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羽教练陈其遒谈学球系列:网前小技术的练习秘籍

 独辟蹊径wdd96g 2018-10-11


动作演示:何济霆

这一次给大家讲一讲网前的小技术。单打大致可以分为搓、推、勾、扑等,双打的网前技术对速度和抢点的要求更多一些,搓球比较少用到。除了勾球、推球、扑球,还有放网、封网、切半场(前后半场的结合部)等。


由于网前离对方场区比较近,所以网前技术需要的力量并不大,这就涉及到手指的运用和发力。手指发力的好处在于动作小,出球速度快,落点精准,有利于下一拍的连贯。好的网前技术能够帮助自己取得网前优势,迫使对手挑球防守,以及大范围调动对手。


有一点需要说明一下,很多爱好者会问:网前击球时,是不是把球拍握紧发力?答案是:搓、推、勾等小技术不需要把球拍握紧,球拍在手里需要留一些虚位空隙(图1),有利于手指的运用,仅仅靠手指的力量就能够轻松完成击球的动作。双打里面的封网,力度足,是需要小臂手腕的配合,这时要把球拍握紧。


图1


下面,先给大家示范一下持拍手手指捻动的方法(图2、图3、图4、图5)。


图2


图3


图4


图5


另外一个就是贴球的概念。所谓贴球,是指击球者能够准确判断来球方向和轨迹,击球的瞬间,球拍离球的距离很短,球拍始终跟着球,在球飞行的轨迹上随时可以击球。一些假动作、放网和挑球、勾球的一致性动作的原理就是贴球贴得好,可以在任何一个点上出手,利用时间差,打出不同变化的球。细心的爱好者可以看一下林丹的接吊动作,他在接触球的瞬间可以做出多种变化,可以是放网,也可能是勾球,还有推挑,都是在一个准备姿势下完成的,这些技术为他的防守争取了时间,同时影响对手的判断,增加对手下压连贯的难度。


下面,给大家演示一下贴球的练习方法。贴球练习可分为正手和反手,注意练习时尽量在高点触球(图6、图7),整个动作要柔和,要有明显的缓冲动作(图8、图9),以保证球在拍上停留的时间长一些,这样才能更好地感受贴球的感觉。如果练好了,平时就可以多玩玩哦。


图6、图7:尽量在高点触球


图8、图9:要有明显的缓冲动作


这一次,我们先来讲讲推球的技术要点。


首先,击球点的选择要高一些,否则出球线路是往上走,没有威胁。在技术动作方面,就是我们上面提到的,球拍不需要握紧,球拍在手里需要留一些虚位空间。击球的时候,手指发力捻动球拍旋转击球,动作幅度要小,以手指手腕发力为主(图10、图11、图12、图13)。


图10


图11


图12


图13


看完,还有疑问吗?


如果你有任何疑问,可以通过右下角“写留言”的方式提问


答 疑


在之前的推文中,我们向大家推送了《 国羽教练陈其遒谈学球系列》后。针对随后大家的提问,陈导对一些细节的问题进行了解答。


上一期学习陈导介绍的水平画8字的正反手握拍转换练习方法,觉得对自己很有帮助。但在实战中遇到另一个问题:首先,我处于防守状态,用的都是下手抽挡的动作,突然对方来球弧线高了,我应该要换上手击球,但这个转换过程自己就觉得来不及,换到上手之后握拍也很别扭,感觉发不上力。请问陈导,上手和下手抽挡,握拍上有什么区别吗?上下手换不过来,是我的意识问题吗?有没有相关的练习方法?


陈其遒解决这个问题,主要是养成一个回位的意识。上期讲的正反手平抽挡握拍转换,其中有一个画8字的练习,大家要注意的一点,就是画8字的过程当中,球拍肯定是要回到中间位置的,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准备动作的位置。这一点很重要,每一拍打完之后,一定要及时回位,再根据下一拍的来球去选择下一拍的出手。


下手平抽挡时,准备时拍头稍稍向下,如果来球高了,马上手腕一提,把拍子立起来,这样就能很快地转换到上手击球的动作。养成这个习惯,上手和下手之间的转换就能顺畅一些。

 

请问陈导,发力抽挡应该是很主动的技术,但看比赛时,发现很多队员在抽挡相持几拍后就会主动把球挑起来。我想知道怎样去找到这个主动和被动的分界点?在相持过程中,什么情况下应该继续平抽挡?什么情况下应该承认被动把球挑起来?


陈其遒:主要看你的击球点。平抽挡是一项主动的技术,主动的概念就是你能让球过网之后是向下走的,这样能够保证自己的主动。如果你的击球点已经比网口低了,由于网的高度,你出球的线路必然是往上的,如果这个时候还发力平抽挡,那很容易给对手创造上手直接借力下压的机会。所以,主动和被动主要看你的击球点,如果能抢到高点,就发力压制;如果击球点低了,那就把球挑起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