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最好的分寸,是看透不说透

 昵称46638367 2018-11-15

畅读荐:将分寸把握得恰如其分,便能像水那样,能圆能方。

文章来源:物道

—————————

中国人一直很讲究一个“度”,也就是常说的一种“过犹不及的分寸感”。将分寸把握得恰如其分,便能像水那样,能圆能方。

做饭烧菜讲火候;绘画时的留白,留白处能够给人的情绪得以喘息;即便是精细的木作家具,榫卯间也会预留一丝缝隙,让木头热胀冷缩时得以伸缩。

生命个中百味,无非一咸一淡,一进一退,恰到好处的分寸,余味无穷,自得妙境。

话不可以说尽,要把握分寸

欧阳修在官场上吃过几次亏以后,总算明白了,“谀言顺意而易悦,直言逆耳而触怒。”

他曾受命和宋祁一同修订《唐史》。宋祁这人总爱用冷僻古奥的字词,故作高深。“以水投石”他偏写成“持水内石”,“蓬生麻中,不扶而直”,他则执意写作“不扶而挺”。

不过宋祁比欧阳修年长,又是朝中数一数二的大才子。欧阳修不好直说,更不敢直接修改他的文章。

于是有一次,欧阳修特意在书房门前写了“宵寐匪贞,札闼洪休”四个字。宋祁想了半天才明白过来,说:“这不就是俗话说的‘夜梦不详,题门大吉’之意吗,何苦用这么让人费解的表达?”

欧阳修笑着回答:“后生这是在模仿您的笔法。‘迅雷不及掩耳’这句大白话,您不也写作‘雷霆无暇掩聪’吗?”

人活世上,像是活在一个四四方方的小盒子里。言语中掂量着分寸,就是给彼此生活间留一丝缝隙,让生活得以呼吸。

事不可做绝,要留有余地

刘姥姥这一穷苦乡下老太婆,面对朱门秀户的妇人千金、公子贵人,用看似糊涂的幽默言行,得到了贾府上上下下的慷慨解囊。

王熙凤为了取悦贾母,便拉过刘姥姥,将一盆花横三竖四地往她头上插。被弄成花大姐的刘姥姥,不仅不恼,还笑道:“我这头也不知修了什么福,今儿这样体面起来。”

众人继续取笑她是“老妖精”时,她也继续笑着回答:“我虽老了,年轻时也风流,爱个花儿粉儿的,今儿老风流才好。”

图片|87版《红楼梦》剧照

后来刘姥姥的一句“老刘老刘,食量大似牛,吃一个老母猪不抬头!”更成为自黑金句,连高冷的黛玉都忍不住笑岔气了。

事后鸳鸯跟刘姥姥道歉,她却说:“咱们哄着老太太开个心儿,有什么恼的!你先嘱咐我,我就明白了,不过大家取个笑儿。”

图片|87版《红楼梦》剧照

《菜根谭》有句话说:“径路窄处,留一步给人行;滋味浓时,减三分让人尝。”世事浮沉,花无百日红,人无千日好。礼待他人,也是善待自己的一种方式。

图片|空谷寻芳-摄

人生无圆满,缺憾亦是美

苏东坡一生起起落落,得意时,见过所有现世繁华与恩宠;失意时,见过荒山野岭中满目凄凉。但即便走到哪,他始终且行且珍惜,诗酒趁年华。

苏东坡被贬黄州时,连衣食住行都是个问题。于是他在友人陪伴下,脚蹬草鞋、手拄杖,到东门外买一片农地,自力更生。

谁知那天,行至半途就忽而下起了雨。友人慌忙地找地方避雨,只有苏东坡一人伫立在原地。

图片|子-夜鳥-摄

在他看来,荒郊野外,根本没有避雨处,四散奔跑反倒显得自己狼狈不堪。倒不如泰若自然,让大雨浇个痛快。

不久后,天便晴了。此时料峭的春风带走了他的酒意,虽然有点冷,但是再次看到山头的斜阳,刚刚穿林打叶的风雨又有何惧,于是放声吟咏: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生命中所有浓淡缓急,怕是最难把握的一种分寸。人生得意时,不一定是草长莺飞时,不一定是踏花归来处。世事不过是场梦,当于静处品人生。

花看半开时,酒饮微醺处。人生无完美,曲折亦风景。回首人生,不过是阅尽浮沉的坦然,饱尝风霜的睿智,过尽千帆的淡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