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和我一样的感受,看完《大宗师》就觉得庄子该结束了,因为《大宗师》已经把之前的五篇的精髓升华了,后面还能有什麽可讲的呢?果然是不能以己度人啊,庄子还真就多加了一篇,曰《应帝王》。
什麽是“应帝王”?简单的直译,就是“帝王应如何”或者“应如何为帝王”。这是一个崭新的角度。前六篇的叙述,从境界、世界观、修身、修德、处世直至修真成道,都是围绕个人的自身这个角度展开的;而这一篇的主角是“帝王”,用现在的话说,就是“领导”、“领袖”。“帝王”不是一般人,其一言一行以及任何的哪怕是一个微乎其微的决定,都能让天下震动,影响着他治下的万民乃至万物。庄子所处的时代,是个混乱而残忍的战国时代,所以我猜想庄子《应帝王》这一篇,必是带着他对当时的统治者们的一种期盼,希望他们能读懂他的文章,明白和接受他的“帝王之道”,从而最终能平息战乱,让天下能持久的太平。
《应帝王》全篇篇幅不长,总共讲了七个故事,并不难读懂,但既然我们知道庄子已经转换了视角,那麽我们看这篇时,也要跟着转换自己的视角,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庄子在这些故事中想表达的意思。我们先来看第一个故事:
齧缺问于王倪,四问而四不知。齧缺因跃而大喜,行以告蒲衣子。蒲衣子曰:「而乃今知之乎?有虞氏不及泰氏。有虞氏,其犹藏仁以要人,亦得人矣,而未始出于非人。泰氏,其卧徐徐,其觉于于,一以己为马,一以己为牛,其知情信,其德甚真,而未始入于非人。」
这个故事其实庄子已经讲过了,在《齐物论》里,大家可以翻翻。但《齐物论》里重点是在问题本身,也就是探讨认知“万物齐一”这个观点的角度来叙述的。同一个故事,在这裡要讲的意思却完全不同。我们跟着庄子换个角度,要从“帝王”这个角度来看,那麽故事的重点就不是在“问”,而是在从“不知”而引申开来的“非人”与“不非人”的重要观点。
蒲衣子根据庄子的剧情设定,借着齧缺来和他显摆的机会,把两代圣王虞舜和伏羲进行了一个比较。蒲衣子先下个结论,“有虞氏不及泰氏”,也就是虞舜不及伏羲。至于哪些地方不及,不是重点,关键是为何不及。蒲衣子说了一堆,简而言之:虞舜“未始出于非人”,但伏羲“未始入于非人”。这两句才是我们要理解的重点。
首先要先理解下齧缺问王倪的四问四不知的问题。齧缺为何要问?这裡隐含着一个意思,齧缺认为王倪不知他所知道的东西,所以才来明知故问。更深一层的意思,就是“是己而非人”,认为我知道的才是正确的,你知道的是不对的。所以,无论是“知”还是“不知”,带来的都是谁是谁非的问题。王倪不搭理齧缺,是聪明的做法,那麽虞舜呢?“犹藏仁以要人,亦得人矣”。这个很有意思,就是说虞舜其实有自己的见解,但不表露,所以得到了他想要的人才来帮他治理国家。但到底还是认为自己的见解是对的,所以最终他的统治行为,“未始出于非人”,没有跳出这个“是己非人”局限。
那麽伏羲呢?与虞舜相反,“未始入于非人”,从来都不“非人”,不否定任何人的见解,而且不是表面上的,而是发自内心的。即使是那些荒谬的见解,因为他的“不非人”,他都能听到,所以“其知情信,其德甚真”。
心理学上有个着名的理论,叫做“过滤器理论”,其核心就是人对接受的信息是选择性的,只选择较少的信息进入高级的分析阶段,其他信息被完全阻断在外。那选择的依据是什麽呢?大部分人是根据个人的喜好,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偏见。作为一个普通人,这麽做没什麽大问题,最多是对自己和自己周围的人产生一定的影响,但作为最高统治者的“帝王”,如果偏听偏信甚至固执己见的话(独裁者即如是也),历史给我们的教训就是祸国殃民。
在庄子看来,“不非人”是身为帝王、领导者的第一素质,必须完全彻底地抛开自己的知见,才能如实、客观、全面地把握事实的真相,才能做出正确的决策。回过头来我们再看“不知”,那麽在这裡就是真的不知,而不是有知而装不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