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汉语南京老门东

 闻诗人 2018-10-14

“心之最,城之南;最城南,lǎo mén dōng。”在这片热土上,承载着南京这座古城的专属记忆。“市井里巷尽染六朝烟水气,布衣将相共写千古大文章”,在这里,那些耳熟能详的历史人物不再是儿时长辈口中的故事,成为了活色生香的城南市井图,咀嚼不尽的“南京味儿”。

这个地名你会写吗?你知道关于这个地名的故事吗?敬请关注今天的“汉语南京”!

                    

老门东

老门东是南京老城南地区的古地名,所谓“门东”就是以老南门(今中华门)为界,南门以东一隅称作门东,以西一隅称作门西。 


 

何以南门作为门东门西的分界线?南门历史悠久,它是五代十国时期金陵城的南门。此后作为南唐国都又益加繁盛。其城南部倚外秦淮河自然河道建造,形如斗方,把六朝以来这一人烟稠密之区包入城内,南门则是南唐宫城(内桥北)的御街通衢要道。久而久之,人们习以此门为依据,派生出门东和门西的俗称,遂成为两个概念性方位地名。

明初建都南京,扩建城池,把六朝和南唐的都城皆包括在内,设城门十三座,将南门加筑三道瓮城,建四道拱门贯通。因门外有聚宝山(雨花台)而更名为“聚宝门”。后来,商业区和居民区逐渐向城中、城北和城西等地发展,然而,老城南的居民习惯上仍沿称不改,流传至今。

老门东自古就是商贾云集、人文荟萃之地。富可敌国的沈万三、拥有九十九间半的蒋百万、中国惟一的女状元傅善祥、汇聚英才的上江考棚、提调公馆……这些耳熟能详的人物却真实地存在这里,不仅是历史,更成为南京人记忆中抹之不去的文化符号。

老门东,从某种意义上讲是“复制品”,但又不全是“假古董”。矗立600余年的明城墙货真价实,既修缮了沈万三故居、蒋寿山故居、傅善祥故居等重要历史文化点,又复建了骏惠书屋、问渠茶馆等代表秦淮市井文化特色的古建筑。

还在三条营、边营等街巷,修复、修建了一批极具特色的古民居院落群,同时恢复了原有的青石板、青砖路,历史味道愈加浓郁。沿箍桶巷向南而行,箍桶老汉、寄信小女孩、下象棋等反映老城南居民生活的系列铜铸雕塑小品尽入眼帘,这一切又都给人以历史的真实感,唤醒了人们对城南的记忆和回味。

老门东里的蒋有记、韩复兴、小郑酥烧饼、鸡鸣汤包……这些老字号的饮食店,以及各种摊头小吃,把老南京的味儿留在了人们的舌尖上。那些遍布街头巷尾的小食,都因饱含记忆而变得更有味道。 

世界建筑设计大师贝聿铭说:“一座城市如果没有旧的痕迹,就好比一个人失去了记忆。”应该说老门东留住了老南京的记忆。一个个老城南历史印记像凝固的时光,让岁月变得沉静。那无处不在的生活痕迹,让老门东还固守着“南京的灵魂”,追溯城南旧事,在流转的时光中守护着城市的文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