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课堂应该是不断生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生动过程,这样的课堂才是从本质上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才会充满生机活力,呈现灵动的生命的质感。不难想象,一堂无“问”之课会是多么无趣和沉闷。当然,一堂课理应有它的目标与秩序,把握好课堂之“问”才能实现过程与结果的完美结合。 一、“问”的生成 生成于生活:任何学科的学习都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当学生把学科知识与生活感悟相衔接的时候,问题生成了。这样的问题特别接地气,特别受学生喜爱,也特别能体现学习的本质。 生成于预习:预习是学习的一个必要环节,我们通常要求学生在预习中初步掌握一些基础的简单的知识,但是学生在预习过程中总会忍不住尝试在基础上往上再跨一步,这样问题就会产生了,这些问题往往就是一课的疑点难点。 生成于探究:在课堂上教师往往会提出一个问题交给学生去探究,学生在独立或合作探究的过程中,会在尝试解决这个问题的同时产生许多新的问题,而这恰恰是教师提出问题的目的所在。 生成于倾听:倾听,这是课堂很重要的一个部分。教师将收集到的信息加以整理,对难点进行讲解,以解决学生在难点问题上的疑惑。但是学生倾听并不意味着问题得到彻底解决,相反在倾听过程中问题还在继续生成。 二、“问”的提出 学生独立提出:由教师通过对课堂上的观察以及对平常学习状态的了解,选择学生提出问题。这种方式提出的问题,可能是学生个别的想法也可能具有普遍意义,教师需要进行仔细地甄别。在选择学生时一定要有针对性,尽量引导学生提出较具有代表性的问题。 小组合作提出:由学习小组通过合作探究来提出。多采用这种方式更能促动小组合作的有效性,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调动学生参与合作的积极性。这种方式提出的问题通常具有较强的代表性,是我们在课堂上重点要解决的问题。 教师引导提出:教师在课堂上是引导者,当学生提出的问题不足于达到完成教学目的需要时,教师就要适时抛出问题。当然教师要正确定位自身课堂角色,问题的提出不要太生硬,最好是在学生提出的基础上向更深层次引入,以保证学生思维的流畅性。 三、课堂追问 追问的目的性:追问是课堂上常见的一种现象,通常由教师发起,带有明显的目的性和针对性。课堂上的追问只能是基于达成教学目标而产生,否则追问就会失去其本应有的意义。 追问的合理性:因无法准确预测学生的表现,所以追问往往是课堂上的随机行为。这既要求教师备课充分,更要求教师在课堂上灵活应变,合理地把握追问的时间、对象,保障课堂结构的有序性、完整性。 追问的艺术性:追问是通过发起一连串的问题,以使学生更清晰地理解和接受知识而采取的教学方式。教师发起追问要注意语气、语调,问题要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及时鼓励,营造共同探究的氛围,避免学生产生紧张、抗拒等不良情绪,让学生的思维始终保持清晰。 四、“问”的解决 互助解决:在课堂上,学生通过互助形式解决生成和提出的问题是最理想的方式。一个学生提出的问题可以大家来探讨,一个小组提出的问题可以由其他小组提出解决的建议。这样解决问题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会比较容易接受,问题解决的程度和效果都会更加理想。 教师解决:教师在课堂上的作用当然不能忽视,当学生受基础和能力的制约,问题的解决不够清楚准确时,教师就应该通过自己的经验,结合案例、事例、例题,以帮助学生把疑惑解开,并提高学生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 课后解决:由于问题生成和提出的多元化,课堂上没有时间也没有必要解决所有的问题,对于个性色彩较为浓厚的问题教师可以在课后与学生交流探讨。更为重要的是,课堂上解决的重点问题有时是貌似解决,一定要通过课后的作业、训练,以及教师对学生解题的跟踪指导,才能使问题得到实质性解决。 生成、提出、解决,再生成、再提出、再解决,这是人们的认知规律,也是我们课堂教学应有的生态。课因“问”而生,有“问”才有课。“问”是课堂的标致,也是课堂的艺术。只有充满“问”,课堂才是彩色的、年轻的,才是富有感染力和创造力的生动的载体。当我们围绕“问”来设计一堂课,那我们才是真的回归了教育的本真。(转载于《 蝶恋百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