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苏轼最经典的一首诗,结尾两句更是千古名句

 昵称413468 2018-11-16

公元1084年,苏轼来到庐山。那里秀丽多姿的山峰一下子把他吸引住了。本来苏轼并不打算作诗,但山里的和尚和居民们都热烈欢迎他:“苏子瞻来矣!”他这才动笔写了一首小诗:“青山若无素,惬冬不相亲。要识庐山面,他年是故人。”诗中说他初到庐山,看庐山好似一个傲慢的陌生人,要想认识庐山的真实面目,还得等到和他多次交往熟悉之后。于是他在庐山往来游览了十余日,写了众多描绘庐山奇景异姿的诗篇,而最经典的一首诗是这篇著名的《题西林壁》。

全诗如下: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苏轼的这两句诗,短短十四字,在写庐山奇绝迷离景色中,寄窝了一条“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深刻道理,意味隽永,给人以很大的启迪。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庐山高年于长江南岸,都阳之滨。这里冈峦环列,丹崖草整,山脉宛转,峰峦重叠。苏轼的这两句诗是说:遍游庐山诸景,横着看上去是一片连锦起伏的山岭,侧着看上去是一座峭拔挺峙的山峰。站在远处看、近处看、高处看、低处看,它的姿容显得各不相同。这两勺诗描绘了庐山的俏丽多姿,也是诗人十多日游历庐山印象的总结。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球身在此山中。”原来人在山中,难以认识山的真面目,恰如人在事中,常常为繁杂纷纭的事象所迷惑;若要正确认识事物和道理,就要有一个正确的立场和观点,要站得更高,跳到局外。把感性的形象与理性的议论结合起来,把议论带进了诗歌,在描写典型的景物时渗进深刻的哲理,使人读来不但品赏景物,而且领悟哲理。这种理趣化的诗歌,韵味深长,发人深思,使这首诗的价伍远远超过了一般的写景诗,而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这首小诗在结构上是很严谨的,前两句是铺垫,后两句是归结;前两句是行动,后两句是感想;前两句是写景,后两句是议论。这样写,使形象性和逻样性达到了高度的统一,鲜明生动的感性与明晰深邃的理性交织在一起,景理巧合,妙趣横生,令人百读不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