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76个自杀的未成年人中,29个出身教师家庭!

 G_H_ 2018-11-17

文 | 李春光


北京大学徐凯文副教授曾经做过一项研究,数据令人惊讶:76个自杀的未成年人中,发现其中29个出身教师家庭。除此之外,医护人员、公务员及管理人员家庭的占比也较重。



之所以令人惊讶,是因为在我们的常识中,这些孩子拥有着较为优越的家庭教育背景及成长环境,理应在这样的环境中成为更优秀的人。

 

然而,我们自认为理所应当的事,也恰是这些职业的父母的一贯教育思想,却是羁绊孩子身心健康发展的根源,细思极恐。

 

教师、公务员、医护人员、管理人员等这些职业的父母,在一贯的生活环境及认知里,他们渐渐产生了“我比别人更拥有道德上的优越性、更有能力能够判断事物是否正确”的思想认知,大多会产生“我是权威”的感觉,从而在与子女的沟通中,也不知不觉地产生了不能平等沟通的现象。


孩子在大多情况下,无论是否能够真心接受,都需要被迫地顺从家长的意愿,于是孩子会渐渐产生“反正我说什么都是错的”、“没有人会接受我的意见和想法”的心理,也不再乐于“发声”,平静的顺从看似乖巧懂事,却也在孩子的心中一次次地积攒着越多的意见与不满,终有一天,平静的海面会爆起喧涛骇浪,让彼此都措手不及,也无能为力。

 

另一方面,在这些职业的父母的认知体系下,他们的职业或社会地位是相对成功的模版,在孩子的教育中,也不断给他们施加了这一方面的心理暗示,甚至在学习、爱好、专业乃至工作方面,也在给他们渐渐铺出一条自以为适合他们发展的道路。


孩子们需要在父母精准刻量的标准下完成相应的任务,父母们在孩子的身上耗费了大量的时间、精力和金钱,在潜意识上也会给孩子施予“愧疚感”,倘若孩子无法达到父母的期望,便渐渐增强了孩子对相应事物的厌烦、恐惧心理和挫败感,也对孩子的生活和思想造成了羁绊。


 

心理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那些与父母相互尊重和沟通,有着稳固的感情基础,同时父母也能给予他们更宽松的个人空间的孩子,更有可能随着自我的探索而获得一种自我认同感。


而那些总是被父母拒绝、严苛要求或者忽略的孩子,一方面很难从父母身上模仿或学习着去认识自己,也很难做出寻找自我的尝试(可能会被视为挑战或者叛逆)。而那些与父母关系过于紧密,完全由父母掌控自己人生的孩子,他们完全依附于父母的要求和决定,从不敢挑战父母的权威。这两类孩子都很可能在“找到自我,获得自我认同”的路上迷失和受挫,前者很容易陷入一种“混乱”的状态之中,叛逆的思想情绪容易导致和父母起冲突;而后者则更可能陷入“早闭”的状态。

 

细细思考,一切悲哀都有迹可循。


家长的每一句责怪、每一个动作、每一项任务和要求,都悄悄的在孩子里的生根发芽,孩子可能还没有健全的价值观去理解父母的苦心,也无法去分辨父母教育理念中的正误。孩子却是情绪的最佳感知者,他们更容易感知快乐、难受、失落和无助。父母在繁忙的生活状态下,可能也无法及时地感知孩子的情绪,生活给父母造成的压力和无奈,也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孩子,甚是以“我一切都是为了你好”的想法,为孩子规划一生,想为他们铺出一条康庄大道,殊不知,却给孩子造成了心理压力,捆绑住了孩子的一生,也拉远了家长与孩子之间的距离。


 

《奇葩说》的辩手如晶说,从小与她爸爸的沟通和陪伴都很少。有一次爸爸去美国旅游,想给买礼物,却不知道买什么好。她爸爸第一反应不是去问女儿喜欢什么礼物,而是问美国卖玩具的大叔“小孩子喜欢什么礼物”,最后给二十多岁的女儿买了冰雪奇缘的玩具。这样的现象让人诧异,但确实是常见的现实。中国的许多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缺乏父母的陪伴、沟通和交流,从而导致父母与子女成为“最熟悉的陌生人”。

 

在这个时代,家长面临着巨大的家庭和生活压力,小孩子也怕被输在起跑线上。不要急于扯着孩子一起赶路,而忽略了最真挚的情感,也渐渐疏远了彼此之间的距离。只有家长在不断的反思和缓压中,不断地倾听、理解、尊重孩子的想法,才能给予小孩最合适和舒服的成长。


“我一直觉得小孩子可以不了解大人,因为他们没有当过大人。但是我一直很纳闷,我觉得大人不可以不了解小孩,因为你们当过小孩。”这是著名作家九把刀说过的一句话。


曾经,我们都是小孩,发光的双眼渴望着父母的理解和称赞,感知着父母一言一行所带给我们的情绪。可是,当有一天,小孩长大成了家长,却依旧追寻着世俗化的教育套路,忽略了我们初为孩童最真挚的感受,给小孩规划和施压,无法与子女进行真诚、平等的沟通。


给小孩做梦的床,给小孩远眺的窗,

给小孩远扬的帆,给小孩勇气的桨,

给小孩拥抱和糖,给小孩吻和柔软,

给小孩灯和信仰,给小孩美和真相,

给小孩一些高山,给小孩几片海洋,

给小孩爱和分享,给小孩家和翅膀。


这是《给小孩》的歌词,也是孩子内心的真诚呼唤吧。孩子对于家长而言,大抵是这世界上最美好的存在;父母与孩子的关系,也是这世上最妙不可言也难以割舍的关系。父母在尽力地为孩子提供优越的教育资源和环境的同时,其实更应该注重的是与孩子真诚、平等的沟通,倘若能倾听彼此的想法,缓缓地交流与细思,温柔以爱相待,大概就是最美好的场景了吧。

 

人世间这一次相遇,终究是孩子慢慢长大,父母慢慢变老。以从容理解的心态,去陪伴孩子慢慢成长,享受人世间最美妙的相遇,轻轻地唤“孩子你慢慢来,慢慢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