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寺庙里常见的十种石雕作品

 stwym 2018-11-18


在古代,寺庙一般是用来奉祀祖宗、神佛或者前代贤哲的地方。在现代,几乎每个城市都会有一座寺庙用来供奉他们的守护神,而大部分的城市都会有多座寺庙来供奉他们信仰的神明。而今,寺庙文化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如:建筑、地理、绘画、雕刻、文物、庙会等等。


一座寺庙古建中,通常大部分都是用石材石雕和木材木雕来作为装饰。其中,要数石材石雕最为突出,巧夺天工的传统石雕工艺,精美绝伦的产品展示,都为寺庙古建增添了古色古韵的历史文化气息。下面看下寺庙古建中,常用到的石雕类型有哪些?


01

石雕牌坊


山门一般会运用各种石材来进行雕刻,从而建造出一座雕刻、绘画、匾联集一体的石雕门牌坊。在中国传统的石雕中,每一桌石雕门牌坊都是一件石雕工艺品。它运用了传统的石雕技法圆雕、透雕、高浮雕、浅浮雕、平浮雕、阴线刻等,在石牌坊的雕刻中都广为应用。


02

石雕佛像


佛像是中国传统的艺术,我们制作佛像常用来摆放在寺庙中供奉,各尊佛像的形态,容貌大致属于那种宁静,祥和,庄严的。像释迦摩尼、弥勒佛、石雕观音、四大天王、哼哈二将、韦陀、十八罗汉等。



03

石雕供桌


寺庙佛台石雕供桌用来放置香烛贡品牲礼之用,有分体式也有整体式,其设计构造大致可分为桌面、桌脚以及裙面。在石材的选择上,因花岗岩和青石质地坚硬,是石雕供桌常用的两种雕刻石材。







04

石雕香炉


石雕香炉一般采用优质青石精雕细琢而成,香炉两边一般会雕刻龙栩栩如生。石雕香炉的作用,是盛载香支,以作日常供奉神明之用。“日照香炉生紫烟”是唐代诗人李白描述的诗句。

寺庙焚金炉,一般用青石和花岗岩制作而成。石雕焚金炉石“香道”必备的器具,也是华人民俗、宗教、祭祀活动中必不可少的供具。




05

出食台(施食台/七宝如来柱子)


寺庙大殿右侧通常会摆放一个小小的石雕出食台(施食台),是佛教建寺的必备法器之一,用于体恤饥困的人们。一般采用圆雕、浮雕工艺制作而成,高度在1.20米至2.00米之间,双盘莲花呈台,柱身为七棱形状,雕刻七宝如来法号。


06

石雕栏杆


石栏杆是我国传统建筑中最常见的组成部分,在寺庙古建中,石雕栏杆是最不可少的,它既可以拦隔围护,将不同区域分隔开来,但又不会割断各区域之间的联系。特别是栏杆上的雕刻图案还起着点缀环境的作用。


07

石雕龙柱


龙柱是中华传统建筑物,通身塑有缠柱云龙,素有吉祥,华贵,诚信等寓意。柱身涵盖圆雕,透雕,沉雕、平雕、线雕,浮雕等多种工艺,常用花岗岩中的青石雕刻,具有较高的观赏性。










08

浮雕龙堵


浮雕龙堵——浮雕,它一般运用在寺庙墙壁平面上雕刻出凹凸起伏形象的一种雕塑,是介于圆雕与绘画之间的艺术表现形式。在中国,浮雕堵石以龙堵为主,有一龙壁、三龙壁、五龙壁、七龙壁、九龙壁等多种形式。这几种形式以九龙壁最为尊贵,在寺院里面也经常可以看到九龙壁。

石材研习社(IDstone5A)

09

石灯笼


石灯笼:也是造型艺术的一种,是用各种石材创造出具有一定空间的可视、可触的艺术品。石灯笼是一种东亚传统照明用具,源自中国,最早雏形是中国供佛时点的灯。


10

石雕经幢塔


经幢,是佛家弘扬佛法的一种器物,在造型上经幢的形状渐趋完美。从最初高杆之上挂上各色丝绦,丝绦上书写佛经,供佛家弟子念诵,慢慢的从丝质、木质逐渐向砖质、石质演变。作用也被逐渐放大,成为佛教建筑中一种具有无边法力的标志性建筑。

一个寺庙的灵性直接表现在整体的建筑上,走进去会不自觉地感到虔诚、平静和安心,而且总感觉在寺庙里祈求的福会更加灵验,石雕产品的装饰是寺庙的重要组成部分,福建惠安熙和园林古建巧夺天工的传统石雕雕刻,精美绝伦的产品展示,为佛门庙宇增添了古韵气息。

来源:闽兴福石业、泉州市九龙星石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