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收费高、就医难 卫生服务差…寻找养老院如何走出困境

 昵称56360626 2018-11-16

15397343884813659.jpg

问题1

政府对养老院的补助不断增加

为啥收费还这么贵?

走访中,华商报记者了解到,对这9位平均退休金2000元的老人来说,他们选择养老院,首先看的是收费。收入4000元左右的老人最高能接受2000元-2500元/月的养老院;收入在2000元左右的老人仅能接受1500元/月左右的养老院。

昆明湖生态老年公寓的硬、软件设施让当日走访的3位老人都相当满意,但仅有收入4000元左右的薛阿姨有条件考虑入住。薛阿姨说,“我睡眠作息不规律,必须得住单间,而且我想要南面向阳的房间,还需每月再出1700元的包间费,加起来超过4000元了,有点吃力。我印象中,西安市出台过多个扶持养老院发展的文件,为啥收费还那么贵?”

养老院经营者:投入、运行成本大,政府补助仅是零头

2014年起开始在碑林区经营养老院的仝先生说:“这些年,政府对民办养老机构的补助不断增加。2014年,我租房开办了一家50张床位的养老院,装修和器械成本花了150万元。当时政府部门的建设补贴为10万元,分3年领到;每张建设床位补助为新建3000元、改建1500元,我一次性领到约4.5万元,但这仅是我15位员工一个月的工资。营业4年来,养老院又先后进行了天然气取暖、消防烟感器和喷淋等设施改造,花费近30万元。所以,对我们来说,政府的补助仍是零头。”

仝先生说:“入住后,每月房租约750元,护理费最低200元左右,还有伙食费、水电费等,因此每个月每人的成本最低为1500元,运行成本很大。经营4年来,我开办的养老院仅2017年实现微利运营,其余时间都在负债运营中。”

问题2

“医养结合”就是养老院附近开家医院?

养老院的医疗条件也是老人十分关注的领域。尽管多个政府文件都明确提到推动“医养结合”养老院发展,但正如77岁常阿姨走访时所问:“‘医养结合’,就是在养老院附近开一家医院?”

走访中,华商报记者发现常阿姨的说法并不准确,走访的十余家养老院中,挂出“医养结合”招牌的养老院有西安建峰杏林、西安博瑞、西安养老康复中心长安区中心敬老院和昆明湖生态老年公寓4家,基本都已或很快要实现医生可到养老院内给老人看病,且可用医保报销。另外,还为老人提供慢性病等康复理疗,以及风湿、关节炎等老年病的中医理疗。

养老院经营者:医养结合绝非医院旁边建个养老院

从业5年的西安一养老院管理层李静认为,目前行业内,还没有形成可推广的“医养结合”模式。

医疗属卫计部门,养老属民政部门,医保报销又属人社部门。“这些部门都会介入到医养结合的机构中,虽有分工,但业务难免会有交叉,最终很可能导致都不管。”李静说,“好的医疗资源本就紧缺,养老机构寻求与其挂钩时常会被拒绝。因此我认为,医疗部门在申请开办‘医养结合’养老院方面有天然优势。另外,目前医养结合中涉及的相关法律法规也不完善,比如,对居家老人开展上门医疗服务,尚未得到医保的有效支持,这也需要更好的顶层设计和监管。”

李静认为,绝不是挂了“医养结合”牌匾就是真的医养结合。“实现医保报销,提供一些简单的康复理疗,仅是最初级的医养结合。若从老人入院的体检开始,根据老人健康制定一套包括预防保健、疾病干预等更全面、优质的保障方案,才会探索出更多医养结合的模式。”

问题3

养老院的卫生、服务是否有标准?

走访中,老人们对养老院的卫生、光照、交通这三点格外在意。

老人们对养老院的饮食要求不高,只需家常便饭,口感软、油不要太多就行。此外,马桶是否干净、洗澡是否方便也是老人格外留意的“走访的这几家养老院,马桶有的打扫干净、有的显得脏一些,不知道有没有统一的标准衡量?”仲阿姨说。“自理老人可能对护理员的服务在意较少,但半失能、失能老人肯定格外留意这方面。”86岁的蔡阿姨说。

养老院经营者:希望养老服务更细化的地方标准出台

仝先生说:“《全国养老院服务质量大检查指南》2017年出台,涵盖运行管理要求的指标、规范服务管理指标等115项具体衡量养老服务质量的指标。”

2017年11月,国标《养老机构服务质量基本规范》出台,也制定了相关的国家和行业标准。“这些标准的出台,将推动我国养老业的标准化发展。”仝先生说,“但同时也希望更细化的地方标准出台,推动我省养老服务的发展。”

李静认为,目前西安大部分的养老机构仍以传统养老机构为主。“将半失能、失能老人视为非正常人,被送入养老机构后,可能会一辈子呆在养老院的病床上,尽管可能会享受到非常精心的护理,但忽略了这些连基本生理需求都无法自足的老人敏感和自卑的内心。而新型的养老机构,更强调让老人有尊严地养老,即使是半失能、失能老人,在这类养老机构里,也会在护理员的帮助下,进行康复规划和训练,并且尽可能地让老人自行解决问题。这类更人性化的养老机构逐渐发展,对于传统养老院的服务标准和内容也是提升和拓展。”李静说。

问题4

为何健康老人难以入住公办养老院?

公办养老机构少,且多是国家兜底,入住的多是精神、残障以及三无老人和五保户,健康退休老人很难入住。

老人其实都比较倾心于公办养老机构,认为这类机构享受更高的政府补贴、收费低,且服务更有保障。但华商报记者致电市管公办养老机构——西安市第一社会福利院了解到,该院主要接收有精神问题的老人;西安市第二社会福利院主要接收残疾老人。

老人走访了市管公办的西安曲江康复养老院,这里空间宽敞、绿化精致,但看到护理员用钥匙开大门时,常阿姨问:“门平时都锁着吗?”护理员说:“都锁着。我院住着精神不正常的老人,门不锁会跑出去。”听了这话,常阿姨便说这儿她住不了。此外,该养老院的收费标准为自理3000元/月、半陪护4000元/月,清洗衣物、送饭送碗还需单独收费,这个价格更让老人们想都不敢想。

12日,华商报记者还电话联系了区县级公立养老院,除上述3家市管公立养老院外,还有1家市管公立养老院正在招标。

区县级的公立养老院灞桥中心敬老院和莲湖区、长安区、蓝田县3家公建民营养老院可以入住。新城区公办的“新城区老年服务中心”网上公开电话无法接通;碑林区公办的长乐坊星光老年公寓已拆迁,网上公布电话也无法接通;雁塔区公办的雁塔区曲江社会福利院得到明年春节后才有床位;周至县公办的周至县社会福利院没有床位,工作人员称不知何时会有床位。

未央区、临潼区、鄠邑区、高陵区、阎良区则没有搜到公办养老院。

养老院经营者:西安养老院分布不均衡,应引起重视

李静认为,政府确实应加大投入,建一些健康老人可入住的公立养老院。

而仝先生认为,“除了再多设立一些专门为健康老人入住的公立养老院外,更重要的是应加大对养老院专业管理人员、专业服务人员的培养。目前,各养老机构都存在着护理员年龄偏大、经短期职业培训就上岗的问题,而加大对年轻护理人员的培养,才能更好地促进养老服务业的发展。”仝先生说,“此外,西安市的养老院分布并不均衡。长安区、未央区的养老院较为集中,而新城、碑林等市区内养老院分布极少,希望相关部门也能重视该问题。”

另一方面,仝先生认为政府应大力推广养老服务PPP项目,和养老服务行业内的优质的社会资本合作,打造出符合不同老人需求的、价格可高可低的多元养老服务项目。

媒体报道,2012年,陕西省为西安市提供3000万资金,资助300个社区老年餐桌,但到2013年底,建成的258家老年餐桌,有92家仍在运行,其余166家均处于停办状态。调查发现,运行良好的老年餐桌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充分发挥市场的力量,邀请专门经营老年餐桌的第三方,在社区内部提供服务。

“我认为这类模式可作为目前养老服务寻求突破发展的新方向和尝试。”仝先生说。

>>专家声音

公办养老院的定位是提供“托底”服务

陕西师范大学社会学副教授范西莹认为,当前,陕西也普遍存在公办养老机构“一床难求”的情况,民办养老机构入住率偏低,许多民办养老机构盈利状况欠佳。

解决这个问题,主要在养老机构的发展定位上,公办养老机构和民办养老机构的定位和目标是有区别的,政府办的这些养老机构,即所谓公办养老机构,主要两个职能:一是定位基本保障人群,提供“托底”服务,比如无收入、无经济来源、无人赡养的“三无”人群是必须要由公办养老机构来提供保障的;再就是发展专业性强,涉及面广,需要多部门配合协调投入的、要求非常高的养老机构。

而民办养老机构主要针对普通老年人,提供多样化,个性化的特色服务。政府应给与民办养老机构更多的发展空间和政策灵活性,鼓励民办养老机构拓展经营思路,创新发展模式。

应引入第三方评估

建立养老机构服务质量评价体系

目前政府部门大力倡导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机构,降低养老机构的准入门槛,是否会对养老机构服务造成影响?

西安交通大学公管学院社会保障系副教授温海红认为,在降低养老服务机构准入门槛的同时,政府应积极引入第三方评估,建立统一的养老机构服务质量标准和评价体系,推动健全机构养老服务评估机制,对国家、地方出台的关于机构养老服务优惠政策、补贴等支持性举措进行评估,加强养老机构服务的质量监管环节,以完整的报告形式呈现评估结果,通过审议后向社会做出公示,推动机构养老服务质量和水平的提高。

>>官方回复

将推动出台养老服务机构“星级评定标准”

华商报记者从民政部门了解到,我省老龄人口以每年3%左右的速度增长,预计到2020年,60岁以上老年人将达到690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比重将超过18%。

2011-2017年,中省共下达财政资金13亿元、福彩公益金21.01亿元资助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我省已建成运营各类养老机构8991个,其中公办养老机构544个,民办养老机构270个,社区日间照料中心600个,农村互助幸福院7577个。养老床位数已达到22.7万张。

为推动民间资本进入养老服务业,对新建和改扩建养老机构每张床位一次性分别补助3000元和2000元,省级财政累计下达建设补助经费1794万元。

未来,省民政厅将推动出台养老服务机构“星级评定标准”等标准,开展养老服务机构星级评定和标准化示范;建立健全养老护理员培训体系,充实护理人才队伍,全面提升养老院服务质量。发展居家养老服务。在城市社区,加强居家养老服务站、日间照料中心等小型养老服务设施建设,使养老服务设施覆盖所有社区;在农村社区,以农村互助幸福院、特困供养服务机构为依托,打造片区化养老服务体系,推进养老服务供需平衡。

>>相关新闻

西安首家虚拟养老院今年3月建成

对于一些老年人来说,有养老服务的需求,但又不想住进养老机构,居家养老是很适合他们的一种模式,再引入“互联网+”,虚拟养老应运而生。

虚拟养老院是指政府建立一个信息服务平台,当老年人有服务需要时,拨打信息服务平台电话,信息服务平台按照老年人的要求,派服务企业员工上门为老年人提供服务,并对服务质量进行监督。虚拟养老院以政府为发起人,引导营利与非营利社会力量以加盟的方式参与到养老产业中。不少业内人士认为,这种模式是我国社区养老模式的升级。

2018年3月,西安首家虚拟养老院落地西安莲湖区,养老院通过互联网手段,将普通养老院的围墙去掉,一般老人需要的入户家政、专业护理等,虚拟养老院都可以提供,平台本身有家政、护理团队。此外,也与各社区周边很多第三方合作,为老人提供上门服务。记者了解到,莲湖区的老年人在平台录入信息免费,只需支付所订购的服务费用。除了虚拟养老院,辖区的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也是通过电话呼叫等方式,满足居家老人的养老需求,目前使用量在10万人次左右。

>>评论

让老人有保障有尊严地养老

杨鹏

去年官方发布的数据显示,预计到2020年,全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增加到2.55亿人左右,占总人口比重提升到17.8%左右;高龄老年人将增加到2900万人左右,独居和空巢老年人将增加到1.18亿人左右。

毫无疑问,在老年人口用亿来计算中,“家庭养老”不可能适用于所有的老年人,尤其是,过亿的独居和空巢老人,注定需要家庭之外的力量帮助他们有保障有尊严地养老。

客观地说,走访中所发现的都不是什么新问题。换句话说,养老机构数量上的不足、服务能力和专业水平上的欠缺,都需要用最短时间去努力提升。但同时也需要强调的是,在不断探索养老事业多元化、多样化发展的今天,基于现实的国情和文化传统,只要合理可行,让老年人有保障有尊严地退休养老,都是被鼓励和提倡的。就比如,近两年,医养结合的社区居家养老,因为既符合中国的传统孝道文化,社区的介入又能较好地弥补家庭养老的不足,正在被大力倡导和推进。

养老,是每个家庭的责任,也是政府的重担。某种意义上,在家庭和政府相互补位所形成的养老责任“双保险”之下,才会有牢靠的、放心的“老有所依、老有所养”。 本组稿件除署名外均由华商报记者 付启梦 毛蜜娜 采写

来源:华商网-华商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