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告诉你如何破解群体思维中的传销现象

 黄元章3355 2018-10-12

耶鲁大学社会心理学家詹尼斯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细致分析了美国各界高层决策失误的典型案例,发现,在具有高度凝聚力,同时又很少受到外界不同意见直接影响的高层决策小组中,常常容易出现为保持意见一致,使不同意见的评论受到压制的群体思维现象。根据他的总结,导致决策失误的群体思维有以下八种表现:

1、无懈可击的错觉,即过于自信,不认为自己有潜在危险。詹尼斯发现,出现群体思维的群体都发展起了一种过分的乐观主义,使人们看不到外来的警告,看不到一种决策的危险性。传销过程中,出于对暴利的渴望,以为自己也能赚到上百万上千万,盲目地相信自己赚钱的能力。

2、集体合理化。群体通过集体将已作出的决定合理化,忽视外来挑战。群体形成决议后,会花更多时间将决议合理化,而不是对它们重新审视和评价。看看传销过程中,兴致勃勃地领命而去发展下线的劲头,根本不会去思考自己所做的事情是否合理,因为大家都在做,因为都在做,就以为是合理的了。

3、对群体道德深信不疑。即相信自己群体的决策是正义的,不存在伦理道德问题,不理会外界从道德上提出的挑战。看看传销过程中,亲朋戚友相继落网的现象,他们还以为在彼此拯救对方出火海。

4、对于对手的看法刻板化。群体思维的卷入者,倾向于认为反对他们的人是恶魔,不屑与他们谈判,或认为他们过于软弱,愚蠢,不能够保护他们自己,群体的既定方案会获胜。已经被洗脑的准备加入的被传销人员,往往对于不支持的家人和朋友抱有这样的仇恨,并且严重影响家庭关系,责难呵斥家人,辱骂,乃至坚决相信自己团队的方案才是唯一正确的决策,家人们都是无能之辈。

5、从众压力。群体不欣赏不同意见。对于怀疑群体立场和计划的人,群体一直处于反击的准备之中,而且常常不是以论据反击,而是以个人嘲笑使其难堪。为了获得群体的认可,多数人在面对这种嘲弄时会变得赞同群体意见。这一点非常关键,很有可能,你以为自己的独立意见可以挽救家人,于是雄赳赳气昂昂地打算说服家人,但,千万要注意,背后站着的那个群体,出于自我保护意识,也会赞同这恶毒而无根据的嘲弄。

6、自我压抑。由于不同意见会显示与群体的不一致和破坏群体的统一,因而群体成员会避免提出与群体不同的意见,压抑自己对决定的疑虑,甚至怀疑担忧是否多余。这就是传销之所以兴盛的要害之处:很多人根本就害怕在群体前作出自己与众不同的决定,容易被传销。

7、统一错觉。自我压抑与从众压力的结果,是使群体的意见看起来是一致的,并由此造成群体统一的错觉。表面的一致性又会使群体决策合法化。缺乏不同意见造成的统一错觉,甚至可以使最罪恶的行动合理化。传销团队统一陷落在这样的骗局中,不愿意醒来。

8、思想警卫。思想警卫的说法是相对于身体安全警卫即保镖提出来的,群体决策形成之后,某些成员会扣留那些不利于群体决议的信息与资料,或者是限制成员提出不同意见,借此来保护决策的合法性与影响力。这是营销过程中最惯常的欺骗手段,可惜被传销者未必能识破。

群众的力量是巨大的,但是一旦滥用,造成的后果真是不堪设想,今天看传销带动的只是个别人趁火打劫的发财,而更多的人都是兵败麦城,悻悻而归,乃至倾家荡产,家庭分裂。1982年,詹尼斯提出十种防止群体思维发生的十种具体操作方法:

1、使群体人员懂得群体思维现象,其原因及后果。

2、领导者应当保持公正,不要偏向任何立场,防止形成不成熟倾向。

3、领导者应引导每一位成员对提出的意见进行批评性评价,应鼓励提出反对意见和怀疑。

4、应该指定一位或多位成员充当反对者角色,专门提出反对意见。

5、时常将群体分成小组,并让它们分别聚会拟议,然后再全体聚会交流分歧。

6、如果问题涉及与对手群体的关系,则应花时间充分研究一切警告性信息,并确认对方会采取的各种可能行为。

7、形成预备决定后,应召开第二次会议,并要求每个成员提出自己的疑问。

8、在决议达成前,请群体之外的专家与会,并请他们对群体意见提出挑战。

9、每个群体成员都应向可信赖的有关人士就群体意向交换意见,并将他们的反应反馈回群体。

10、用几个不同的独立小组,分别同时就有关问题进行决议(最后决议在此基础上形成,以避免群体思维的不良影响。)

以上十点,被传销者的家人亲戚和朋友可以善巧应用,让被传销者主动认识到传销的危害及心理基础,唤醒理智。不能主动认识,则会形成强大的对抗力,一意孤行,爱上发财梦,从而利令智昏,周围不肯上当的其他人都是笨蛋,都不懂得发财,只有这个方法是最好的发财方法,只有团队中的人可靠可信。任何人都有一种团队归属意识,关键是这个团队归属对象,被传销者若以为自己是传销团队的,那么,亲爱的家人们一定要努力去消除这种错误的归属意识,开启被传销者的内省及反观智慧,才有可能摆脱纠缠。性情急躁的被传销者,尤其要慎重对待。最好能及早普及传销的心理情绪基础与营销模式,使家人先有概念,然后再去甄别自己所遇到的所谓“做生意”“营养专卖店”“化妆品营销”等等为由头的传销商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