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保定市可追溯8000年历史的古县,你知道在哪里吗?

 唯我英才 2018-11-16

保定市易县的这三个遗址

是先人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见证

它们曾经埋藏于历史

如今重见天日

为大家见证一段久远的历史岁月

↓↓↓

北福地遗址位于易县北福地村。1985年,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吉林大学考古专业和保定地区文物管理所联合组成的拒马河考古队,调查发现并试掘了北福地遗址。1997年,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对遗址进行了发掘。2003—2004年,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对北福地遗址进行了连续两个年度的正式发掘,总发掘面积 1200 余平方米。2003年,被评为“中国六大考古发现之一”。2004年,被评为“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保定市可追溯8000年历史的古县,你知道在哪里吗?

已探明的遗址面积约 3 万平方米,文化层堆积厚 0.5—1 米左右,内涵主要为新石器时代遗存,另外还有商周、战国、汉代、辽金等时代的文化遗存,地层堆积比较复杂。根据地层堆积及发掘资料分析,新石器时代遗存可分为 3 个发展阶段:第一期以盂与支脚为典型陶器;第二期以釜、钵与支脚为典型陶器;第三期以双腹罐和双耳壶为典型陶嚣。经碳14年代测定,第一期遗存的年代为距今约 7000—8000 年,属新石器时代较早期文化。

保定市可追溯8000年历史的古县,你知道在哪里吗?

北福地一期遗存年代较早,为华北地区目前仅晚于南庄头遗址的早期新石器遗存之一,所发现的房址、陶刻面具、祭祀场等重要遗存为研究早期新石器文化提供了新资料。

陶面具

保定市可追溯8000年历史的古县,你知道在哪里吗?

出土饰件

保定市可追溯8000年历史的古县,你知道在哪里吗?

石雕兽头

保定市可追溯8000年历史的古县,你知道在哪里吗?

【燕下都遗址】位于易县东南部高陌乡、凌云册乡,距县城中心4公里。是战国时期燕国的都城之一。

保定市可追溯8000年历史的古县,你知道在哪里吗?

《水经注·易水》记载:“其一水东出金台陂……陂西北有钓台高丈余,陂北十余步有金台,台北有兰马台。访诸耆旧,咸言昭王礼宾,广延方土……。故修建下都,馆之南垂。”燕下都建于公元前四世纪,约战国中期,为燕昭王时所建。燕下都北、西和西南山峦环抱,东南面向华北平原,是燕上都蓟(今北京)通向齐、赵等国的咽喉要地,为燕国南部的政治、经济和军事重镇。在燕国即将被秦国灭亡之际,燕太子丹遣荆轲刺秦王就策划于此。至今,燕下都附近还保存着有关荆轲的一些遗迹。

保定市可追溯8000年历史的古县,你知道在哪里吗?

都城遗址整体格局分为东西二城,东城为内城,西城为防御的廓城;东城内有宫殿区、手工业作坊区、墓葬区等,东城的文化遗存十分丰富,说明此为燕下都的繁华区,为当时人群活动的中心。现已发现不可移动文物达103处,主要类型有城墙、城壕、夯土建筑基址和遗迹、居住址、作坊址、墓葬遗址、河渠遗址。

保定市可追溯8000年历史的古县,你知道在哪里吗?

遗址区内已探明手工业作坊及居住遗址30处、夯土建筑台基12座、地下夯土遗迹14处、古墓葬34座、古城墙8道约36公里、古河道4条、排水管道1条,出土文物总量约10万余件,主要是陶、铁、铜、金、银制的建筑构件、生产用具、礼器、兵器、货币等。

保定市可追溯8000年历史的古县,你知道在哪里吗?

燕下都出土铜人

保定市可追溯8000年历史的古县,你知道在哪里吗?

燕下都陶壶(采集)

清光绪十九年(1893),在燕下都出土了齐侯四器铜敦、铜鼎、铜匜、铜盘,现藏于美国纽约市立博物馆,1914年在老姆台东侧发现铜龙一件,现藏于比利时。1930年,由北京大学教授马衡率领的燕下都考古团,在老姆台进行大型考古发掘,历时34天,发掘出土文物201袋又36木箱。1958年在老姆台附近出土虎头形陶水管出口部分,保存于中国历史博物馆。1964年,在老姆台东出土大型铜铺首衔环,高74.5厘米,重22公斤,形体巨大,纹饰及造型精美,是罕见的艺术珍品。

保定市可追溯8000年历史的古县,你知道在哪里吗?

燕下都遗址及其出土的大量珍贵文物,为研究战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及战国时期的城市建设,提供了极为丰富的资料和凭证。1961年3月,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3年3月,丛葬墓群位于易县和定兴两县,并入燕下都。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位于易县县城东北3公里的七里庄村南,遗址东西长735米,南北长约207-300米,遗址面积约16万平方米。文化层堆积厚1-2米。1990年被河北省文物普查队首次发现。1996年为配合陕京输气管道工程,由河北文物研究所负责承担七里庄遗址的考古发掘工作,发掘总面积800平方米。

保定市可追溯8000年历史的古县,你知道在哪里吗?

2006年,为配合南水北调工程,由河北省文物研究所,保定文物管理处,易县文物保管所联合组成考古队对七里庄遗址进行发掘,发掘面积7000平方米。遗址堆积丰富,延续时间长,发现新石器至商周时代等5个时期的文化遗存。

保定市可追溯8000年历史的古县,你知道在哪里吗?

七里庄遗址的考古发掘,总面积达7000平方米,遗址堆积丰富,延续时间长,共发现新石器至商周时代等五个时期的文化遗存,其中尤以第二至第四期的商周时期文化遗存最为丰富。这五个时期为:第一期遗存属新石器时代;第二期遗存约相当于夏商时期;第三期遗存大约相当于商代晚期或到商周之际;第四期遗存约相当于商周之际到西周中期;第五期遗存属战国时期。

保定市可追溯8000年历史的古县,你知道在哪里吗?

二期陶窑

保定市可追溯8000年历史的古县,你知道在哪里吗?

三期灰坑

这次发掘,让考古学界首次发现了大规模而且清晰的土著燕国文化遗存,出土了一批标志性文物,填补了土著燕国文化考古上的许多空白,将直接影响关于“燕文化”、“姬燕文化”、“土著燕文化”等燕系统文化诸概念的认定,促进燕系统文化的研究。

历史总要有人记得

关于这些遗址的历史小知识

你get到了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