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判断一幅水彩作品的优劣 以及如何画好水彩风景画

 Tomxiao1961 2018-11-20

今日推荐  | 第303

如何衡量一幅水彩作品的优劣,或者说从哪些方面看水彩作品的好和不好,一直是困扰过很多人的问题。衡量任何绘画的好与不好,主要是从作品的造型能力、形式美感和色彩关系等三个方面来权衡的,因此,造型能力、构图能力所构成的画面形式美感和色彩关系就显得非常的重要。



如何画好一幅水彩画,也是很多喜欢水彩画朋友们困惑的问题。笔者经过多年的文献研究、艺术交流与悉心揣摩,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现作文字整理,从水彩画的造型能力、构图方面和色彩关系等方面,以三大关键方法与九大技巧展开来说水彩画技法、技巧的的方方面面。


希望这些观念和方法能给水彩业余爱好者、水彩初级者、水彩研修者们带来一定的指导和帮助作用。



一、控水、用色、着笔的方法。


画好水彩画的三个关键,一是注意水、二是注意彩,三是用笔。这其中用水、控水是最关键的技巧。其次是设色、用色、控色的技巧,再其次就是用笔着色的技巧。注意了这三个方面,就能画好水彩画。


(1)水彩画最关键是用水,画面体现水趣,也就是水彩味道。


水是颜料画到纸上去的媒介,水彩全靠运水为艺,所以用水在水彩画里至关重要。我们研究水与水彩颜料的比重关系十分重要,一般说来我们无法用数据来说明水与颜料的比例关系,只能说,颜料和水达到一定的适合的饱和度即可,画主要物体颜料的饱和度要高,用水要少一些。画次要物体颜料的饱和度要低一些,用水要多一些。总体说来,用水尽量的少,除大面积需要适当泼水、玩水除外,尽量惜水如金!



(2)水彩画比较关键的是用色,画面要有冷暖关系,色彩效果要有张力。


除了精准表达物象色彩及其变化外,特别要注意画面的色彩冷暖关系。A、有阳光的情况下的色彩冷暖关系,一般说来物体高光周围偏暖,以表现阳光为主;暗部中在明暗交界线后朝上的面偏冷;暗部明暗交界线后朝下的面偏暖。暖色调里面必须有冷色调的反冲与对比以及色彩关系的互补与呼应。所谓冷中有暖,暖中有冷,但不失主色调关系,达到画面色彩整体的和谐。B、表达画面冷暖时,用推移观念表达颜色变化。颜色既要有深浅变化,又要用“暖—冷—暖”、“冷—暖—冷”交替变化加强画面色彩的节奏感与变化性,这样还可以加强画面的空间透视、色彩节奏感与变化感。C、描绘某一物象的绝大部分画面色彩以该物象的固有色为主,适当注意明度变化朝明暗两极色彩推移,地面反光、阳光各占一定比例,再就是处理画面主要物体之间的补色关系。



(3)水彩画比较关键的用笔。用笔要体现出用笔的情趣。


勾、皴、擦、点、染等中国画的技法在水彩里常常异曲同工地大肆使用,更加上排笔、扇形笔、异形笔等水彩画笔的使用,可以说什么都可以当笔来用。一般说来,A、一笔准过:用笔上色时暗部色彩一次到位,忌反复涂抹,稳重透气,颜色饱和,如面积较大而显沉闷,可直接加补色或对比色破除沉闷感觉。B、推笔接色:用色彩表达物象冷暖时,向暗部降低两个明度层次推移、向亮部提亮两个明度层次推移接色,让色彩有衔接和延伸,这样就有五个色彩层次,显得丰富色彩了。例如画树木:绿色树木色彩处理方法:(亮到偏黄)桔黄 黄绿 草绿 翠绿 蓝绿(暗到偏蓝)。C、丢笔并置:大面积色彩区域,一般用冷暖并置法,大块面体现水彩味,不要到处都体现水彩味。控笔留白,由主体物象向周围推移色彩时,留住亮色,并在位置、形状、面积上与前后左右有区分、有呼应。


二、观察、选景与构图方法



1、风景的选景与取舍。


一般说来,风景写生的选景可以激发画家的创作激情,所以很多画家不远万里到处采风,就是希望发现让他激动的“美景”。然而天下没有完美的景色,也没有完全符合任何人类审美的景致,所以必须选景和取舍。A、选景一般从被画景物的造型关系、主次关系、空间关系、色彩关系来决定是否可画。一般来说忌画司空见惯的题材与构图,即使画的好,观众也没视觉的新鲜感。所以选景力求新、奇、特、异、美。B、取舍是一门高深的学问,很多初学者喜欢面面俱到,看到景物什么都画,结果画面什么都不好看,也浪费精力和时间。在让你“想画”的景物中选取最让你觉得“有趣”的造型和景物为主要表现对象,旁边其他的造型为附带陪衬对象来入画。并且适度改变其中有些不是很符合美学趣味的造型或改变他们的高度或长度、或大或小、或错落有致等等,背景选取主要的色彩色调以及造型,一律概括而简单地表现,用来烘托和陪衬主题,让画面从现实的真实演变成艺术的真实。这需要画家的全面的修养和审美的主观意识来进行艺术性的创造性,达到即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高度统一。


2、风景的观察内容与观察方法。


观察要做到整体观察、联系观察和本质观察这三个方面。整体观察方法是眯着眼睛,从形状、色彩、体积和明暗上看画面大关系,大的明暗关系、冷暖关系、主次关系,记住主要感觉。联系观察是在处理画面黑白灰时,养成画暗留灰、画灰留亮、画亮留高光的习惯,分层着色。本质观察主要看物象的质感与造型,研究绘画时松(虚)紧(实)结合,有序有变化;多用中锋,控制好水份,速度快慢结合;多根据块面的运动方向趋势来用笔、用色,要区分不同朝向的面,表现出光的影响与颜色倾向。刚开始作画,从大到小,可以先从面积较大、能吸引人的地方开始塑造,画出大面积颜色,先大关系,再处理小关系。

 

 

3、风景的造型技巧与构图方法


(1)在构图中造型的处理上,要有紧有松,紧就是“实”“硬”“直”的意思;松就是“虚”“软”“弱”的意思。有紧(实)的地方必然有松(虚),主要物体紧(实),次要物体放松(虚)。初学者注意“大实大虚”的意思是:主要物体画的大实,次要物体画的大虚,这样容易上手,画出满意的画,再循序渐进。


例如表现小路、条形立柱、较长屋檐、栅栏等等,造型上直曲断续、曲线当直加强生动性,忌讳用过长、过直的线;刻画画面主体物象时,要画实在、精细而有变化,忌讳脏、腻、平,紧挨着主体则要有虚的东西,虚实结合、以虚衬实;在主体中也应有虚实结合,陪衬的内容中也要虚实结合。 


 (2)在组织画面构成时,对整体的黑白灰分布要统一、有序,稳中求变、张弛有度。画面结构安排要用“紧—松—紧”的方法布局,突出趣味中心,也就是突出“画眼”时,其余都要虚,都要高度概括。

   (3)突破常规性构图、出现非常规构图本身就是创造美,当然必须符合形式美的审美法则。在构思的基础上构图,除了取舍还要预想色彩关系的处理、冷暖关系的布局、画面虚实关系的计划、以及精细化描写与简约化概括安排等都要做到心中有数。



三、色彩关系的处理方法

 1、水彩风景中色彩冷暖关系的处理。


晴天有阳光的情况下的色彩冷暖关系,一般说来物体高光周围偏暖,以表现阳光为主;暗部中在明暗交界线后朝上的面偏冷;暗部明暗交界线后朝下的面偏暖。暖色调里面必须有冷色调的反冲与对比以及色彩关系的互补与呼应。所谓冷中有暖,暖中有冷,但不失主色调关系,达到画面色彩整体的和谐。表达画面冷暖时,用推移观念表达颜色变化。颜色既要有深浅变化,又要用“暖—冷—暖”、“冷—暖—冷”交替变化加强画面色彩的节奏感与变化性,这样还可以加强画面的空间透视、色彩节奏感与变化感。


 2、水彩风景中色彩推移的规律。


描绘某一物象的绝大部分画面色彩以该物象的固有色为主,适当注意明度变化朝明暗两极色彩推移,地面反光、阳光各占一定比例,再就是处理画面主要物体之间的补色关系。上色时暗部色彩一次到位,忌反复涂抹,稳重透气,颜色饱和,如面积较大而显沉闷,可直接加补色或对比色破除沉闷感觉。用色彩表达物象冷暖时,向暗部降低两个明度层次推移、向亮部提亮两个明度层次推移,这样就有五个色彩层次,显得丰富色彩了。例如画树木:绿色树木色彩处理方法:(亮到偏黄)桔黄 黄绿 草绿 翠绿 蓝绿(暗到偏蓝)。一般用冷暖并置法,大块面体现水彩味,不要到处体现水彩味。由主体物象向周围推移色彩时,留住亮色,并在位置、形状、面积上与前后左右有区分、有呼应。

 

 

(3)水彩风景中色彩干画、湿画的一般规律。


在用色的干湿把握上,主体物颜色宜饱和有变化,水分要少;而在画次要部分时,则以湿画为主;在作画中要注意笔触与笔触间纸面干湿度的把握,有些地方可以让它们接通、衔接在一起,还有部分则可适当保留硬边(即留白),水彩忌讳大面积或过多细碎的留白,显得画面视觉不集中,主体不突出。。如果感觉不协调,视需要再做调整。

 


综上所述,一般说来,造型能力是艺术家最基本的能力,造型能力越强,专业技术越高,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就越强,这是创造一幅好作品的先决条件和基本条件。因此很多艺术家毕生都在提高自己的造型能力。


构图能力是一项综合能力,体现艺术家个人艺术修为、审美学养、以及审美趣向,一般说来,见多识广,要提高自己的构图及审美能力多看优秀的美术作品是必须的,再就是用心设计,别出心裁,就要想到画的跟别人不一样。


至于色彩关系的处理,这纯碎是一种习惯,最好是从事艺术劳动初期就养成这种用色彩系统地表达的习惯。专业美术院校出身的画家一般都再大学里经过了这一阶段的基础训练,很多业余画家就很难过突破这一关。当然西方专业出身的艺术家在这方面接受的训练整体说来比东方艺术家要更为扎实和系统,毕竟西洋画在东方是舶来品。因此我们要提高自己的色彩表达能力和增强自己的色彩修养主要是多看西方优秀的水彩艺术作品,再就是从初级到高级地培养和练习色彩的冷暖关系处理、对比色处理、补色关系等技巧,不断加强自己的色彩修养和技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