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聚焦一个名字—— 王逸平。 这个名字,你以前听说过吗? 极有可能,又是一个完全陌生的名字。 甚至陌生到,直到2018年4月11日,他因病去世,也没有几个人知道他。 他得的病,叫克罗恩病。 30岁那年,他就查出这种病,手术切除了1米多小肠。 到现在为止,这种病的发病机理,还没人搞清楚。
他是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研究员。 他大半辈子追求的,就是努力发明一种新药。 你会想,他肯定想发明一种新药,治愈自己的这种克罗恩病。
很遗憾,你猜错了。 尽管自己也是一名病人,正在忍受如此剧痛,但是他心中着急的,却一直是别的病人。
在医院查房时,一个病危的老大爷紧抓着他的手,急切地说:“医生,救救我,我不想死!” 因为没有有效的治疗药物,王逸平既心酸又无力。 这时候,他心中记挂着别的病人的病痛,别人的生命。 工作起来,他全然忘了自己也是一个病人!
他不顾自己的病情,带领团队一身扑在新药研制上! 历时13年,终于成功研发出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现代中药! 丹参多酚酸盐粉针剂,已经使2000多万患者受益!
但是,换来这2000多万冠心病、心绞痛病人健康,是什么呢? 是王逸平自己的健康!自己的生命!
据专门研究克罗恩病的医生讲,这种病虽然无法治愈,却也不会直接致命,只是会让身体承受很多痛苦。 只要善于调理,保证休息,没有生命危险。
但是,最终呢? 王逸平在自己的办公室里,永远倒在了沙发上! 年仅55岁! 是什么,让本来不会要命的病,夺去了王逸平的生命? 是救了2000万人命的新药! 研制新药,救了上千万别人的命! 却夺走了王逸平自己的命!
专家说:劳累、作息不规律等,可诱发或加重克罗恩病病情。 王逸平选择的,其实就是在天天加重自己的病情! 他的体重,常年不足百斤。 好几次在外出差时,他突然发病,腹部剧痛、便血虚脱。
就是这样的身体,王逸平却始终在拼命! 早上7点半,他就到单位吃早饭,开始工作,一直到晚上10点多才走。 就连周末,他也不休息。
老所长曾劝他半天工作,半天休息。 王逸平却说:到了实验室、课题组,想着药物研发问题,反而能减轻病痛。
这么拼命,真的可以减少病痛吗? 我们知道的,是残酷的后果: 还在人生最美好的时候,在一个科学家最能出成果的年龄,王逸平去世了!
药物所原党委副书记厉骏的话,值得我们深思: “王逸平是一个把为什么要活着想得很明白的人。研发新药、造福人类的执着信念,是他生命的强大支撑。”
人,为什么要活着? 为了自己过得好? 这是一种小格局的人生。
王逸平选择的,是为了让千千万万深受病痛之苦的人,摆脱痛苦。 也许,正因为王逸平也是一名病人,更对病人的痛苦感同身受。 所以,他一直都很拼。 甚至,会作出“以身试药”的壮举: 2004年10月,为了获得临床药代数据,王逸平撸起袖子,以身试药!
为什么要这样做? 他说:“一个好药、一个安全可靠的药,就是你敢用到自己身上!” 这是一种怎样的责任心!怎样的自信!
以身试药之后,王逸平研制的丹参多酚酸盐粉针剂,2005年上市。 目前,该药已在全国5000多家医院临床应用,2000多万患者受益。
2018年4月11日,王逸平在办公室病逝。 尽管因他的新药,受益的患者2000多万,涉及到的家庭人口近1亿人,但是知道他名字的,太少太少! 缅怀、悼念他的,更少更少!
从4月到现在,我们悼念、缅怀过评书艺术家、小说家、主持人、相声演员,乃至外国的漫画家。 但是,我们独独忘了—— 这样一位以命相搏,以身试药,用自己的生命,为人间留下良药的“药神”!
这样,我们怎么对得起他? 怎么对得起他这种精神? 怎么对得起这种比到天上盗取火种的普罗米修斯,更加神圣的精神?!
好在,我们又有了一次机会,救赎我们的“遗忘之罪”。 就在他去世7个月之后,就在昨天,11月16日,中宣部向全社会公开发布王逸平的先进事迹,追授他“时代楷模”称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