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有才之人输在傲,平庸之人输在懒!(深度好文)

 人老颠东 2018-10-09

晚清四大名臣之一曾国藩曾说过这样一句话:

 

天下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败;天下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

 

这句话表达了曾国藩先生对失败的一些看法和总结,他认为有才的人皆败在了骄傲的心性上,而普通的人则败在了懒惰的习惯上。

 

那么这个结论是否正确呢?我们可以从文中找到答案。

 

1.有才之人为何输在傲


三国时期,诸葛亮派关羽镇守荆州。

 

然而关羽性格骄傲自大,傲慢无礼,他的这一弱点被吕蒙和陆逊识破,于是陆逊便写了一封书信给关羽,一边吹捧关羽的战绩和功劳,一边又强调自己有多么谦卑。

 

就这样,关羽放松了对东吴的警惕,还撤走了那里的警戒部队,撇下荆州跑去攻打曹操。


不料孙权乘虚而入攻下了荆州,关羽又攻打曹操不得,腹背受敌,最终落得个败走麦城的下场。

 

后人说起大意失荆州,总觉得这是一时疏忽大意,但事实上这和关羽傲慢的性格也是脱不了干系的,若不是被陆逊他们利用了这一点,我们的关二爷也不至于兵败被杀。

 


再来说说另一位,西楚霸王项羽。

 

乌江自刎的故事相信大家也是耳熟能详,一句“天之亡我,我何渡为!”后,项羽亲手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和关羽的自负傲慢不同,项羽的骄傲在于,他不能接受自己的失败和无能,他害怕回去之后无颜面对江东父老,所以他选择了自刎,选择了逃避,结果同样令人唏嘘。

 

关羽和项羽皆是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军事奇才,但也都折损在了自己那份骄傲上。

 

我们能从中吸取的教训就是:


当你挺过了艰难险阻,成为某个领域的人才时,不要因为自己的成就而变得傲慢,变得目空一切,应该时刻保持谦虚谨慎,提防小人的“捧杀”;


更不要因此而生出过于强烈的自尊心,这也是心理不成熟的体现,应该学会直面失败和错误,在困境中寻找触底反弹的机会。

 

有才之人应当自信而不骄傲,自尊而不偏执,拿得起,放得下,方能笑到最后。

 

2.平庸之人为何输在懒


相信我们都不喜欢被形容成“平庸的人”,但其实这算不上是一个贬义词。


平庸的意思是普通、平常、不突出、碌碌无为,可以说是大部分人都会经历的人生状态。

 

平庸不可怕,可怕的是懒惰而又甘于平庸。

 

曾国藩为什么要说庸人以惰字致败?因为他也曾经是个庸人。

 

曾国藩前后参加过七次县试,23岁才考取秀才,排名全县倒数第二。


后来到了京城做官,翰林学士的位置清闲,曾国藩便时常和朋友们厮混在一起,有一日他在街上游玩,听到旁边一位老者指着他对自己的孙子说道:“长大了千万不要学这个人,又没有什么家底,当上官就忘乎所以了。”


曾国藩心下顿时警铃大作,回到家把自己关在屋子里反省了许久,此后立下每日功课,严以律己。

 


有人分析曾国藩,说他是“庸人”的榜样,没什么天赋,早期智商情商还都不行,可就是凭着一股勤奋好学的劲,成了著名的大学士和军事家。

 

所以说天生资质平庸又如何呢?只要勤奋上进,愿意动脑子,愿意坚持,就一定会有回报,量的积累会带来质的改变,平庸之人也同样可以成为人生赢家!

 


做人就像气球,气太满了,一根针就能轻易把你戳破,懒得给自己打气的话,就成不了气球的样子,过得更没有意义。

 

有才之人输在傲,平庸之人输在懒。我们应当记住古人流传下来的这些警示名言,时刻提醒自己,保持一个积极向上的心态,活出属于自己的精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