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曾翔临古:北魏中岳嵩高灵庙碑

 长啸_cx 2018-11-17

曾翔临古系列视频



《北魏中岳嵩高灵庙碑拓片》截图



《北魏中岳嵩高灵庙碑》

书体跌宕峻逸,古拙而多奇趣。

保留了魏晋以来隶书风格,

隶法森严,波磔犹存,

但结构自由,无拘无束,

又含有楷书特点。

是隶书向楷书转化过程中的典型作品,

故为世人所重。


自述   曾翔      整理编辑   樊乐 



曾翔临古:《中岳嵩高灵庙碑》


《中岳庙石人》


《嵩高灵庙碑碑阳碑阴原石图》


就《中岳嵩高灵庙碑》而言,方笔较多,要写得拙拙的。可以配合着《爨宝子》一块写,它们有相通的地方。我的体会是,可以有两种临法,往大、小两个方向去临。写小字用笔尖去写,用力但仍提着笔。当然写大字也不是说就要使傻劲儿地往下按,还是要有一种提着的感觉在。


《中岳庙图》


有人往往按得多,但我觉得总体而言,还是提多余按。怎么去体会这个感觉呢?打个不恰当的比方,就好比父母打孩子,虽然生气但是心里总舍不得。抬手要打了,可是落下去的一瞬间又不忍心,那个劲道还是往回收的,这种欲下还上的力道就是一种提按并存的感觉了。


《北魏中岳嵩高灵庙碑原石截图》


写碑还讲究一种柔韧性,要方圆并济。如果仅关注刚强的一面,线条就会比较僵硬,不够灵活自然;而如果过于强调圆笔,比如有些展览体,写得“光光溜溜”的,虽然一打眼看起来似乎是漂亮,实际上却很软弱。



《明拓中岳嵩高灵庙碑藏本原图》




临 帖 对 比





















临习作品全貌图



关 于 临 本


《嵩高灵庙碑拓片截图》


北魏太安二年(四五六)立。拓本。高二O四厘米,广九十七厘米。碑阳二十三行,行五十字。中间剥泐甚重,几近半数不能识。碑阴七列,一列二十二字;二列十六字;三至六列二十九字;七列九行。正书。石在河南登封中岳庙,拓藏松竹草堂。


此石亦称《嵩高灵庙碑》碑文概述寇谦之学道之事,并以宗教观点论道评世。


《嵩高灵庙碑拓片截图》


寇谦之,生卒年不详。北魏上谷(今河北易县)人,一说昌平(今北京昌平)人。父修之,前秦东莱太守。兄赞,南雍州刺史,北魏世祖时为道士,因参与太平真君政事,故号“辅真”。自言尝遇仙人成功兴,与之游嵩华,食仙药,遂隐嵩阳。始光中,召玉阙,甚敬重之,后传其屍解以去。善书。康有为《广艺舟双楫》谓寇谦之书法:“体兼隶楷,笔互方圆。”赞曰:“奇古莫如寇谦之。”


传世最早者为明初拓本,第八行“声故烟祀”完好,十七行“有”字下“道士杨子龙更造新庙太延”等十一字完好。明末清初本十七行“杨子龙”等字隐约可见,乾嘉以后本则已损泐不可见。此石新旧拓本在八行后至十八行上半部字大都完好。新旧拓约差百余字,下半部变化不大。传世以故宫藏陈叔通旧藏本为最旧。


《嵩高灵庙碑拓片截图》


《嵩高灵庙碑》为书法由隶至楷过渡之典型代表。其书率真朴厚,古朴自然。康有为《广艺舟双楫》将其碑阴列为“神品”,碑阳列为“高品上”,并评为:“《灵庙碑阴》如浑金璞玉,宝采难名。”


此碑书体自隶经楷,隶正相杂,尚无定法,许多地方还不成熟,然而却有无以伦比的拙朴天趣。该碑用笔以方笔及中锋为主,笔画方棱,雄强奇古,与《张迁碑》一脉相承。其结构错落有致、真率古拙、大小不拘、富于变化,颇见自然之趣,旁与《爨宝子》、《爨龙颜》神理相通,然更富野逸天趣,历来为后世所推重。




有 奖 留 言





欢迎留言或分享文章。我们将会从精选留言中挑选幸运的粉丝,送出一份精美的礼品。






让我们再看一遍视频

特别鸣谢:鹿羊说微信公众平台( ID:Luyond2016 )

部分文字图片资料均来自《中国书法全集》










近期爆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