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旅人散记(四)

 琼玛个人图书馆 2018-10-09

2015228日(星期六,晴)

 

    今天,启程南岛。

    晨,自奥克兰飞基督城,一小时二十分便已抵达。参团社是一家名曰日月光的旅行社,事先通知上午十时在基督城国际机场行李提取处集合,抵达后用电话联系旅行社接待人。参团人员陆续已聚集,多人已在用手机联系通知单上的接待人。

    因清楚新西兰人工颇贵,所以各旅行社时常是司机导游兼领队三位一体当然也包括行李员,估计这次也不会例外。

    远远望见一高而胖的华人正往这边过来,联系上后便自我介绍他将身兼此行的司机和导游,天津籍人氏,大伙称他“大饼”便行。其上衣别一徽章,仔细望去,徽章上“大饼”名号竟赫然在焉。视其脸,果不其然,大若银盘。此后八天,大家均以此号称谓。

   全团二三十人,均为港澳台及大陆华人,无一洋人。出发后,大饼边驾驶大巴边再慎重作一次自我介绍及此行的相关交代。

   大饼因要管方向盘故总是脸向前方,只佩一扩音耳机与全车人员沟通,众旅客便只闻其声不见其脸,这和国内导游面对游客的常态介绍颇有不同。

   然而,麻烦却是来了。已经只剩一后脑勺,语调却还含糊不清,不少时候根本无法听清在说些什么。大家虽无法听清,可大饼那“呵呵呵”的笑声却是不断传来,颇有自得其乐之风。

   初时面对这般境况,大家不禁面面相觑,为此趟出行竟摊上如此导游而纠结。唉,好在景色甚美,尽可把导游撇在一边,顾自欣赏隔窗摄影均可。

   今日将依次前往基督城、埃文河、南阿尔卑斯山脉和格雷茅斯。此外,还把次日行程中的千层岩景点提前到今天游览,大饼为此解释了一堆的“因为所以”。大家的心态却是,手上均有行程表,只要不拉下景点,按图索骥径去即可。其实也明白,在新西兰一般不会出现拉下景点这种情况。

   南半球虽已进入夏的尾声,但仍有30度左右的温度,在紫外线强烈的阳光下更是感觉微热。好在此次过来,大伙四季服装均已带足,现在只要换上一身清凉的便是。

   午前便抵达新西兰第三大城、南岛最大城市基督城。

   基督城整体地势平坦,满目尽为绿荫和阳光及四处的鸟鸣。雅芳河幽静蜿蜒地流经城中。河中有野生鳗鱼、彩虹鐏鱼及成群悠游的野鸭。倘够幸运,还可相遇新西兰特有的雌麻鸭。此地建筑物古意盎然,浓郁的英伦色彩尤为突出。复古电车,艺术画廊,南半球最具权威性的大提琴音乐会表演,书展及博物馆,组成了此地的优雅生活方式。这里并无一般城市特有的那种喧嚣,人们尽可享受自在宁静且有文化质地的生活。

   此城也是探索南极的国际研究中心及往南极的出发点。克赖斯特彻奇国际机场便是新西兰、意大利及美国南极计划的主要基地。

   在这样宁静的城市里,却曾发生过两次地震。201094435分,是7.2级强震,所幸尚未造成人员伤亡。20112221251分,第二次地震袭来,震级为6.3级,虽没前次震级大,却造成了145人的死亡。

   为纪念这次地震和死难者,市区震后教堂的残垣断壁,至今仍触目而惊心地保持着当年的原貌。一旁是与遇难者同样数目的145把白色椅子(椅子造型各不相同,有轮椅、摇椅还有婴儿椅),排列整齐有序,椅上摆放着一枝枝的红玫瑰。长年若此,哀思不尽。

 

    与遇难者同样数目的145把白色椅子

  

  市区震后教堂的残垣断壁
    
纪念这次地震和死难者

 

    中式午餐过后,我们开始横越南阿尔卑斯山脉( Southern Alps)。 

    南阿尔卑斯山是新西兰的最高山脉,纵贯南岛中西部,呈东北和西南走向。东坡较为平缓,有宽阔的山麓丘陵,后渐次降为坎特伯雷平原。

    见提到坎特伯雷的介绍,便马上重新忆起那本《坎特伯雷故事集》。当年的外国文学课程里,它是开列的长长必读书单中的一本。

    英国诗人乔叟所著的《坎特伯雷故事集》,并非是本短篇小说集,他的形式是,让其中一群人每个人讲述一个故事。按题材分,有情爱和骑士探险传奇、宗教和道德训诫故事、诙谐滑稽故事、动物寓言等几大类,内容包罗万象,雅俗兼顾。关键在于之中的每个人均属真实,乔叟在引言中对他们一一作了介绍。他凭借朝圣者之口,汇集了欧洲中世纪文学中的各种主要类型。

   南岛阴天下的湖泊那种恬淡的沉静 

 

   南阿尔卑斯山脉的大部分山岭巍峨高耸,多巉崖绝壁。高山顶上终年积雪,大小冰川则达三百多处,其中以位于库克峰巅东侧的塔斯曼冰川为最。它地形崎岖,多瀑布和冰蚀湖,为南岛东部多数河流的发端之源。

  亦早有所闻,此地多散落无华却与自然浑然一体的精致小镇,因而引来全球各地旅人留连忘返。特意起心翻看行程表,果然,那一列小镇名字赫然在焉。这就放心了。

   过南阿尔卑斯山脉,沿途已是一派冰河地理景观。

 

   沿73号公路向东90公里之处,有一称为Castle Hill的地方。这里遥遥可见一片怪石嶙峋突兀异常如城堡般的巨石山阵。因极似古城废墟,故名为城堡山。

   这些达数层楼高的巨大石灰岩不仅是见证史前剧烈地壳变动的最佳遗迹,当下亦成了攀岩爱好者的练习场地之一。

   停车后,我们徒步进入城堡山。长长的步道沿途无一遮蔽日照之处,新西兰的紫外线是野外的无形凶悍杀手,尤在下午,日照正酣,着实让人心怵。我们涂上防晒霜,放下长袖,再戴好墨镜和遮阳帽,只能努力到这个份上了。

   自远观看,巨石群似乎只是大石头,但由步道入口步行十分钟至巨石群底下后,除被巨石尺寸所震摄之外,便可发现某些石头上有人工钻凿痕迹。这些石上的圆形坑洞便是攀岩玩家的杰作了。从步道远眺,远方山腰上还有一处造型奇特的地方,经询问,原来是冬季雪后积压重量所致小型山崩的后遗状态。

 
   进入城堡山
    从城堡山眺望远山
   
城堡山

    这些史前沉于大海的石灰岩因地壳变动之故,现已上升至海拔约七百公尺的高度。据说基督城市中心地标大教堂的建材亦取自于此。

    邻近它的一处称作Flock Hill 的地方也拥有为数不少的巨大石灰岩群,影片《指环王》和《纳米亚传奇》中的战争场面便曾在这里取景。

    由此处往前,便是西海岸最大的城镇格雷茅斯了。

 

    在格雷茅斯以北约50公里的普纳凯基(Punakaiki),还有一处以岩石地貌奇特而著名的地点——薄饼岩(Pancake Rocks)。薄饼岩又称千层岩,或千层蛋糕岩。它形成于三千万年前,是经数千万年的小型海洋生物和沙土交替叠压、在海底形成硬石灰石和软砂岩堆积而成的多层海底地质区域。因地震活动,这一地质区域从海底凸起到海平线以上。又经千万年的风雨侵蚀,成就了此刻的神奇景观:以悬崖沟壑的样貌垂直于海岸,一如巨大的层层薄饼堆积在这塔斯曼海的海边,场面委实使人叹为观止。

   在千层饼岩的巨大岩石群中,有一些岩石缝隙和空洞。涨潮之时,巨浪形成强压,海水便从垂直的缝隙和孔洞中挤压使之喷涌而出,形成阵阵喘息般的巨大吼声,并在空中喷出高大水柱。此亦乃一景,壮观且震憾。

   抵达千层岩时,天色净朗,涛声在耳边轰鸣经久而不衰。我静伫在这塔斯曼海岸的观景木栈上,任海风拂面。远眺海面,波光粼粼,宁静而阔辽——大自然在此呈现的是它本初的态势。

     千层饼岩入口
     千层饼岩的巨大岩石群中的岩石缝隙和空洞

 
       千层饼岩

 

   格雷茅斯。

   格雷茅斯曾是毛利人之区域,该地有淘金的历史。因知道行程上有体验淘洗沙金的活动,便不再去观赏有关博物馆,在这里停留的一个多小时里,只是随性四处闲走,品味这个小城的特有风情。

   等再上路,车行个把小时后,天色便开始往暗处去了。又行一段,终于盼来了大饼的告知:首日行程即将结束,快要享用晚餐了。

   长长舒了口气,人也松弛了下来,可困意和饿意却在此刻抑制不住地一下涌了上来,因已是晚上九点半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