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北京密云:龙潭西沟龙潭东沟环穿•20181013

 璇琮坑 2018-10-14


(1)
国庆期间,跟同事自驾晋陕川渝鄂豫冀大环线,行程6000公里,成天坐车不动脚,有渐渐增胖的趋势,亟待活动解决。赶上一个周末天,天气尚可,在虫虫长城队中寻得一个空位,奔密云龙潭西沟而去。
从有关资料上了解到,北朝时期为了防御北方的游牧民族,北京附近开始修筑长城。北齐天保七年(556)年古北口第一次出现长城,至明代,古北口长城成为明万里长城中最坚固最雄伟的一段。明代长城分为九镇,九镇之一是蓟镇,蓟镇下分西、中、东三协,每协又分四路,西协由石匣堡(修建密云水库时沉入了水中)统领,管理墙子路、曹家路、石塘路、古北路四段,而各路则主要对应一处宽河谷道,如墙子路之清水河、曹家路之安达木河、古北口之潮河、石塘路之白河。
今次所前往的龙潭西沟、龙潭北沟一线,山高坡险,墙体主要呈断续之状,多数地段以山险为主,仅在沟谷两侧砌筑局部的墙垣,整体形态和走像主要以山峰处的敌楼墩台连缀起来。虫虫将这段长城线路切割成了五六段,主要有八大楼至龙潭东沟、龙潭东沟至龙潭北沟、龙潭北沟至龙潭西沟、龙潭西沟至僧帽山、僧帽山至西台子等。全程活动发过几次,但我都未曾参与,最近倒是走了西台子至僧帽山、僧帽山至龙潭西沟,今次也算是继续龙潭沟一带的长城接龙吧。
《四镇三关志》中对这一段长城记述如下:古北路关寨一十八,分为古北口和潮河川两部分。潮河川包括蚕房谷寨、陡道峪寨、乍谷关、吊马谷寨、潮河第七寨、潮河川关、潮河第六寨、潮河第五寨、潮河第一寨等,边城九十二里,空心敌台二十七座。
龙潭沟长城属于潮河川,这里山高坡陡,属泥石流高发区,加上耕地稀少,果林不盛,沟中小寨小村的村民都多已外迁,同时沟谷中曾经的挖石采矿等活动也多已禁止,所以这一片区域中逐渐显现出一种原始的自然生态。
实际上,在这里曾有过龙潭东沟、龙潭北沟两个小小的自然村,似乎并没有龙潭西沟这处地名,也许是民间为了叫起来方便而加上去的吧,倒是长城关外曾有处三道楼子村,不知是否是因为今日所行线路上两沟谷之间高山峻岭上有三处敌楼而得名。
这里几处山沟前都有农场、山庄,庄园什么的,包山、植树、垒坝、养鱼,提供市民休闲娱乐的同时也阻拦了踏秋寻野之人的进出,为此,今日之活动需绕道前往,避开田庄村正北处扼守山谷通道的之万山庄。
早七点半,满满一车人员在乐的满脸开花的虫虫率领下直奔密云水库东北侧的田庄村。田庄村属高岭镇所辖行政村,北临酒漏子山,位于山前沟谷河道处,是以起始户姓氏而得名。 
据史料记载,早在2000年前这里就是一处重要的人类聚居地,即西汉厗奚县县址所在地,亦称北提携城。《汉书》地理志载,厗奚,渔阳郡辖县。战国时代,燕昭王二十九年(前283)燕将秦开击退东胡后设五郡,渔阳郡即为新设的五郡之一,此为密云地区行政建置最早的记载。秦始皇二十二年(前225)置渔阳郡、渔阳县。西汉初期,密云县分属渔阳郡之渔阳、犷平县、厗奚县3县。此时,厗奚县城就设在今田庄村大道两侧。《水经注·鲍丘水》中有“大榆河又东南出峡……又南迳厗奚县故城东”即指此。始建国元年(公元9年),王莽建新朝,改渔阳郡为通潞郡,厗奚县也改为敦德县。东汉建武元年(公元25年),恢复渔阳郡和傂(厗)奚县等3县名,但县址已由原来的北傂(厗)奚城迁至南傂(厗)奚城,也就是现在密云县河南寨镇提辖庄。
田庄村西北有田庄水库,是在1957年密云县按照以蓄为主、小型为主的水利建设方针而兴建的一批山区小型水库和塘坝之一,其在1958年2月动工兴建,但在1958年、1976年曾两次毁于洪水,1980年10月重建竣工,现今一座京郊著名的有机生态庄园——之万农庄应该就是借助水库之利而建设起来的吧。
抵田庄村,按照虫虫的吩咐,快速通过村庄,转小道上山,奔向直抵僧帽山的一条乡间便道。
之万山庄正好卡在进山沟谷之处,大门紧闭,外来游客一律不得入内,进山只得绕行。
绕行的代价就是要多爬一座小山包,穿密林斩荆棘从水库西北侧的小山上穿过,进而抵达一条掩映在沟谷密林、伴随着溪流叮咚的便道处。此便道绕山旁溪,本为串起沟谷中的几处小小村落(村落极小,有的也许仅仅一两户人家),主要有大桃园、杨树岭、老鸹岭、大伙房、小城、三道楼子等,现在人去村颓,便道也渐渐寂寞,消融在大自然之中。
秋来,似刷子一般在草木山岭山涂抹上秋天的色带,只是此刻,秋意尚浅,黄红色弱。
溪流潺潺,水清似镜,手捧一口,甜润心肺。
【长城游记】龙潭西沟龙潭东沟环穿·20181013

【长城游记】龙潭西沟龙潭东沟环穿·20181013

【长城游记】龙潭西沟龙潭东沟环穿·20181013

【长城游记】龙潭西沟龙潭东沟环穿·20181013

【长城游记】龙潭西沟龙潭东沟环穿·20181013

【长城游记】龙潭西沟龙潭东沟环穿·20181013

【长城游记】龙潭西沟龙潭东沟环穿·20181013

【长城游记】龙潭西沟龙潭东沟环穿·20181013

【长城游记】龙潭西沟龙潭东沟环穿·20181013

【长城游记】龙潭西沟龙潭东沟环穿·20181013

           


(2)
行五公里,至一小堡,吊马寨堡。
吊马寨城堡位于溪流东侧半坡之上,石块砌筑,南北长80米,东西宽43-53米,四围墙垣基本存在,只是被周遭茂密的林木覆盖,西壁南北各开一券洞,角有角墩相护。
城中空空,草木肆虐,有墙院残迹,曾有小村落于此,为小城村。
山下有文保碑,大理石面上书“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长城 (吊马寨城堡)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2013年3月5日公布 北京市文物局2016年5月立”,左上角镌刻中国文化遗产徽标。
继续前行不远,水关遗迹,再一文保碑,上书“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长城 (吊马寨水关遗迹)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2013年3月5日公布 北京市文物局2016年5月立”,左上角镌刻中国文化遗产徽标。
水关处,谷窄似门,水关遗迹无存,所在位置为近现代拦水堤坝一段,西侧山崖处有砌砖一小块,旧物残迹。
东侧,坡陡,有石砌残墙。拨开藤条树枝,手脚并用,向上攀爬。
坡陡,墙残,为高台阶状,大队人马攀上竟无歇息之处,只得不断上行。
一墩台,为第1号。
【长城游记】龙潭西沟龙潭东沟环穿·20181013

【长城游记】龙潭西沟龙潭东沟环穿·20181013

【长城游记】龙潭西沟龙潭东沟环穿·20181013

【长城游记】龙潭西沟龙潭东沟环穿·20181013

【长城游记】龙潭西沟龙潭东沟环穿·20181013

【长城游记】龙潭西沟龙潭东沟环穿·20181013

【长城游记】龙潭西沟龙潭东沟环穿·20181013

【长城游记】龙潭西沟龙潭东沟环穿·20181013

【长城游记】龙潭西沟龙潭东沟环穿·20181013

【长城游记】龙潭西沟龙潭东沟环穿·20181013

           


(3)
半坡处,一敌楼,为第2号。敌楼完整,为3*3规制。门洞位于南侧正中,为悬门,距地面较高,反倒是北侧箭窗离地很近,抬脚可进。敌楼门洞两侧各1箭窗,东西北三侧各三箭窗。敌楼内东西向三券顶通廊结构,分别与东西两侧箭窗对应,通廊间南北各对开三券洞,分别与南北两侧箭窗和门洞对应。敌楼中部通廊偏西顶开口,上顶需架梯。
终于找到一处可停留之地,歇息修整,补充食水。
敌楼外有青鸟留下的路标飘带。
出敌楼继续上行,至顶,怪石嶙峋,狗牙石林一处。
 【长城游记】龙潭西沟龙潭东沟环穿·20181013

【长城游记】龙潭西沟龙潭东沟环穿·20181013

【长城游记】龙潭西沟龙潭东沟环穿·20181013

【长城游记】龙潭西沟龙潭东沟环穿·20181013

【长城游记】龙潭西沟龙潭东沟环穿·20181013

【长城游记】龙潭西沟龙潭东沟环穿·20181013

【长城游记】龙潭西沟龙潭东沟环穿·20181013

【长城游记】龙潭西沟龙潭东沟环穿·20181013

【长城游记】龙潭西沟龙潭东沟环穿·20181013

【长城游记】龙潭西沟龙潭东沟环穿·20181013
   


(4)
西北侧半山腰处,似有堆石墩台一处,第3号墩台。
山顶一段山脊,长不足双百,呈南北走向,东西两侧皆陡崖,百丈千仞,惊险无限。
小心翼翼通过,必要时骑跨闭眼挪动而过,心跳如鼓,砰砰撞击胸腔。
险峻之地自有绝佳风景,胆大无畏者,登石昂首,让灵魂飞扬。
   【长城游记】龙潭西沟龙潭东沟环穿·20181013

【长城游记】龙潭西沟龙潭东沟环穿·20181013

【长城游记】龙潭西沟龙潭东沟环穿·20181013

【长城游记】龙潭西沟龙潭东沟环穿·20181013

【长城游记】龙潭西沟龙潭东沟环穿·20181013

【长城游记】龙潭西沟龙潭东沟环穿·20181013

【长城游记】龙潭西沟龙潭东沟环穿·20181013

【长城游记】龙潭西沟龙潭东沟环穿·20181013

【长城游记】龙潭西沟龙潭东沟环穿·20181013

【长城游记】龙潭西沟龙潭东沟环穿·20181013

  
(5)
一处山顶,残敌楼,第4号墩台。
敌楼向下,一处垭口,垭口处有炮台残基。
垭口向东有小道痕迹,还栓有青鸟路标,且前面也有队友下行,所以几人同行,毫不迟疑就沿道而下。
坡陡,石碎,土浮,下降极快,一会功夫就至山腰,其间几次屁蹲。
正行间,前面伙伴手台中传来有断崖的消息,后面虫虫月发出不要走山谷下山,要走山梁的呼喊。斟酌再三,还是乖乖地咬牙再度上山,回至垭口,等在狗牙山梁上欢快的虫虫来了一起前行。
另有一拨队友登上哑口对面山包,其上一石墩,为第5号墩,烽火台,然再无道路可循。
  【长城游记】龙潭西沟龙潭东沟环穿·20181013

【长城游记】龙潭西沟龙潭东沟环穿·20181013

【长城游记】龙潭西沟龙潭东沟环穿·20181013

【长城游记】龙潭西沟龙潭东沟环穿·20181013

【长城游记】龙潭西沟龙潭东沟环穿·20181013

【长城游记】龙潭西沟龙潭东沟环穿·20181013

【长城游记】龙潭西沟龙潭东沟环穿·20181013

【长城游记】龙潭西沟龙潭东沟环穿·20181013

【长城游记】龙潭西沟龙潭东沟环穿·20181013

【长城游记】龙潭西沟龙潭东沟环穿·20181013

         


(6)
垭口处,等来领队,带路摸索前行,南向贴近陡崖向下,一路紧张小心,终至山梁处。
沿山梁而下,间有几段石墙,一石台,第6号墩台。
前面山谷,山高坡陡,呈“V”字形,地形险峻。对面山梁上,半山处,一段修造完美的墙垣,长不足200米,条石垒基,砖石砌墙,在如此险峻之地修造如此高规格的墙垣有点奇葩的感觉。
近沟谷处,陡崖之上,一敌楼,残,第7号墩台,守关之堡垒。
关口处,两侧壁崖直竖,一溪中淌,似水穿山屏一般。
清溪之处,洗手洗脸,既去尘埃,也提精神。
溪旁,竖一文保碑,上书“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长城 (吊马河水关遗迹)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2013年3月5日公布 北京市文物局2016年5月立”,左上角镌刻中国文化遗产徽标。
山涧口窄,并未见有任何痕迹,是否曾建有水关存疑。另,此地也称七寨口,可能为古北口西向第七口。
山涧口南向回至田庄村,四公里左右路程,其间经过一处村落遗迹处,不是是否为龙潭北沟村,也有资料显示附近曾有三角城村,影像显示有一2000平方米的院落。
天渐黑,徒步数公里回到大巴车前天已全黑,黑幕中远眺僧帽山方觉得有点相像。
六点二十,登车启程,向北京城区而去。路途中,暗夜下,手机屏点点亮光,兴奋的人儿在把欢乐和炫耀撒向四方。
【长城游记】龙潭西沟龙潭东沟环穿·20181013

【长城游记】龙潭西沟龙潭东沟环穿·20181013

【长城游记】龙潭西沟龙潭东沟环穿·20181013

【长城游记】龙潭西沟龙潭东沟环穿·20181013

【长城游记】龙潭西沟龙潭东沟环穿·20181013

【长城游记】龙潭西沟龙潭东沟环穿·20181013

【长城游记】龙潭西沟龙潭东沟环穿·20181013

【长城游记】龙潭西沟龙潭东沟环穿·20181013

【长城游记】龙潭西沟龙潭东沟环穿·20181013

【长城游记】龙潭西沟龙潭东沟环穿·20181013

           


(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