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书笔记】月骨缺血坏死(Kienbock病)影像分期表现

 苏圣志 2018-11-17

月骨缺血坏死(Kienbock病)多见于长期从事于使用手的职业的男性,具体病因不明,常见的原因有;1、外伤后从韧带部而来的血供中止;2、因为桡骨较尺骨长,因此月骨平常就承受过多负荷;3、反复的轻微外伤;4、月骨骨折等。患者多有腕关节活动后疼痛,手掌背屈受限,月骨(腕关节中部背侧)压痛。

Lichtman根据本病的月骨和周围骨X线片,将腕关节的X线片分为四期:

Ⅰ期:除月骨骨折外,无其他阳性X线征象。

Ⅱ期:月骨硬化明显。

Ⅲ期:月骨塌陷、碎裂,向头状骨近侧移位,舟骨掌屈时,出现典型的‘环征’,运动明显受限。

Ⅳ期:除了Ⅲ期特点外,桡腕关节及腕骨间关节出现继发退变征象。


Weiss又将Ⅲ期分为ⅢA期和ⅢB期:ⅢA期骨折有硬化或塌陷或两者都有,ⅢB期舟骨发生旋转并ⅢA期的变化。

Ⅰ期X线表现为阴性,MRI检查有价值,当松质骨缺血时,骨的脂肪含量减少,出现肿胀,含水量增加,因此,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诊断Ⅲ期月骨坏死时,CT断层或三维成像对诊断有帮助,可观察月骨硬化、碎裂的情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