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金之路”的黑色产业链

 云在雾中 2018-10-14


章底部开通评论功能欢迎评论吐槽


“黄金之路”的黑色产业链

作者|飞刀


现场录音2 来自金之门 00:33

覃先生的员工被加纳警察和移民“敲诈勒索”的录音证据。录音覃先生提供


覃先生今天揭露的这条“敲诈勒索”之路,并非杜撰之言——2014年5月,记者在加纳各个城市及原始森林采访时,就亲身经历了:这条短短只有100多公里的“黄金之路”就有10多个关卡几乎每经过一个关卡,就得交“过路费”


在加纳调查采访时,记者在加纳新闻主管部门申办了一张临时新闻记者证。


熟知“黄金之路”情况的苏先生说,你要亲自走一趟,亲身体验“黄金之路”后,就会知道当地的警察等官员有多贪。不过,有了当地的记者证,遇到警察等官员检查并伸手要钱时,你只要亮证出来,他们就会收手


然而,当记者从东夸市前往塔夸市的一个原始森林时,记者证在很多关卡还是失效了。按苏先生的说法,加纳警察是最怕记者的,怕记者曝光他们的恶行。


然而,当有些警察见到记者是中国人时,还是做着各种手势,公然伸手要给他们“过路费”。有一天傍晚在抵达库马西市区附近的道路时,三名警察包括一名女警察,在查看记者证后,先是犹豫了一下,之后还是强行敲诈要钱。


尽管载着记者的人司机反复解释,结果还是得交了“小费”了事。显然,这几名警察并不害怕自己的“罪行”被曝光,丢了饭碗。即使遇到当地的记者,他照样“硬”吃。显然,这种公然要钱的行径已经成为常态,并成为公开的秘密


在“黄金之路”设关卡的,既有警察,也有移民局官员,还有其他部门的职员。这种情况,就像中国上个世纪七八年代一样,为了各自的利益,各个部门纷纷上路设卡检查,公的私的一起“捞”。


“黄金之路”连续着加纳各个黄金重镇,其要道之重要,确实非同一般。因为进出此路的是淘金客,是运金的车子。正因为是连结着各个黄金产区,所以劫匪、盗贼等草寇疯狂流窜于此。


在此种情况下,加纳各个部门设卡打击犯罪分子,也是正义之举。


记者在当地采访时,听到这种比较正能量的声音:因为警察在路上多了,劫匪明显少,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警察及各部门设卡检查过往行人和车辆,确实起到威慑犯罪分子的作用


问题是,当检查站的“公私”执法行为夹杂在“黄金之路”上,受到损失的就不止是中国人了。


2016年5月,记者再次前往加纳各地采访,途经这个“敲诈勒索之道”,所见的关卡还是那样“林立”,伸手要钱的警察等官员还是那么多。


在这条路上吃亏的,其实不止覃先生的员工。金之门自创办以来,没少有中国同胞向我们投诉类似的情况。而且,我们在2016年派驻当地的3名记者也接触到一些真实情况:此路就是警察等官员的“私捞之路”。

加纳的这条道路,有不少当地商贩专门给中国人售卖各种商品。其间,也夹杂着有警察等公务员在此设卡收“过路费”。莫义君摄


此前,记者经常留意多个海外微信群,每隔一段时间,就有华人在网上“通风报讯”,称“黄金之路”某个关卡又出现几个警察和移民官员,有些同胞已经被拦截,威胁着要关进监狱等。最后,为了求平安无事,有人被迫交了“过路费”。他们希望要路过此处的华人,先躲一二个小时后等这些官员离开后再通过……


无疑,加纳目前的投资环境越来越恶劣。很多回国的中国同胞告诉记者,当地经济遇上严寒后,财政出现困难,警察局、移民局官员等公务员频繁“上路”盘查中国人,趁机敲诈勒索。并形成了黑色产业链。


不仅如此,一些不能采矿的当地民众因“禁采令”失业后,也成剪径大盗。


如此恶劣的治安和投资环境,如果加纳官方不加以重视,外国投资者是不愿意留下来的。据记者所知,有很多中资企业已经撤离当地,前往其他国家发展。



本期编辑|莫冬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