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包氏学之论易与中医 有言曰:“易具医之理,医得易之用。”又曰“不知易,不足以言太医。”易医相通,已成公论。易之四用医卜星占,医居其首。 医字乃汇聚之大人也。矢为大人,无水之汇乃智慧之结晶也。医字汇聚大人之智慧,因此可以使人强大。古人去疾,方法有二:一是求医,二是巫舞。医通过草药调理人体,巫舞是从神气方面改变。 《周易》兑之九四爻:“商兑未宁,介疾有喜。”有病称疾,病好为喜。《周易》六十四卦中有两卦提到了医的养生:一是颐卦,象曰:“君子慎言语,节饮食”。明代王文禄说:“胃气者,中气也。慎言语,则中气不散而上越;节饮食,中气不滞而下泄。”二是需卦,象曰:“君子以饮食宴乐”。饮食适宜细嚼慢咽,当然一边享受歌舞更好。 另外,“系辞传”与“说卦传”也多有论及养生之处。例如“系辞传”说,“男女媾精,化生万物”,医道讲究阴阳和合,独阳不生,孤阴不长。“说卦传”说,“乾为首,坤为腹,震为足,巽为股,坎为耳,离为目,艮为手,兑为口”,以八卦对应人体的八个部位,为中医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基础之一。 真正将易学与中医结合在一起的典范,为《黄帝内经》。《参同契》讲如何修成内丹,而《黄帝内经》则是全面的探索人体的奥秘,并且研究了各种病理产生的原理所在。《黄帝内经》大约产生于战国晚期,分为“素问”和“灵枢”两个部分。素为平素的意思,也就是平常的医学问题;灵枢则是灵魂枢纽所在,探索更为深刻的本质所在。 中医的常识,主要被概括为“四诊”与“八纲”。“四诊”即望闻问切,源自《难经。六十一难》,“望而知之谓之神,闻而知之谓之圣,问而知之谓之工,切而知之谓之巧”。一望而知,真神人也;一听便知,只能圣人也;仔细询问,工整之人也;细细切脉,技巧之人也。此四诊之法,又来源于《黄帝内经。素问。至真要大论篇》中的“工巧神圣”。 八纲即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内经》云:“阴盛则寒,阳盛则热,阴寒生内热,阳虚生外寒”,“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寒者热之,热着寒之”,“盛者泄之,虚者补之”等等,论述颇多。 易学的核心就是阴阳、五行、八卦,又可以以一字概括,那就是“气”。无论是天人相应,阴阳协调,还是五行生克,皆是气的作用。《黄帝内经》对“气”的阐发是这样的,“余知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止,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浮,寒则气收,热则气泄,惊则气乱,劳则气耗,思则气结,九气不同”。 天人相应。年有三百六十五天,人有三百六十五穴;年有四季十二月,人有十二经脉;天有日月,人有任督;气候有五行八卦,人有五脏六腑;易有天地人,医有寸关尺;易医卦爻辞占卜,医以切脉来占卜。诸此等等,人与天地一体,自然相互感应。 任脉位于人体脊椎前面之正中,为抱阳;督脉位于人体脊椎后面之正中,为负阴;任督二脉为人体阴阳二气循环之主要干道。十二正经手足各一半,分别为手三阴、手三阳与足三阴、足三阳。手三阴经为太阴肺经、厥阴心包经与少阴心经,分别循上肢之内侧前缘、中线与后缘;手三阳经为阳明大肠经、少阳三焦经、太阳小肠经,分别循上肢外侧之前缘、中线与后缘。足三阴经为太阴脾经、厥阴肝经、少阴肾经,走下肢内侧;足三阳经为阳明胃经、少阳胆经、太阴膀胱经,行下肢外侧。足三阳自头流达足,足三阴缘内流达胸腹,手三阴自胸腹而至于手,手三阳自手复循环到头部,形成一个全身的气血循环系统。 《黄帝内经。阴阳系日月》将地支对应于足三阴足三阳,将天干分附于手三阴手三阳。不过,后人更为详细的将十二正经对应于一周天之内。“子午流注歌诀”云:“肺寅大(肠)卯胃辰宫,脾巳心午小(肠)未申,申膀(胱)酉肾心包戌,亥(三)焦子胆丑肝通。”如此循经选穴,加以针灸,就可以合理天界人体的阴阳二气平衡。 《灵枢。九宫八风》将小肠、脾、大肠、胃、肾、心、肝、肺与八卦相匹配;后人在五行思想的指导下,将五脏与八卦五行匹配起来,即:肺为乾兑金,肾为坎水,肝为震巽木,心为离火,脾胃为坤艮土。五脏与人的五种情绪对应,以五行生克为依据,可以达到医病救人的目的。《素问。阴阳应大象论》云:“怒伤肝,悲胜恐”,“喜伤心,恐胜喜”,“恐伤脾,怒胜思”,“忧伤肺,喜胜忧”,“恐伤肾,思胜恐”。 易有太七之数有先天后天八卦,明李时珍发现了奇经八脉,即任脉、督脉、冲脉、带脉、阴蹻脉、阳蹻脉,阴维脉与阳维脉。后人将奇经八脉与九宫八卦结合,创出了灵龟八法;与八卦纳甲结合,创出了气腾八法;灵龟八法与气腾八法,皆为针灸方法上的重大发明与突破。 医道深研人体奥妙,结合气功方法,以易学思想为指导,人体科技革命为必然之势。所谓革命,乃翻天覆地之大变化,为层次的提升境界的大的飞跃;不在于少数人,在于绝大多数人的共同进步。学易致用,学医致用,乃至于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共迎新时代的到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