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大学》看人生 第23集

 MAY的学习簿 2018-11-21

 

絜矩之道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测量方法,用根绳子丈量大树或柱子的周长叫作絜;用直角尺测量面积或者画一个方形,叫作距。絜矩之道就是所谓的标准、法度、规则。在三维空间里找自己的平衡点,这个三维六合体才是正的,才不会歪斜。


絜矩之道,也就是后来的中庸之道。曾子作《大学》之后,他的学生子思也著了一部《中庸》。《中庸》就是根据“絜矩之道”来的,其谈“中”的道理,就是谈平衡点的道理。


懂得絜矩之道,才懂得如何治国,它是怎么谈的呢?


“所恶于上,毋以使下;所恶于下,毋以事上。”这是对上下关系讲的。“所恶于上,毋以使下,”上面对你的态度,你不喜欢,“毋以使下”就别用这一套去对待底下人。“所恶于下”,你不满意底下人的工作态度,“毋以事上”,就不要用这种态度去对待自己的上级,这是推己及人的方法。


“所恶于前,毋以先后,所恶于后,毋以从前。”前边人留给你的这些东西让你厌恶,你就不要给后人留下相同的东西,让后人厌恶。“所恶于右,毋以交于左,所恶于左,毋以交于右。”左右也是同样的道理,经自己传递的一定是让人满意的东西,一定是正能量。


但是,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大都躲避矛盾,把皮球踢给别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看前后左右上下这个关系,如果看明白了,你就会治国,就会调整与大众的关系了。


好了,我们今天先讲到这里,感谢大家的收听和关注,下期再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