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于自主发展

 木香草堂 2018-11-18
关于自主发展 - ddmxbk - 木香关注家庭教育
 

 一、自主发展的内涵

  新课程理念积极倡导“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反复强调“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教学探索和改革越来越注重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亲历性。这种“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强调自主体验”,就是让学生在实践中自主体验文本的情感、内容、价值观等,在体验中提升自己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自主发展要求施教者以学校教育为主阵地,同时辅之以必要而科学合理的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使儿童和青少年通过自主学习,学会求知、学会做人、学会健体、学会审美、学会生活、学会交往、学会劳动、学会生存,具备与现代社会需要相适应的学习、生活、交往、生产以及不断促进自身发展的基本素质。自主发展依赖于学生自主意识的觉醒、自律素养的提升和自主精神的张扬。
  “自主发展”强调学生的主动性和独立性,给他们提供自我创造的空间和可能性,把想象的空间留给学生,把判断的权力让给学生,把表达的自由教给学生,真正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让学生变成真正的学习主体。让学生有较多的参与机会与参与行为,学习中能运用自己的脑髓,放开眼光,打开心灵,自主体验、自主感悟、自主质疑问难、自主发表见解,能在教师的帮助下独立的感知、学习、理解、提高,把书本知识变成自己的精神财富。能通过主观努力,实现主体对外在世界与自我的超越。


  二、自主发展的表现


  核心理念:学生不应该是等待指示的被动者和服从者,而是主动平等的学习者,而且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只是引导者、服务者。学生的思考、探究、讨论,都要在自发、主动、积极的状态下完成,老师的任务是因人而异点拨学习方法,激发学习欲望,引领学习航向,最终目的是学生离开教师也就能独立学习。
  教师的作用是引导而不是指示,学生的作用是自主学习实践而不是被动听从指示。在学习方法的定位上,采用的是归纳法而不是演绎法。整个教学程序都从学生学的角度进行,按照学生学的程序来设计,让学生自主实践,自主归纳,自主提升。教师不在学生自主学习前就用演绎法作现成的讲解和灌输,不以教师的教代替学生的学。
  在学生自主学习前,教师是一个主动的说明者;在学生自主学习时,教师是一个有效的组织者;在学生自主学习后,教师是一个及时的促进者。不管是说明者、组织者,还是促进者,其实质都是引导者。教师力图通过这些引导,让学生更自主地成长。


  三、自主发展的关键


  1. 愿学、乐学:调动并形成强烈的学习动机,增加学习的兴趣,使学生愿学和乐学,解决学生中存在的厌学、逃学问题。
  2. 会学、善学:要强化学法指导,使学生知道怎么样学习才能省时省力效果好。在新的形势下,使受教育者掌握多样化的学习技能和方法,改变盲目学习的状况,是实现学生自主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自主学习教改实验要把学法研究和新的学习手段、学习技术的研究摆在重要位置。
  3. 自省、自励、自控:这些要求主要属于学生健康心理素质的发展目标。自主学习要求,学生不仅要把学习内容作为认识的客体,而且要将自己作为认识的客体。要对自己作出客观正确的自我评价,从而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自我激励、自我控制、自我调节,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使自己的注意力、意志力和抗挫折能力不断提高。
  4. 适应性、选择性、竞争性、合作性、参与性:
  要使学生、学会适应,要主动适应,而不是被动适应;要适应生活,适应学习,适应环境。允许并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素质和兴趣发展自己的特长。允许学生有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学习方法的权利,按照全面发展与特长发展的要求,对学生的偏科倾向科学引导,并鼓励学生发展自己的优势和特长。要改善办学条件,为学生进行选择性学习提供更多的图书、报刊、信息、学习技术及学习手段。鼓励学生追求与自己情况相适应的较高目标,培养他们的进取心和成功欲望,鼓励竞争。在文化学习、体育比赛、技能训练、生活适应能力等方面鼓励竞争。主动合作、乐于合作、善于合作是人类赖以存在与发展的社会基础,是人的良好品质。要创造环境,使儿童和青少年增强合作意识,培养合作精神。鼓励所有学生都成为学校内一切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和主动参与者。通过参与,达到主动学习、主动锻炼、主动发展与提高的目的。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65f618e0102dye3.html

 关于自主发展 - ddmxbk - 木香关注家庭教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