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是一本语录体的书,记录了孔子与弟子之间的对话及孔子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情。西汉时候有几个本子,都早已佚失了。东汉的郑玄根据他还能看到的《鲁论》、《齐论》等本子,给《论语》做了一个注,这个注本成为后来《论语》流传本的基础。 《论语》是儒学和中华文化最重要的一部经典。汉后2000多年,儒学是中华文化的主干,而孔子是儒学的创始人,儒学的基本思想都在《论语》中,所以《论语》也被称为“中国人的圣经”。 《论语》的治国思想 春秋末期,作为天下共主的周天子力量衰落,各诸侯纷纷攻城略地,大小战争不断。诸侯国内,父子兄弟之间篡位夺权的事层出不穷,礼崩乐坏。各家各派都提出了恢复秩序的办法,孔子的全部思想和活动也都是为了恢复社会秩序的稳定,变天下无道为有道。 治国为政方面,孔子的核心思想是“政者正也”。这个“正”有两方面的含义:正人和正名。正人,是要使人走上正道,包括正人和正己。不只是对百姓进行道德教育,当权者自身要正。 “正”的另外一个含义是“正名”。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即人人都安于其位,按他的身份做该做的事,享受该享受的权利,恢复原来的礼制秩序。过去人们批判说,这是为了维护等级制度。但我们要看到,任何一个社会要发展,都要求各阶层、各部分人能各安其位,各司其职,各守其道,各取其酬。没有这一点,就会陷入混乱。现在许多乱象,都来自这里。 怎样做到“正”呢?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法制刑政依靠的是强制,它的作用是惩罚犯罪,使人不敢做坏事;道德礼教依靠的是教育和自觉,它的作用是使人知耻,不愿做坏事。孔子主张“为政以德”,以道德教化为治国的基础。 孔子把政权巩固的基础放在百姓的富足和信任上。正常情况下,先要使百姓富足,然后进行教化。即使经济有困难,也一定要取信于民。失去百姓的信任,尽管还有经济基础,政权也会垮台。 这是一种以人为主体的治国思想。全部儒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在于提高每一个人的素质。 当时中国的教育都是官办的,只有贵族子弟才能够受教育。孔子开办了中国第一所民间学校,对于学生的身份没有任何限制,这就是所谓“有教无类”。 在孔子思想里,为政和教育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教育不单纯传授知识,还是培养人、培养治国贤才的手段,是关系到社会安定、国家治乱的根本大事,教育本身就是国家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职能。 《论语》的为人之道 (一)志于道 曾子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这里的“任重而道远”不是指某项任务需要很长时间和很多精力,而是指人生在世担负着弘扬仁道的责任和使命,这一生是“任重而道远”的一生。 孟子说:“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人和禽兽的区别,就在于人除了物质生活以外还有精神生活。 西方人强调发扬个性,追求个人价值。中国人强调在群体的发展中实现个人的价值。“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都体现了这一点。这种价值的最高追求,就是“杀身成仁,舍生取义”:一是为理想信念、群体事业献身;二是个人人格的完成。文天祥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孟子曰:“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比生命价值更高的就是“义”,就是精神生命。如果陷我于不义,我毋宁死。 (二)仁和礼 君子,是孔子提出的做人的理想标准。“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文就是花纹,文饰,外表的表现,指的是礼;质是内在的品质,指的是仁。彬彬就是两个东西配合得很好。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爱人是仁的根本精神,它通过孝悌、忠恕等道德得到体现。 孝悌是仁之本。儒家讲的爱人不是抽象、普遍的爱,而是一种有差等的、由亲及疏的爱。父母兄弟是一个人最亲近的人,所以对亲人的爱,是爱人的起点。而通过提倡孝悌维系宗法制度,又可使人不犯上作乱。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说自己所不愿意的事情,不要强加到别人身上。不希望别人这么对待自己,就不要这么对待别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就是“忠”,是更积极的一个层面,有一种责任。而共同的一个精神,就是要以自己的心情去理解别人的心情,即“推己及人”。中国人常说将心比心,遇到什么问题设身处地替别人想一想,这已经成为中国人传统的处世之道。 《圣经》也说:“你们要别人怎样对待你们,你们也要怎样对待他们。”但提出的问题是你想要别人怎样对待自己,回答是想要别人怎样对待自己就怎样对别人,这样做是为了换来别人也这样对自己,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在自己。这一点,反映出中西文化核心价值观的分歧。 仁,一方面是最重要的道德要求,同时又是孔子倡导的道德的总称,包含了恭、宽、信、敏、惠、温、良、俭、让等。 《论语》讲“不学礼,无以立”。礼是中国人一切习俗行为的准则,古代从天子的祭天、祭祖,诸侯国之间的会盟、外交、打仗,到普通老百姓的婚丧嫁娶、坐卧行走、互相称谓等,一切都有礼的规范。可以说古代中国人是生活在礼中间的。 “道之以德,齐之以礼。”道德要落实到行为规范上来。孔子说“克己复礼为仁”,就是要克服自己不符合礼的思想行为,照着礼去做,这就是仁。说具体一点,就是“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仁是灵魂,礼是形式。仁要落实到礼上,如果礼脱离了仁,那么这些形式就毫无意义。“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礼是一种外在形式,但是如果你认真地去做,就可以便民风淳厚。“礼之用,和为贵。”礼,反映、厘清和维持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这五伦间的区别,达到和的目标。 (三)修养 立志也好,要做一个君子也好,都要通过学习和修养。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人先天的性是相近的,差别主要来自后天的影响和习染,所以人需要并可以通过后天的学习修养改变、提高自己。 修养的基本态度是“三个己”:为己,由己,求诸己。 子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所谓为己,是说学习修养都是为了充实、提高、完善自己;为人,就是做给别人看,沽名钓誉,牟取名利。为己是学习修养的最根本的态度。 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道德修养全靠自己,不能推诿于他人或外在条件。只要努力人人都可以在道德思想境界上达到圣人的境界。此所谓由己。 子曰:“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君子凡事首先从自己方面要求,而不怨天尤人。“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不怕没有职位,不怕人家不了解自己,只怕自己无能,没有能力担当重任。这就是求诸己的精神。“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三个己”体现了一个精神:立足于个人的自觉。启发个人的自觉,每个人从自己做起,提高全民的素质。一句话,“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这是整个儒学的核心思想。全部儒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于提高每一个人的素质;而要做到这一点,靠的也是每一个人的自觉。这也是以人为本的核心内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