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针刀治疗乳腺增生病

 昵称51069194 2018-11-21

概述

“乳腺增生病”为西医病名,而中医“乳癖”的范畴,是一种既非炎症也非肿瘤的增生性乳腺疾病,是中青年妇女的常见病、多发病,其发病率居全部乳腺疾病的首位,约占60%~ 70%,其发病的高峰年龄为30-40岁。本病临床主要表现为乳房胀痛和乳房结块,且多随月经周期或情志改变而变化,部分病人可恶化,值得现代妇女们重视。

一、中医对乳癖发病机制的认识:

乳癖中医认为本病“多由思虑伤脾,恼怒伤肝,郁结而成”,乳癖的发生由肝郁气滞,或肝肾虚损,冲任失调,或痰凝血淤而成。概括其病因病机主要有如下几方面:①肝气郁结,②冲任失调③痰凝血瘀“气无形不能结块,结块者,必有形之血也。”说明若肝气郁滞,气不行血,致瘀血内停,与痰浊互结阻于乳络亦可产生乳癖。

二、西医对乳腺增生病发病机制的认识:

西医学主要认为与内分泌功能失调有关,雌二醇、催乳素水平过高,或雌二醇与孕酮的比率增高,导致乳腺组织过度增殖和复旧不全而发病是比较常见的观点。还有观点认为乳腺增生患者体内存在着特定的血管因子被激活后,直接或间接促进了局部乳腺组织血管 内皮细胞的异常分裂而造成乳腺增生

三、乳腺相关解剖:

1、乳房的神经分布:第 2~6肋间神经的外侧皮支和前皮支是分布女性乳房的主要神经,发出细小分支达乳房皮肤及腺体;外侧皮支分布于乳房外侧,前皮支分布于乳房内侧,前皮支通常较外侧皮支细、短。

2、乳房的血供①动脉:乳房主要由腋动脉、胸廓内动脉及一些肋间动脉的分支供应。②静脉:在乳晕的周围有一环形静脉丛。来自该静脉丛的血液及来自腺组织的静脉血汇人与动脉伴行的静脉,即腋静脉、胸廓内静脉和肋间静脉。胸廓内静脉向上伴行于动脉的内侧,再注入头臂静脉。

3、乳房周围的筋膜:分深浅两层。

筋膜浅层:伸向乳腺组织内形成条索状的小叶间隔,一端连于胸肌筋膜,另一端连于皮肤,将乳腺腺体固定在胸部的皮下组织之中。起支持作用和固定乳房位置的纤维结缔组织称为乳房悬韧带。

筋膜深层:位于乳腺的深面,与胸大肌筋膜浅层之间有一间隙,称乳房后间隙,内有疏松结缔组织、脂肪和淋巴管,收纳乳房的淋巴。

四、针刀治疗乳腺增生

乳腺增生的疼痛:可分为周期性(激素有关)乳腺疼痛和非周期性(胸椎小关节紊乱有关)乳腺疼痛。

治疗前作有关检查排除乳腺癌可能

1、T2—T6棘突及神经根外口

2、松解枕后肌群改善椎动脉供血

3、颈椎1-7后结节及胸1-4棘突及神经根外口

4、膻中穴、屋翳穴、乳根穴及天溪穴附近筋结点。

随着“低头族”伏案人群胸壁肌群长时间收缩,出现肌筋膜高应力、高张力,而悬韧带、筋膜浅层与深层Scarpa筋膜与胸筋膜通过粘连瘢痕对抗异常应力,造成乳房力学结构应力异常,如下垂等,卡压穿行在筋膜间的神经、血管,影响乳腺的血供和营养代谢障碍。

针刀通过松解:屋翳穴周围筋结点即乳腺筋膜上缘,乳根穴周围筋结点即乳腺筋膜下缘,天溪穴周围筋结点即乳腺筋膜外侧缘,膻中穴即乳腺筋膜向内连接的筋膜。通过四个点的松解,纠正乳腺筋膜异常应力,有助于改善乳腺的血供及代谢,从而达到治疗目的。

 每周1次,3个月为一疗程,一般1-3个疗程能治愈,治疗期间保持心情开朗,每次针口防沾水2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