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的每一个愿,都是随顺于道体的,道体的功用都由性空中生化而出,无漏无缺,无量无边。所以,随顺于道故,佛的世界、佛的行为,都是有序的、优美的、永恒的。 中国人常说“相由心生”,我们的外在,会随内在的改变而改变。 家里的长辈从小就在我耳朵边说:一个人凭什么良心,过什么日子。 话虽然很朴素,却是中华文化在民间深入和根植的一种体现。 中华文化在人类社会中是非常成熟的,它让人通过自觉的自我管理,形成一种普遍的社会观念,进而变为一种稳固的社会公德,最后沉淀成隐形的社会秩序。这种隐形秩序,就像是用道德、人心织成的一张网,一旦有人越轨违逆,就会“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除了相由心生,人的命运更是与人的行为紧密关联。 为什么有的人成了帝王,有的人却沦为乞丐?这里的关键,就是有无福德。 一个有福德的人,他身上总会有温暖的、儒雅的、阳光雨露般的“润物细无声”的气质,《论语》中所谓的“望之俨然,即之也温”。他会以他的福德去温暖别人,而不是威胁别人,他的身上有道体的能量在周流不息。 生命是有自己的因果的,当我们不再追求外在,而回头反观自己时,就会惭愧,会懂得戒恶修善,丰富自我的素养和德行。 佛教徒就是凡有不得、返求诸己,遇事会回光返照来问自己。这样的心态和行为涵养而成的道德,将会创造我们的境遇,甚至我们的国土。 有人会问:既然有因果,为什么“好人没好报,坏蛋天天笑”呢? 首先,做好人是替自己负责,不是为了做给别人看;其次,不是做了好人立刻就会有好报,做好人之前你做了多久的坏人了?要想好报,这个弯且得拐一会儿。 善恶 总而言之, 人若为善,福虽未至,祸已远离; 人若为恶,祸虽未至,福已远离。 好人,是好人的介绍信; 坏人,是坏人的身份证。 要记住善恶因果的轨则, 使它成为我们生命安住于道、 随顺于道的一个指南针。 回向 ○ 文殊师利勇猛智 声 明 本文由「佛教慧日」微信平台原创 转载请注明出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