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山,古称“西岳”,雅称“太华山”,为中国著名的五岳之一,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中华”和“华夏”之“华”,就源于华山 。南接秦岭,北瞰黄渭,自古以来就有“奇险天下第一山”的说法。 华山是中华民族的圣山。中华之“华”,源于华山,由此,华山有了“华夏之根”之称。在华山,除了惊险的长空栈道,还有一些未解之谜! 仰天池“旱而不涸,涝而不溢”? 仰天池在华山南峰绝顶,也就是华山海拔的最高处,因站在池畔,仰望青天若在咫尺而得名。池中水久旱不涸,久涝不溢,一年四时与日月同在,形成一大奇观。池为岩石上一天然石凹,呈不规则形,深约1米,水面约2平方米。池水清澈澄泓,涝不盈溢,旱不耗竭,游人常叹奇异。 相传老子常汲此水炼制金丹,又称太上池,太乙池。另外,这里也是书法石最集中之处,“顶天立地”、“沐浴日月”、“峻极于天”等等,均从不同的角度突出了南峰之高。 诗人李白来到这里不由仰天惊叹:“此处最高,呼吸之气可通帝座,恨不携谢眺惊人句来搔首问青天耳!” 全真岩三字是如何刻在崖顶的? 在南天门外长空栈道尽处的贺老石室上方悬崖绝壁上。需穿南天门,过长空栈道可到达岩下,为松桧峰顶向南悬空倾伸出的一面巨大岩石,出岩腹间有贺老石室,是元代初年全真派道士贺志真开辟的修身之地。 岩高数十丈,上书“全真岩”三字,每字大约七八尺高,双线体楷书,笔力苍劲,刻工精湛,并涂以红色。传为元代道士贺志真题刻。 然而,令人惊诧和不解的是,此摩岩石刻在数十米高的崖壁上,且崖壁呈屋檐状,字就刻在“屋檐”下方,崖壁下就是万丈深渊,上不可上,下不可下,难道刻字的人是站在空中所为吗?真不知贺老是如何将这三个字刻上去的?多么神奇的壮举。 谜 碑: 五岳真形图碑 在进入华山门(华山峪售票处)不远路左边有个石碑。五岳都有,嵩山在中岳庙内,今河南登封县嵩山中岳庙内存有此图的碑刻。 清康熙二十一年(1682)立于华山峪口,由邓霖题记的五岳真形图碑,每幅图下刻有其地理位置及传说,并已载明:“汉武帝元封二年(前109)七月七日夜,西王母亲降,见王母巾器中有书卷,紫锦囊盛之,即是斯图。太初(前104—前101)中,李克称冯翊人,三百岁荷果荜留,负五岳图,帝封为负图先生。此图如人,出入做客,过江渡海,或入山谷,又恐宿于凶房,若此图随身,一切邪魔魑魅魍魉水怪等,尽隐迹逃遁矣。所居之处花香供养,处心扶侍,必降祯祥之佑,以感圣力护持。忆予总角时,获见此图,心窃感其异,然所见皆朱墨图写,恐不无传述之误。” 但仍有人觉得碑刻如谜,因此得名。 模糊石刻 绕九天宫,履清心桥,南侧崖壁上镌有一大片文字,模糊不清,难以辨认,因此得名。 来历有三种,一是记述赵匡胤与陈抟老祖赌棋输华山,道士们刻完后,觉得有损大宋天子的尊颜,便将刻字砸毁,使其变得模糊;二是记述“回心石”的由来,因风雨剥蚀造成模糊。三是丹经残文,丹经是道家炼丹的经文。三种说法相提并论,更加增加了模糊石刻的模糊程度。 洞里瓮 今人攀援华山北峰,必到老君犁沟这处险境。跃上岩石,俯身洞口,看看那个比石洞口还要大的黑色釉瓮,你可闻到香醇的酒香阵阵,附耳在瓮壁上仔细听,你可听到八仙把酒言欢的笑谈声? 游人多奇异其洞口小,瓮体大,如何将瓮装入洞内,因此成为华山十大谜之一。民间传有绕口令说:“洞里有个瓮,瓮里有个洞,洞里的瓮里有个瓮里洞,瓮里的洞里有个洞里瓮,不知道是先有洞还是先有瓮。”小中寓大,大中寓小,奇趣横生。 云天弧光是怎样出现的? 过了倾斜陡峭又窄仄的擦耳崖,一块孑孓独立的巨石耸立在眼前,但见巨石中分一隙,一大一小,这里就是日月崖。 在天梯上方在日月崖周围,夏秋时节的雨天清晨,常常会有几缕电弧一样的光芒划过,格外耀眼,使夜幕下的石纹清晰可见,说是雷鸣前的闪电,但弧光过后并无雷声。不知这“弧光”是怎样出现的?此时,日月崖四周云渡雾飞,忽有几缕弧光穿过云缝雾隙,自崖畔划过,刺目耀眼,使朦朦胧胧的日月岩上,石纹清晰可辨。传说,白帝居于崖上的金天洞中,因云雾障眼,游人雨后攀涉险道,行走十分艰难,故大发慈悲,令日月发光,照亮路径。 弧光过后并无惊雷,被称华山第二谜。 为什么会有“飞燕衔表”? 在南天门外有一石台,即聚仙坪。三面临壑悬空,下视深渊万丈,四围旷渺,相传是轩辕黄帝会群仙的地方。春夏立交,常有善男信女焚表以祭天神。求神祈福,向西南山谷抛撒黄表。黄表飞飞扬扬,久久不落,便有飞燕而来,衔之而去。更有妙者,黄表抛出不落反升于坪台,飘忽远去,时有春燕追逐奇观。燕为春天使者,乃祥瑞之鸟,加之传说聚仙坪是黄帝会群仙之所。故香客认为祯祥已至,心舒意爽。眼观黄表飘飘,忽高忽低,忽上忽下,耳听紫燕叽叽喳喳,飞舞追逐,使人难免心旌飘摇。 现代科学认为,聚仙坪西北为华山南峰东壁,南为三公、三凤两山,东为紫气台,形成东北有紫气台、聚仙坪、南峰顶三级台地。西南又为峭壁如削的万丈深渊,黄甫、仙峪两峪尽头,气流在此交汇抵触而上涌。因此,抛下的黄表、纸屑,时落时起,引来飞燕衔之。可称难题实已破解。 但神秘的学派则认为,燕又称玄鸟,且在古汉语中通宴,用酒饭招待客人,又通安逸、安闲。联系黄帝会群仙和华山为少昊之都,少昊氏族以玄鸟为图腾等事,提出飞燕衔表,决非偶然巧合,仍是天意神赐。 黑龙潭水色变化无常? 在仰天池南崖下,潭深尺余,面积一平方米,常年积水,大旱不涸,而且水色多有变化,为黑龙水府,得名黑龙潭。令人不得其解的是,有时潭水呈黑色如墨,有时又清澈见底。人们百思不得其中奥妙。《史志记载,天旱时,百姓常来此祈雨,多获灵验。因此,宋微宗崇宁二年(1102),朝廷封潭为显润侯。《说铃》一书记载,潭中有黑龙居住,龙在则水黑,龙去则水清,当地人称为华山的顶门水。乾隆四十二年九月,陕西大旱,庄稼种不下去,陕西巡抚毕沅便登山到南峰金天宫和黑龙潭祈雨,果获甘霖,旱象解除。乾隆皇帝赐字“岳莲灵澍”,立石刻碑,四字镶以纯金,置西岳庙御书房内,为陕西最大的卧碑。 侧面人头像 华山绝壁上的一副侧面人头像。 莲台佛影是怎样出现的? 又名华山灵光,因自然光气使然。此奇观出现在华山南峰。 据科学测定,这种奇观的出现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首先是雨后初晴,空气湿润,云雾轻漫,阳光朗照。其次,游人所处位置适当。阳光从游人后方照射,将游人身影投于云雾,然后折射进空中光晕,光晕中佛影即为游人自己。因为此种奇观在会山并不多见,能遇上一观的游人更为稀罕。然值得庆幸的是,近年有摄影家将其抢拍下来,印成画册,使无缘一见的游人随时观瞻。 游山神灯是怎样出现的? 明代画家王履在《玉女峰记》中记述夜宿玉女峰,夜半见峰巅崖畔有光如灯,或三或五游移不定,这就是华山神灯。《雍胜略》记述,华山白羊峰“每至三元八节,即有神灯或三或五现于崖端。”传说见神灯者必定福寿双全。 中方仙桥为什么人来人往? 在华山峪三清殿南绝壑上,因天象变化,有时远远望去,在峰壑间能隐约看见一座象彩虹一样的桥,桥上人影幢幢,如群仙聚会。有位名叫史纪的人在《中方仙桥》诗中这样写道:“天丁役力鬼工成,人在秋虹背上行。高如紫霄冲鸟道,下临线壤小咸京。兰香佩玉朝金阙,子晋吹笙弄明月。万籁不鸣寒夜寂,清风飘落步虚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