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康复医院骨科二康复中心 孙凤龙 神经根型颈椎病概述
神经根型颈椎病传统手术方案
颈前路手术并发症问题
颈后路的发展历史 锁孔(Key-Hole,K-Hole)技术早在1946年就曾被报道,随后的数十年,在经历不断的技术改进后获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并被重新命名为Key-Hole椎间孔切开术(Foraminotomy)或椎板椎间孔切开术(LaminoForaminotomy),得到推广及应用。 K-Hole技术的特点是在仅切除部分椎板及小部分椎间关节(<> 技术优势:
颈后路减压的适应症与禁忌症 适应症:
禁忌症:
传统开放K-Hole减压术 通道下K-Hole减压术 显微镜下K-Hole减压术 颈椎后路手术临床结果 从1984-2006年,14篇证据等级为III级的科研文章报道颈后路神经根管减压术在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中获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 自2017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康复医院骨科二康复中心开展了经皮脊柱内镜下颈椎后路椎管椎板切开减压术(posterior endoscopic cervical foraminotomy PECF),把脊柱内镜技术与颈后路K-Hole技术有机结合以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 病例汇报 患者男性,62岁。临床表现:左上肢麻木及放射痛。 影像学资料: 手术概况: 手术采用静吸复合全麻,患者取传统颈椎后路手术体位,在C-Arm下定位至病变间隙后,穿刺至病变间隙V点附近,逐级扩管后置入工作套管,分离软组织暴露V点,磨钻磨除部分椎板(按需磨除关节突)暴露黄韧带,切除黄韧带后直接暴露硬膜及神经根后即可进行减压(切除突出压迫的椎间盘组织及增生的骨赘)。 手术体位 工作套管位置 暴露V点 磨除部分椎板及关节突 切除黄韧带 暴露硬膜囊及神经根并减压神经根管 手术结果 VAS:术前6.5分→术后1.2分,手术效果满意度:Excellent (MacNab)。 作者简介 |
|
来自: 自娱自乐34s9yz > 《颈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