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南传相应部---第38经 六处篇.阎浮车相应(1-16)

 南山_松柏 2018-10-10

第四 阎浮车相应

[一] 第一 涅盘
一 尔时,尊者舍利弗住摩揭陀国之那罗迦村。
二 时,阎浮车 普行沙门,来诣尊者舍利弗住处,与尊者舍利弗会释,交谈亲爱
殷勤之话后,坐于一面。
三 坐于一面之阎浮车普行沙门,白尊者舍利弗曰:‘友舍利弗!所谓:‘涅盘、涅
盘’者,友!何者为涅盘耶?’‘友,凡贪欲之坏灭、嗔恚之坏灭、愚痴之坏灭,此
称之谓涅盘。’
四 ‘然则,友!有实现此涅盘之道耶?有行道耶?’
‘友!有实现此涅盘之道,有行道也。’
五 ‘然则,友!何为实现此涅盘之道耶?何为行道耶?’
‘友!此八支圣道正是实现此涅盘之道。即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
正精进、正念、正定是。友!此为实现行此涅盘之道。’
六 ‘友!实现此涅盘之道是善,行道是善。又足于精勤。’

------------------------------------

翻译


汉译经文38.(4)阎浮车相应 

相应部38相应1经/涅槃的询问经(阎浮车相应/处篇/弟子记说)(庄春江译) 

  有一次,尊者舍利弗住在摩揭陀那拉迦村落。 

  那时,游行者阎浮车去见尊者舍利弗。抵达后,与尊者舍利弗互相欢迎。欢迎与寒暄后,在一旁坐下。在一旁坐好后,游行者阎浮车对尊者舍利弗这么说: 

  「舍利弗道友!被称为『涅槃、涅槃』,舍利弗道友!什么是涅槃呢?」 

  「道友!凡贪的灭尽、瞋的灭尽、痴的灭尽,这被称为涅槃。」 

  「又,道友!为了这涅槃的作证,有道,有道迹吗?」 

  「道友!为了这涅槃的作证,有道,有道迹。」 

  「又,道友!为了这涅槃的作证,什么是道?什么是道迹呢?」 

  「道友!就是这八支圣道,即:正见、正志、正语、正业、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道友!为了这涅槃的作证,这是道,这是道迹。」 

  「道友!为了这涅槃的作证之道是善的,道迹是善的,又,舍利弗道友!对不放逸来说,它已足够。」 

------------------------------------

[二] 第二 阿罗汉果
※三 ‘友!舍利弗!所谓:‘阿罗汉果、阿罗汉果’者,友!何者为阿罗汉果耶?’
‘友!凡贪欲之坏灭、嗔恚之坏灭、愚痴之坏灭,此称谓阿罗汉果。’
四 ‘然则,友!有行道耶?有实现此阿罗汉果之道耶?’
‘友!有行道、有实现此阿罗汉果实现之道。’
五 ‘然则,友!何者为行道耶?何者为实现此阿罗汉果之道耶?’
‘友!此圣八支之道,正是实现此阿罗汉果之道。即正见、正思惟……正定是。
友!此为行道,此为实现阿罗汉果之道。’
六 ‘友!此行道实现阿罗汉果之道为善。友!舍利弗!又足以精勤。’

------------------------------------

翻译


汉译经文相应部38相应2经/阿罗汉状态的询问经(阎浮车相应/处篇/弟子记说)(庄春江译) 

  「舍利弗道友!被称为『阿罗汉状态、阿罗汉状态』,舍利弗道友!什么是阿罗汉状态呢?」 

  「道友!凡贪的灭尽、瞋的灭尽、痴的灭尽,这被称为阿罗汉状态。」 

  「又,道友!为了这阿罗汉状态的作证,有道,有道迹吗?」 

  「道友!为了这阿罗汉状态的作证,有道,有道迹。」 

  「又,道友!为了这阿罗汉状态的作证,什么是道?什么是道迹呢?」 

  「道友!就是这八支圣道,即:正见、正志、正语、正业、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道友!为了这阿罗汉状态的作证,这是道,这是道迹。」 

  「道友!为了这阿罗汉状态的作证之道是善的,道迹是善的,又,舍利弗道友!对不放逸来说,它已足够。」

------------------------------------


[三] 第三 法语者
※三 ‘友!舍利弗!谁为世 之法语者?谁为世之善行者?谁为世之善到者耶?’
四 ‘友!于凡世为说贪欲舍弃法,说嗔恚舍弃法,说愚痴舍弃法者,此等为世之
法语者。
五 ‘友!凡为实行舍弃贪欲,实行舍弃嗔恚,实行舍弃愚痴者,此等为世之善行者。
六 友!若诸人舍弃贪欲,断其根,如多罗树之无头,成为非生者,成未来不生之
法。舍弃嗔恚……愚痴,断其根,如多罗树之无头,成为非生者,属未来不生之法,
此等为世之善到者。’
七 ‘唯然,友!有行道,有此舍弃贪欲、嗔恚、愚痴舍弃之道耶?’
‘友!有行道,有此舍弃贪欲、嗔恚、愚痴之道。’
八 ‘友!何者为行道?何者为舍弃此贪欲、嗔恚、愚痴之道耶?’
‘友!此八支圣道正是舍弃此贪欲、嗔恚、愚痴之道。即:正见、正思惟……正
定是。友!此为舍弃此贪欲、嗔恚、愚痴之道,此为行道也。’
九 ‘友!此舍弃贪欲、嗔恚、愚痴之道为善,行道为善。友舍利弗!又足以精勤。’

------------------------------------

翻译


汉译经文相应部38相应3经/如法之说者的询问经(阎浮车相应/处篇/弟子记说)(庄春江译) 

  「舍利弗道友!谁是世间中如法之说者呢?谁是世间中的善修行者呢?谁是世间中的善逝呢?」 

  「道友!凡教导为了贪的灭尽之法者,教导为了瞋的灭尽之法者,教导为了痴的灭尽之法者,他们是世间中如法之说者。 

  道友!凡为了贪的灭尽之修行者,为了瞋的灭尽之修行者,为了痴的灭尽之修行者,他们是世间中的善修行者。 

  道友!凡其贪被舍断,根已被切断,就像无根的棕榈树,成为非有,为未来不生之物;瞋被舍断,根已被切断,就像无根的棕榈树,成为非有,为未来不生之物;痴被舍断,根已被切断,就像无根的棕榈树,成为非有,为未来不生之物者,他们是世间中的善逝。」 

  「又,道友!为了这贪、瞋、痴的舍断,有道,有道迹吗?」 

  「道友!为了这贪、瞋、痴的舍断,有道,有道迹。」 

  「又,道友!为了这贪、瞋、痴的舍断,什么是道?什么是道迹呢?」 

  「道友!就是这八支圣道,即:正见、正志、正语、正业、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道友!为了这贪、瞋、痴的舍断,这是道,这是道迹。」 

  「道友!为了这贪、瞋、痴的舍断之道是善的,道迹是善的,又,舍利弗道友!对不放逸来说,它已足够。」 

 

汉巴经文比对(庄春江作): 

  「善说法者(SA.490)」,南传作「世间中如法之说者」(loke dhammavādino),菩提比丘长老英译为「世间中法的拥护者」(who are the proponents of Dhamma in the world)。 

  「世间正向」,南传作「世间中的善修行者」(loke suppaṭipannā),菩提比丘长老英译为「世间中实行得很好者」(Who are practising well in the world)。 

------------------------------------


[四] 第四 何在
※三 ‘友!舍利弗!跟随沙门瞿昙修梵行有何之利耶?’
‘友!为知悉于苦,跟随世尊修梵行。’
※三 ‘然则,友!有知悉此苦之道,有行道耶?’
‘友!有知悉此苦之道,有行道。’
四 ‘友!何者为知悉此苦之道?何为行道耶?’
‘友!此八支圣道正是知悉此苦之道,即:正见、正思惟……正定是。友!知悉
此苦之道,此为行道。’
五 ‘友!知悉此苦之道为善,行道是善。友舍利弗!又足以精勤。’

------------------------------------

翻译


汉译经文相应部38相应4经/为了什么目的经(阎浮车相应/处篇/弟子记说)(庄春江译) 

  「舍利弗道友!为了什么目的跟随沙门乔达摩修梵行呢?」 

  「道友!为了苦的遍知而跟随世尊修梵行。」 

  「又,道友!为了这苦的遍知,有道,有道迹吗?」 

  「道友!为了这苦的遍知,有道,有道迹。」 

  「又,道友!为了这苦的遍知,什么是道?什么是道迹呢?」 

  「道友!就是这八支圣道,即:正见、正志、正语、正业、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道友!为了这苦的遍知,这是道,这是道迹。」 

  「道友!为了这苦的遍知之道是善的,道迹是善的,又,舍利弗道友!对不放逸来说,它已足够。」 

------------------------------------


[五] 第五 安息 
※三 ‘友舍利弗!所谓:‘达于安息、达于安息’者,友!人须多久始达于安息耶?’
‘友!比丘依如实知六种触处之生起、灭尽、甘味、患难、出要,友!比丘于此
分,彼可达于安息。’
四 ‘然则,友!有实现此安息之道,有行道耶?’
‘友!有实现此安息之道,有行道。’
五 ‘然则,友!何者为实现此安息道耶?何者为行道?’
‘友!此八支圣道正是实现此安息之道,即:正见、正思惟……正定是。吾友!
此为实现安息之道,此为行道。’
六 ‘友!实现安息之道为善,此行道是善。友!又足以精勤。’

------------------------------------

翻译


汉译经文相应部38相应5经/已达到稣息者经(阎浮车相应/处篇/弟子记说)(庄春江译) 

  「舍利弗道友!被称为『已达到稣息者、已达到稣息者』,道友!什么情形是已达到稣息者呢?」 

  「道友!当比丘如实了知六触处的集起、灭没、乐味、过患、出离,道友!这个情形是已达到稣息者。」 

  「又,道友!为了这稣息的作证,有道,有道迹吗?」 

  「道友!为了这稣息的作证,有道,有道迹。」 

  「又,道友!为了这稣息的作证,什么是道?什么是道迹呢?」 

  「道友!就是这八支圣道,即:正见、正志、正语、正业、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道友!为了这稣息的作证,这是道,这是道迹。」 

  「道友!为了这稣息的作证之道是善的,道迹是善的,又,舍利弗道友!对不放逸来说,它已足够。」

------------------------------------


[六] 第六 最上安息 
※三 ‘友舍利弗!所谓:‘达于最上安息,达于最上安息’者,友!人须多久始可达
于最上安息耶?’
‘友!比丘如实知六种触处之生起、灭尽、甘味、患难、出离,无取着以解脱,
友!彼于此分达于最上安息。’
四~六 ‘友!有此最上安息之道耶?为有此行道?’
……

------------------------------------

翻译


汉译经文相应部38相应6经/已达到最高稣息者经(阎浮车相应/处篇/弟子记说)(庄春江译) 

  「舍利弗道友!被称为『已达到最高稣息者、已达到最高稣息者』,道友!什么情形是已达到最高稣息者呢?」 

  「道友!当比丘如实知六触处的集起、灭没、乐味、过患、出离后,以不执取而成为解脱者,道友!这个情形是已达到最高稣息者。」 

  「又,道友!为了这最高稣息的作证,有道,有道迹吗?」 

  「道友!为了这最高稣息的作证,有道,有道迹。」 

  「又,道友!为了这最高稣息的作证,什么是道?什么是道迹呢?」 

  「道友!就是这八支圣道,即:正见、正志、正语、正业、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道友!为了这最高稣息的作证,这是道,这是道迹。」 

  「道友!为了这最高稣息的作证之道是善的,道迹是善的,又,舍利弗道友!对不放逸来说,它已足够。」

------------------------------------


[七] 第七 受
※三 ‘友舍利弗!所谓:‘受、受’者,友!何者为受耶?’
‘友!此等三者是受。即:乐受、苦受、非苦非乐受是。友!此等为受。’
四 ‘然则友!有此等知悉诸受之道耶?有行道耶?’
……

------------------------------------

翻译


汉译经文相应部38相应7经/受的询问经(阎浮车相应/处篇/弟子记说)(庄春江译) 

  「舍利弗道友!被称为『受、受』,道友!什么是受呢?」 

  「道友!有三受,哪三个呢?乐受、苦受、不苦不乐受,道友!这些是三受。」 

  「又,道友!为了这三受的遍知,有道,有道迹吗?」 

  「道友!为了这三受的遍知,有道,有道迹。」 

  「又,道友!为了这三受的遍知,什么是道?什么是道迹呢?」 

  「道友!就是这八支圣道,即:正见、正志、正语、正业、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道友!为了这三受的遍知,这是道,这是道迹。」 

  「道友!为了这三受的遍知之道是善的,道迹是善的,又,舍利弗道友!对不放逸来说,它已足够。」 

------------------------------------


[八] 第八 漏
※三 ‘友舍利弗!所谓:‘漏、漏’者,友!何者为漏耶?’
‘友!此等三者是漏。为欲漏、有漏、无明漏是。友!此等三者,是漏。’
四 ‘友!有此等舍弃诸漏之道耶?有行道耶?’。
……

------------------------------------

翻译


汉译经文相应部38相应8经/烦恼的询问经(阎浮车相应/处篇/弟子记说)(庄春江译) 

  「舍利弗道友!被称为『烦恼、烦恼』,道友!什么是烦恼呢?」 

  「道友!有这三种烦恼:欲的烦恼、有的烦恼、无明的烦恼,道友!这些是三种烦恼。」 

  「又,道友!为了这烦恼的舍断,有道,有道迹吗?」 

  「道友!为了这烦恼的舍断,有道,有道迹。」 

  「又,道友!为了这烦恼的舍断,什么是道?什么是道迹呢?」 

  「道友!就是这八支圣道,即:正见、正志、正语、正业、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道友!为了这烦恼的舍断,这是道,这是道迹。」 

  「道友!为了这烦恼的舍断之道是善的,道迹是善的,又,舍利弗道友!对不放逸来说,它已足够。」 

------------------------------------


[九] 第九 无明
※三 ‘友舍利弗!所谓:‘无明、无明’者,友!何者为无明耶?’
‘友!凡对苦之无知,苦生起之无知,苦灭尽之无知,达苦灭尽道之无知,友!
此称谓无明也’
四 ‘友!然则,有此舍弃无明之道耶?有行道耶?’。
……

------------------------------------

翻译


汉译经文相应部38相应9经/无明的询问经(阎浮车相应/处篇/弟子记说)(庄春江译) 

  「舍利弗道友!被称为『无明、无明』,道友!什么是无明呢?」 

  「道友!凡苦的无知、苦集的无知、苦灭的无知、导向苦灭之道的无知,道友!这被称为无明。」 

  「又,道友!为了这无明的舍断,有道,有道迹吗?」 

  「道友!为了这无明的舍断,有道,有道迹。」 

  「又,道友!为了这无明的舍断,什么是道?什么是道迹呢?」 

  「道友!就是这八支圣道,即:正见、正志、正语、正业、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道友!为了这无明的舍断,这是道,这是道迹。」 

  「道友!为了这无明的舍断之道是善的,道迹是善的,又,舍利弗道友!对不放逸来说,它已足够。」 

 

汉巴经文比对(庄春江作): 

「无明」(avijjā),菩提比丘长老英译为「无知」(ignorance)。「明」(vijjā),菩提比丘长老英译为「真实的理解」(true knowledge)。 


------------------------------------


[一〇] 第十 爱
※三 ‘友舍利弗!所谓:‘爱、爱’者,友!何者为爱耶?’
‘友!此等三者是爱。则欲爱、有爱、非有爱是 。友!此等三种为爱。’
四 ‘友!然则,有此等舍弃诸爱之道耶?有行道耶?’。
……
以下参照第八、第九经

------------------------------------

翻译


汉译经文相应部38相应10经/渴爱的询问经(阎浮车相应/处篇/弟子记说)(庄春江译) 

  「舍利弗道友!被称为『渴爱、渴爱』,道友!什么是渴爱呢?」 

  「道友!有这三种渴爱:欲的渴爱、有的渴爱、虚无的渴爱,道友!这些是三种渴爱。」 

  「又,道友!为了这渴爱的舍断,有道,有道迹吗?」 

  「道友!为了这渴爱的舍断,有道,有道迹。」 

  「又,道友!为了这渴爱的舍断,什么是道?什么是道迹呢?」 

  「道友!就是这八支圣道,即:正见、正志、正语、正业、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道友!为了这渴爱的舍断,这是道,这是道迹。」 

  「道友!为了这渴爱的舍断之道是善的,道迹是善的,又,舍利弗道友!对不放逸来说,它已足够。」 

 

汉巴经文比对(庄春江作): 

「有的渴爱」(bhavataṇhā,另译为「有爱;存在的渴爱」),菩提比丘长老英译为「为求存在的渴望」(craving for existence)。

「有」(bhava)即十二缘起的「有支」。

------------------------------------


[一一] 第十一 瀑流
※三 ‘友舍利弗!所谓:‘瀑流、瀑流’者,友!何者为瀑流耶?’
‘友!此等四者为瀑流。则欲瀑流、有瀑流、见瀑流、无明瀑流。友!此等为四
种瀑流。’
四 ‘友!有此等舍弃四种暴流之道耶?有行道耶?’。
……

------------------------------------

翻译


汉译经文相应部38相应11经/暴流的询问经(阎浮车相应/处篇/弟子记说)(庄春江译) 

  「舍利弗道友!被称为『暴流、暴流』,道友!什么是暴流呢?」 

  「道友!有这四种暴流:欲的暴流、存在的暴流、见的暴流、无明的暴流,道友!这些是四种暴流。」 

  「又,道友!为了这暴流的舍断,有道,有道迹吗?」 

  「道友!为了这暴流的舍断,有道,有道迹。」 

  「又,道友!为了这暴流的舍断,什么是道?什么是道迹呢?」 

  「道友!就是这八支圣道,即:正见、正志、正语、正业、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道友!为了这暴流的舍断,这是道,这是道迹。」 

  「道友!为了这暴流的舍断之道是善的,道迹是善的,又,舍利弗道友!对不放逸来说,它已足够。」 

 

汉巴经文比对(庄春江作): 

  「有流(SA.490)」,南传作「存在的暴流」(bhavogho),菩提比丘长老英译为「存在的洪水」(the flood of existence)。「存在(有)」(bhavo),即十二缘起的「有」。


------------------------------------


[一二] 第十二 取
※三 ‘友舍利弗!所谓:‘取、取’者,友!何者为取耶?’
‘友!此等四者是取,即:欲取、见取、戒禁取、我语取是。友!此等者为四种
取。’
四 ‘友!有舍弃此等四取之道耶?有行道耶?’
……

------------------------------------

翻译


汉译经文相应部38相应12经/取的询问经(阎浮车相应/处篇/弟子记说)(庄春江译) 

  「舍利弗道友!被称为『取、取』,道友!什么是取呢?」 

  「道友!有这四种取:欲取、见取、戒禁取、[真]我论取,道友!这些是四种取。」 

  「又,道友!为了这取的舍断,有道,有道迹吗?」 

  「道友!为了这取的舍断,有道,有道迹。」 

  「又,道友!为了这取的舍断,什么是道?什么是道迹呢?」 

  「道友!就是这八支圣道,即:正见、正志、正语、正业、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道友!为了这取的舍断,这是道,这是道迹。」 

  「道友!为了这取的舍断之道是善的,道迹是善的,又,舍利弗道友!对不放逸来说,它已足够。」


------------------------------------


[一三] 第十三 有
※三 ‘友舍利弗!所谓:‘有、有’者,友!何者为有耶?’
‘友!此等三者是有。则:欲有、色有、无色有是。友!此等三者为有。’
四 ‘友!然则,有知悉此等之道耶?有行道耶?’
……

------------------------------------

翻译


汉译经文相应部38相应13经/有的询问经(阎浮车相应/处篇/弟子记说)(庄春江译) 

  「舍利弗道友!被称为『有、有』,道友!什么是有呢?」 

  「道友!有这三种有:欲有、色有、无色有,道友!这些是三种有。」 

  「又,道友!为了这有的遍知,有道,有道迹吗?」 

  「道友!为了这有的遍知,有道,有道迹。」 

  「又,道友!为了这有的遍知,什么是道?什么是道迹呢?」 

  「道友!就是这八支圣道,即:正见、正志、正语、正业、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道友!为了这有的遍知,这是道,这是道迹。」 

  「道友!为了这有的遍知之道是善的,道迹是善的,又,舍利弗道友!对不放逸来说,它已足够。」

------------------------------------


[一四] 第十四 苦
※三 ‘友舍利弗!所谓:‘苦、苦’者,友!何者为苦耶?’
‘友!此等三者是苦。是为苦苦性、行苦性、坏苦性。友!此等三者是苦。’
四 ‘友!然则,有此等知悉苦之道耶?有行道耶?’

------------------------------------

翻译


汉译经文相应部38相应14经/苦的询问经(阎浮车相应/处篇/弟子记说)(庄春江译) 

  「舍利弗道友!被称为『苦、苦』,道友!什么是苦呢?」 

  「道友!有这三种苦性:苦苦性、行苦性、变易苦性,道友!这些是三种苦。」 

  「又,道友!为了这苦的遍知,有道,有道迹吗?」 

  「道友!为了这苦的遍知,有道,有道迹。」 

  「又,道友!为了这苦的遍知,什么是道?什么是道迹呢?」 

  「道友!就是这八支圣道,即:正见、正志、正语、正业、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道友!为了这苦的遍知,这是道,这是道迹。」 

  「道友!为了这苦的遍知之道是善的,道迹是善的,又,舍利弗道友!对不放逸来说,它已足够。」 

 

汉巴经文比对(庄春江作):    

  「苦苦性、行苦性、变易苦性」(Dukkhadukkhatā, saṅkhāradukkhatā vipariṇāmadukkhatā),菩提比丘长老英译为「由于痛苦的苦,由于形成的苦,由于改变的苦」(the suffering due to pain, the suffering due to formations, the suffering due to change),并简要地解说为:「苦苦性」是身、心感受的痛苦。「行苦性」是三界中所有条件现象(all conditioned phenomena,即:所有的「有为法」),因为他们都被生灭所压迫。「变易苦性」是当乐受结束时带来的苦。 

------------------------------------


[一五] 第十五 己身
※三 ‘友舍利弗!所谓:‘己身、己身’者,友!何者为己身耶?’
‘友!此等之五取蕴,世尊称之为己身。即:色取蕴、受取蕴、想取蕴、行取
蕴、识取蕴是。友!此等五取蕴,世尊称之为己身。’
四 ‘友!然则,有知悉此己身之道耶?有行道耶?’
‘友!有知悉此己身之道,有行道。’
五 ‘友!然则,何者为知悉此己身之道耶?行道耶?’
‘友!此八支圣道,始为知悉此己身之道,正是行道。即:正见、正思惟……正
定是。友!此是知悉己身之道,此是行道。’
六 ‘友!此知悉己身之道为善,此行道为善,友舍利弗!又足以精勤。’

------------------------------------

翻译


汉译经文相应部38相应15经/有身的询问经(阎浮车相应/处篇/弟子记说)(庄春江译) 

  「舍利弗道友!被称为『有身、有身』,道友!什么是有身呢?」 

  「道友!这五取蕴被世尊称为有身,即:色取蕴、受取蕴、想取蕴、行取蕴、识取蕴,道友!这五取蕴被世尊称为有身。」 

  「又,道友!为了这有身的遍知,有道,有道迹吗?」 

  「道友!为了这有身的遍知,有道,有道迹。」 

  「又,道友!为了这有的遍知,什么是道?什么是道迹呢?」 

  「道友!就是这八支圣道,即:正见、正志、正语、正业、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道友!为了这有身的遍知,这是道,这是道迹。」 

  「道友!为了这有身的遍知之道是善的,道迹是善的,又,舍利弗道友!对不放逸来说,它已足够。」

------------------------------------


[一六] 第十六 难为
※三 ‘友舍利弗!于此教 以何为难为耶?’
‘友!于此教以出家为难为。’
四 ‘友!然则,于出家者,以何事为难为耶?’
‘友!于出家者以爱乐 为难为。’
五 ‘友舍利弗!然则爱乐者以何事为难为耶?’
‘友!爱乐者,以法随法之履修为难为。’
六 ‘友!法随法履修之比丘,久而可成为阿罗汉耶?’
‘友!不久当成阿罗汉。’
阎浮车相应(终)
其摄颂曰:
涅盘阿罗汉
法语者何在
安息最安息
受漏及无明
爱瀑流并取
有苦及己身
于此教难为

------------------------------------

翻译

汉译经文相应部38相应16经/难做的询问经(阎浮车相应/处篇/弟子记说)(庄春江译) 

  「舍利弗道友!什么是在这法、律中难做的呢?」 

  「道友!出家是在这法、律中难做的。」 

  「又,道友!什么是已出家者难做的呢?」 

  「道友!欢喜是已出家者难做的。」 

  「又,道友!什么是已欢喜者难做的呢?」 

  「道友!法、随法行是已欢喜者难做的。」 

  「又,道友!法、随法行的比丘要多久成为阿罗汉?」 

  「道友!不久。」 

  阎浮车相应完成,其摄颂: 

  「涅槃、阿罗汉状态,如法之说者、为了什么目的, 

   稣息、最高稣息,受、烦恼、无明, 

   渴爱、瀑流、取,有、苦、有身, 

   在这法、律中难做的。」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