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腹有诗书(八)欧思源

 东方红2049 2018-11-20
​                腹有诗书(八)
七、《老子》。
1、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老子·道经·第八章》
2、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德经·第六十四章》
3、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老子·道经·第二十二章》
4、致虚,极;守静篤。万物并作,吾以观复。《老子·道经·第十六章》
5、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老子·德经·第四十四章》
6、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成身退,天之道。《老子·道经·第九章》
7、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德经·第四十二章》
8、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老子·德经·第四十三章》
9、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老子·德经·第六十三章》
10、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老子·德经·第七十二章》
11、见素抱朴,少思寡欲,绝学无忧。《老子·道经·第十九章》
12、天长地久。天地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老子·道经·第七章》
1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道经·第三十三章》
14、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於有,有生於无。《老子·德经·第四十章》
15、静胜躁,寒胜热。清静為天下正。《老子·德经·第四十五章》
16、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人。《老子·德经·第六十二章》
17、眾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似鄙。《老子·道经·第二十章》
18、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老子·德经·第六十三章》
19、天道无亲,常与善人。《老子·德经·第七十九章》
20、善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為之下。《老子·德经·第六十八章》
21、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為天下先。《老子·德经·第六十七章》
22、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道经·第二十五章》
23、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老子·德经·第七十六章》
24、多言数穷,如守中。《老子·道经·第五章》
25、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老子·道经·第三十三章》
26、知者不言,言者不知。《老子·德经·第五十六章》
27、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老子·德经·第四十一章》
28、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老子·德经·第三十八章》
29、慎终如始,则无败事。《老子·德经·第六十四章》
30、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老子·德经·第四十一章》
31、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老子·德经·第七十四章》
32、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訥。《老子·德经·第四十五章》
33、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老子·德经·第四十四章》
34、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老子·德经·第七十八章》
35、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老子·道经·第十二章》
36、大道废,有仁;智慧出,有大偽;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老子·道经·第十八章》
37、治大国,若烹小鲜。《老子·德经·第六十章》
38、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老子·德经·第八十一章》
39、善者不辩,辩者不善。《老子·德经·第八十一章》
40、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老子·道经·第二十五章》
41、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老子·道经·第十九章》
42、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於人乎?《老子·道经·第二十三章》
43、江海之所以能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為百谷王。《老子·德经·第六十六章》
44、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老子·德经·第五十八章》
45、知其雄,守其雌,為天下溪。《老子·道经·第二十八章》
46、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老子·道经·第二十四章》
47、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老子·德经·第四十章》
48、圣人之道,為而不争。《老子·德经·第八十一章》
49、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德经·第六十四章》
50、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51、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老子·德经·第五十七章》
52、為学日益,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於无為。《老子·德经·第四十八章》
53、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老子·道经·第二十四章》
54、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於郊。《老子·德经·第四十六章》
55、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老子·德经·第四十四章》
56、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老子·德经·第四十五章》
57、不言之教,无為之益,天下希及之。《老子·德经·第四十三章》
58、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老子·德经·第三十八章》
59、和大怨,必有余怨;报怨以德,安可以为善?《老子·德经·第七十九章》
60、圣人不积,既以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為而不争。《老子·德经·第八十一章》
61、大器晚成;大音希声《老子·德经·第四十一章》
62、其出弥远,其知弥少。《老子·德经·第四十七章》
63、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老子·道经·第三十章》
64、将欲歙之,必故张之;将欲弱之,必故强之;将欲废之,必故兴之;将欲取之,必故与之。是谓微明。《老子·道经·第三十六章》
65、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老子·道经·第三十三章》
66、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老子·道经·第三十三章》
67、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老子·道经·第十三章》
68、為者败之,执者失之。《老子·道经·第二十九章》
69、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老子·道经·第六章》
70、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老子·德经·第六十四章》
71、為学日益,為道日损。《老子·德经·第四十八章》
72、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老子·道经·第三十二章》
73、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圣人不病,以其病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老子·德经·第七十一章》
74、埏埴以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為利,无之以為用。《老子·道经·第十一章》
75、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老子·德经·第六十五章》
76、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老子·道经·第八章》
77、致虚,极;守静篤。《老子·道经·第十六章》
78、天下神器,不可為也,不可执也。為者败之,执者失之。《老子·道经·第二十九章》
79、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老子·道经·第十章》
80、生而弗有,為而弗恃,功成而不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老子·道经·第二章》
知者不博,博者不知。《老子·德经·第八十一章》
81、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為而不争。《老子·德经·第八十一章》
82、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老子·道经·第十七章》
83、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老子·道经·第四章》
84、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老子·道经·第二章》
85、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老子·道经·第二十二章》
86、天网恢恢,疏而不失。《老子·德经·第七十三章》
87、将欲歙之,必故张之;将欲弱之,必故强之;将欲废之,必故兴之;将欲取之,必故与之。《老子·道经·第三十六章》
88、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老子·道经·第二十二章》
89、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90、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老子·德经·第八十一章》
91、天地不仁,以万物為芻狗;圣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老子·道经·第五章》
92、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成身退,天之道。《老子·道经·第九章》
93、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八、《庄子》。
1、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庄子·外篇·知北游》
2、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庄子·内篇·大宗师》
3、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庄子·外篇·秋水》
4、至乐无乐,至誉无誉。《庄子·外篇·至乐》
5、肌肤若冰雪,淖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庄子·内篇·逍遥游》
6、尾生与女子期于梁下,女子不来,水至不去,抱梁柱而死。《庄子·杂篇·盗跖》
7、彼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诸侯之门而仁义存焉《庄子·外篇·胠箧》
8、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庄子·内篇·大宗师》
9、凡人心险于山川,难于知天。《庄子·杂篇·列御寇》
10、语之所贵者意也,意有所随。意之所随者,不可以言传也。《庄子·外篇·天道》
11、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庄子·杂篇·外物》
12、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庄子·内篇·人间世》
13、以天下为沈浊,不可与庄语。《庄子·杂篇·天下》
14、且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庄子·外篇·山木》
15、道隐于小成,言隐于荣华。《庄子·内篇·齐物论》
16、哀莫大于心死
17、《逍遥游》。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 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 ,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
 《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 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 ,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 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 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 无力。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 者,而后乃今将图南。
 蜩与学鸠笑之曰:“我决起而飞,枪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 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之二虫又何知!
 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蟪 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 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而彭祖乃今以久特 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
 汤之问棘也是已: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有鱼焉,其广数 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为鲲。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泰山,翼 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 ,且适南冥也。
 斥鴳笑之曰:“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 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而彼且奚适也?”此小大之辩也。
 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徵一国者,其自视也,亦 若此矣。而宋荣子犹然笑之。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 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彼其于世,未数数 然也。虽然,犹有未树也。
 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彼于致福者,未数 数然也。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
 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 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18、养生主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 而已矣!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 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
 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倚, 砉然响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
 文惠君曰:“嘻,善哉!技盍至此乎?”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 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全牛者;三年之后 ,未尝见全牛也;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 。依乎天理,批大郤,导大髋,因其固然。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 軱乎!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 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 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 硎。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 刀甚微,謋然已解,如土委地。提刀而立,为之而四顾,为之踌躇满 志,善刀而藏之。”文惠君曰:“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
 公文轩见右师而惊曰:“是何人也?恶乎介也?天与?其人与?” 曰:“天也,非人也。天之生是使独也,人之貌有与也。以是知其天 也,非人也。”
 泽雉十步一啄,百步一饮,不蕲畜乎樊中。神虽王,不善也。
 老聃死,秦失吊之,三号而出。弟子曰:“非夫子之友邪?”曰: “然。”“然则吊焉若此可乎?”曰:“然。始也吾以为其人也,而 今非也。向吾入而吊焉,有老者哭之,如哭其子;少者哭之,如哭其 母。彼其所以会之,必有不蕲言而言,不蕲哭而哭者。是遁天倍情, 忘其所受,古者谓之遁天之刑。适来,夫子时也;适去,夫子顺也。 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古者谓是帝之县解。”
 指穷于为薪,火传也,不知其尽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