地质博物馆里除了这些陈列的展品之外,还有越多其他的很有意思的东西,最关键的是可以在里面学习到很多的东西,能够帮助我们对这个世界有个很清晰的了解,从地下矿石到动物标本,各种内容比比3皆是。有些区域还应用了现代电子科技,除了可以丰富人们的观赏方式外,还可以使游客更加有乐趣的观看、学习这些有意思的知识加深人的理解。地质博物馆里的电影放映厅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游客们可以在观赏完地质博物馆之后,通过观看电影可以有个更深的理解,有更清晰的认识、更全面的理解。这些东西和地质博物馆里陈列的一架机器人在我看来都是很有意思的东西,因为这些东西体现了人类自身的智慧和能力,创造出很多好东西来造福人类。
        人类作为万物灵长,是偶然,也是偶然中的必然。人类在短短的进化过程中孕育出了璀璨的文明,证明了人类的力量。科技的力量使得人类取得巨大的进步,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给自然带来了很多不好的影响,给环境造成了很大的破坏。其中,科学技术的不合理运用、滥用是很大的一个原因,酸雨、水华等都是人类行为造成的后果。不可否认人类利用科学技术,很大程度上改善了人们的生活,改变了世界的面貌。但是,我们不能忘却人类行为给世界造成的不好的影响,科学技术的应用应该是科学合理并且有所限制经过合理推测的应用。人类和自然实现和谐相处,建立良好的关系,科学技术是一种很重要、很必需的手段。科学技术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像地质博物馆应用新型电子技术,就是科学技术的合理应用,改善了人们的生活。但是,我感觉人类对于科技力量的运用,除了要避免对自然环境的伤害外,更重要的是要将科学技术运用到环境保护、保护濒危物种等方面,使人与自然欢喜变得和谐。地质博物馆向我展示了,地球发展的过程,展示了生命进化的过程。我们因此更要对地球母亲表示敬意,更加切身的理解到自身我们生活环境的独一无二,认识到每一种生命的独特美感,拥有独特的魅力。芸芸众生共同生活在这颗蔚蓝色的星球上,任何物种都平等地拥有生存的权利,而人类对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保护其他物种的早承担极其重要的责任。其实,每个人都可以为保护我们的家园付出努力,每个人都可以通过自身的细微努力,为保护自然环境出一分力。参观完地质博物馆,更加让我明白每个人都是地球家园的一份子,保护环境不仅是义务,更是责任。与地球漫长的生命过程相比用过客恰如其分地描述人类与地球的关系。我们不能看到地球灭亡的那一天,但是人类可以看到自身灭亡的那一天。人类就好像在地球上租房居住的房客,不仅有义务保持自己的住房的干净和安全,更有义务去尊重其他房客的合理利益,人类就应该这样和地球其他物种保持良好的关系。
        地质博物馆是一个很好的丰富自己的地方,是一个很好的学习圣地。在参观地址博物馆的时候,发现去地质博物馆参观的人有很多,体现出人们对科学、对知识的强烈兴趣。最让人高兴的事,不仅有我们这些携带着任务去参观的人之外,也发现有很多的小朋友去参观。民族的未来在于少年,看到这些小朋友在地质博物馆里学习,让人看到了追求知识、保护环境等精神观念在年轻一代人身上传递。改变未来的人,注定是年轻一代的人们,沿着前人的脚步前进,保护我们的其他物种,保护我们星球,保护我们的世界。地质博物馆在年轻一代成长的过程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有利于培育年轻一代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对于大学生来说,生活闲暇时间很多,生活较散漫,更有必要去参观地知博物馆,加深对世界的认识,开拓自己的视野,提高自己的能力。地质博物馆一行,同行者有很多,参观时一直在交流中进行,不仅丰富了自身的见识,还拉进了同学们之间的的感情。那是相当有意思的一天。参观地质博物馆在我心里的位置从最当初的一份任务,转变成了一份自愿参与的课外活动。因为我发现学习不仅是课堂上的事,更是亲自用眼去看、用手去触摸的一个过程,通过官能的作用去感知,会使我们可以更全面的去认识事物。古人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就是这个意思,做学问要知行合一,才能有所收获。这次博物馆之行让我思考了很多,也收获了很多,更是开阔了眼界。让我自己认识到自己的渺小,意识到自身能力的不足。
        但是,地质博物馆只是一个地方,世界还很大,我感觉课外实践不能太单一。我们需要尝试不同的各种新的东西,我没想到我们在大一去参观地质博物馆,到大二的时候我们课外实践,还是去参观地质博物馆,难道我们就没有其他的选择了吗?我感觉我们课外实践的内容、选择要丰富,而不能仅仅只是不断地重复旧的工作。世界在进步,时代在发展,而我们却在同样的地方去实践,那么我们怎样去成长呢?学生的成长也不是一个游戏,也不是一个玩笑。学生的成长需要更多新鲜的东西,跟上时代的步伐,而不是故步自封,停留在原点。学生的成长不仅是学生自己的事情,更需要老师负有很大部分的责任。只有师生共同努力,而不是双方都采取轻佻的态度,才能实现共同进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