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孩子一补就上火,家长应该怎么做?

 环环书屋998 2018-11-17

“很多家长说,知道冬天给孩子温补,但是感觉孩子一补就上火,根本补不进去!这是非常好的问题!究竟孩子一补就上火是怎么回事?家长应该怎么做?真正入冬之前要让大家了解这个问题!”


孩子一补就上火,家长应该怎么做?

秋冬一到,很多孩子就开始感冒、发烧、咳嗽、鼻炎、湿疹等等,这些说到底都是阳气不足的表现。冬天是提升孩子抵抗力,升提阳气的一个重要时机。很多家长知道要给孩子温补,但是往往一补就“上火”,补而不得,反而耗损了阳气。

除了孩子不积食,一补就上火,很多时候是因为“阴虚”。

什么是阴虚呢?中医说“秋冬养阴”,冬天不是温补阳气的好时机吗?为什么要养阴?家长先要理解秋冬养阴的含义。

简单的说,阳就是能量消耗的形式,阴就是能量储藏的形式。比如生长、运动、流汗这些都是消耗能量的形式,是阳。比如脂肪、肉、五脏的能力、包括睡眠,这些是能量储藏的形式,是阴。

阳生于阴,要阳气足,就要先滋养阴气。所以在民间秋天会“贴秋膘”,冬天会吃补,都是为了把能量储备充足,等春天一到,就会有足够的能量来生发,成为阳。所以要孩子阳气足,一定不能只是一味的温阳,滋阴是个前提。

不像夏天阳气发散,中焦是虚寒的,到了秋冬,阳气入里收藏,中焦脾胃烦热,反而阴液易损。夏天是阳虚于内,冬天是阴虚于内。所以,到了冬天,要养的不是阳,而是阴。通过对阴的滋养,达到阳的充足,来年生发健旺的效果。

那么,怎么养阴呢?冬天脾胃烦热,反而损耗了阴液,就很容易出现“阴虚”。阴津不够,不能濡养五脏,五脏就不会很好的运转,储藏能量。反而是稍加一点能量进来,机器就会有过热的表现,这就是大家说的阴虚火旺。为什么阴虚的孩子不受补,动不动就上火,就是这个道理。

怎么看孩子是不是阴虚呢?

到了冬天,孩子多少都会有些阴虚的。比较严重的孩子,会有这些表现:

手足心热,常常怕热踢被子。阴虚体质的孩子反而耐寒,常常会喊好热,晚上睡觉稍微盖下被子就受不了,半夜也是经常踢被。同时手心脚心都比较烫。不要以为孩子耐寒,虚火是表象,阴虚才是实质。

盗汗。到了秋冬季,晚上睡觉特别到了下半夜还容易流汗的孩子,大多是阴虚。流汗过多,进一步损耗津液,伤阴耗阳,孩子的体质就不会太好。

不爱睡觉。虚火旺,气收敛不住,孩子就会特别精神,晚上十一二点还不爱睡觉。

脾气大,脾气燥。决定孩子性格的,比教育还要前置的其实是身体状况。阴主静,阴虚的孩子静的能力就不足,容易急躁、发脾气、没耐心。这类孩子体内有虚火,总是要发泄出来,他自己是按捺不住的,所以会动不动就发脾气。这种情况用教育也很难调教出好性格,家长整天说整天骂,可能收效都不会很大。

此外很典型的就是经常口干舌燥、容易上火、大便硬结。

怎么帮孩子滋阴呢?

最首要的还是要保证有良好的消化状态。

阴虚的孩子说到底也是脾虚的,孩子脾的能力不足,就会很容易积食。这也是为什么动不动就上火的原因。

家长每天都要操作“10秒判消化,3招助消化”的方法,让孩子避免积滞,消化良好。

饮食上要选择滋阴益肾的食材。

滋阴益肾的食物,比如黑木耳、黑枣、鸭肉、兔肉、莲藕、核桃、芝麻等等。

喝水别等渴。

补充津液,最简单就是喝水。不要等孩子喊渴了再喝水。秋冬流汗少,孩子相对少有渴的感觉,所以家长不要等孩子主动要水喝。

之前给大家介绍了秋柠饮,阴虚的孩子可以多喝一喝冬斛饮

常常熬锅粥。

粥是特别适合孩子的食物。孩子肠胃功能弱。食物熬煮的时间长,营养成分析出相对充分。同时也符合孩子需要吃温、吃软的体质特点。每天早餐尽量给孩子喝粥,滋补津液,同时一些食疗通过粥的形式,孩子也是比较好吸收的。每天一碗粥,有意识的选用一些适合的滋阴养肾的食材,孩子的体质就会慢慢的有所改善。

食疗方

孩子一补就上火,家长应该怎么做?

冬斛饮

原料:

石斛10克,麦冬10克,菊花3克,枸杞5克。1-2人份。

做法:

上述食材共煮水40分钟即可饮汁。

功效:

益气阴,降虚火。

适用年龄:

3岁以上辨证合适喝。

孩子一补就上火,家长应该怎么做?

熟地粥

原料:

熟地黄30克,陈皮5克,大米100克。2-3人份。

做法:

熟地黄煮水30分钟,去渣留汁。同米、陈皮共熬煮至成粥状。

功效:

滋阴补肾。

适用年龄:

3岁以上辨证合适喝。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