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华匈战争第十八章之铁血大秦

 金色年华554 2018-11-21

三十六年,客卿灶攻齐,取刚、寿,予穰侯。三十八年,中更胡攻赵阏与,不能取。四十年,悼太子死魏,归葬芷阳。四十一年夏,攻魏,取邢丘、怀。四十二年,安国君为太子。十月,宣太后薨,葬芷阳郦山。九月,穰侯出之陶。《史记·秦本纪》


由上一章的叙述,笔者已经简单的说明了,秦国在其东征中遇到的最大问题,那就是面对三晋合力的困顿,魏韩赵三国互成联盟,相互支援,让秦国尽管能逢战胜之,然而,正如从史书中看到的,从攻楚之战结束,一直到昭襄王四十二年,在这整整十三年的时间里,秦国对于三晋的进攻,始终都是处于一种胶着的状态,诚然,这其中的确不乏一些大胜利,如大梁之战,穰侯魏冉一度率军包围魏都;如华阳之战,白起攻魏,大破三晋军队,斩首十三万等等,总之,乍看上去,貌似秦国在步步蚕食三晋,然而事实上,三晋的力量却在有效恢复,至少,秦国目前所能做到的就只是削弱魏韩二国,而对于真正作为秦国对手的赵国,却几乎无有损耗,同时,正如秦国所发动的对于赵国阏与的战役,史书中的一句“不能取”,也充分说明了秦军对于赵国的无奈,而如果就这么一直相持下去,无疑局势会越来越不利于秦国。毕竟,一旦有了足够的时间,等到南方的大国楚和东方的大国齐的再次崛起,那秦国可就真没机会了,而现在才仅仅是一个三晋,便已经让秦国有点不知从何下手,所以,绝对不能再拖了,但是,秦国要想破局,也绝非易事。


或许昭襄王一直还在等,还在寻找这个机会,但是秦庭自身的那个局却开始了变化,昭襄王四十二年对于整个秦国来说,无疑是一个难忘之年,曾经,作为秦国国内一度可以只手遮天,权倾朝野的楚系一派,终究还是随着宣太后的去世,开始了其自身的瓦解,当然,或许也是人为操作的,而作为楚系一派的首领穰侯魏冉,虽然也曾功勋卓著,但还是被秦昭襄王请出了秦庭,由此,秦庭才算是真正掌握在了秦昭襄王的手中。公正的说,虽然在昭襄王时期,宣太后并没有太多的插手昭襄王的行动,同时,穰侯也作为一代名相而为秦国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这只是其好的一方面,事实上,三晋困局的不能解,更多的还是由于宣太后和穰侯对于昭襄王的掣肘才造成的,很多方面,由于穰侯和昭襄王的意见达不成一致。所以,昭襄王就只能选择拖,所幸的是,宣太后的死去,就意味着昭襄王终于不用再拖了,或许穰侯的建议也是正确的,但是,已经不用再顾忌母亲面子的昭襄王,在总揽朝政的情况下,自然不会再容忍穰侯再多说什么了,由此,之后驱逐穰侯也就成为了必然,而彻底改变当前中原的战略布局,也是顺理成章的了。


四十三年,武安君白起攻韩,拔九城,斩首五万。四十四年,攻韩南,取之。四十五年,五大夫贲攻韩,取十城。四十七年,秦攻韩上党,上党降赵,秦因攻赵,赵发兵击秦,相距。秦使武安君白起击,大破赵於长平,四十馀万尽杀之。《史记·秦本纪》


谋划了多年的昭襄王很清楚,中原战局之突破点,在三晋,而三晋之突破点便在赵国,赵国,作为一个新兴的军事大国,一代纵横大家苏秦就曾是这样评价的:“当今之时,山东之建国莫疆於赵。赵地方二千馀里,带甲数十万,车千乘,骑万匹,粟支数年。西有常山,南有河漳,北有燕国。燕固弱国,不足畏也。秦之所害於天下者莫如赵,然而秦不敢举兵伐赵者,何也?畏韩、魏之议其後也。”可以说,苏秦以上的分析,是给予赵国相当高的地位的,一句“秦之所害於天下者莫如赵”,就已经充分说明了,在苏秦看来,赵国的实力之强,已经到了足矣与秦国进行正面对抗的程度,同时,从苏秦的分析中看来,赵魏韩结成的三晋之盟,更是秦国难以东进的根本原因。而赵国,作为三晋的领袖,更是处于其最核心的位置,所以,昭襄王想到以赵国为突破点,自然不难,然而,真正的难点就在于如何操作和利用这个突破点,事实上,只要赵国的实力一日未受到重大损失,中原这场胶着的战局就一日不能轻易解开。


在历史中,如史书中所言,昭襄王作为秦国的一代领袖,只需要找出一个能够找到这个突破点的人便行了,而接下来,所要做的,就是等待这个人的成功。

武安君白起,是的,昭襄王选择的这个人,就是他,这个曾经马踏荆楚、横扫三晋的绝世名将,再一次临危受命,接掌了对于中原战局的总指挥权。


对于白起来说,三晋可谓是他的老对手了,曾经,他的成名之战,就是来自三晋,伊阙之战,接连斩杀韩魏联军二十四万,一战扬名天下。今天,重新看着这些敌人的白起,深知,三晋虽小,却实力雄厚,而三晋之领袖赵国,更是绝非一般之敌,强攻,只是一种愚蠢的行为,白起自然不会选择,那么,白起究竟会这么做呢?


昭襄王四十三年,白起亲自领军首攻韩国,夺取陉城,斩杀韩军五万,不知如何的三晋联军并未很快做出抉择;紧接着,昭襄王四十四年,白起再度领军直取韩国南阳太行道,彻底断绝韩国要地太行道,而此时的三晋联军仍未察觉出白起的真实意图,毕竟,韩国位置特殊,处于赵魏之间,秦国除非是灭亡了魏国,否则这样即使攻下韩国再多的城池,也无济于事,终究还是很难守住的,所以,他们还是不能准确的判断出白起到底想干什么;很快,没过多久,局势便明朗了,昭襄王四十五年,白起再次领军攻占韩国野王,很显然,到了这个时候,三晋如果再反应不过来,那就真是一群废物了,明摆着,白起的最终意图就是韩国上党之地。


那么,再说为什么偏偏是上党地区呢?《释名》曰:“党,所也,在山上其所最高,故曰上党也。”作为军神的白起自然不会是因为上党的地势高,风景好,才选择这里为其最终目标的,事实上,上党之地所具有的战略作用,才是白起所真正在意的,俯瞰中州,掣肘河东、并州,则谓晋国咽喉之上党,无疑,这才是白起内心所真正看重的。


其实,对于上党的谋划,白起在早年就已经开始了,远在昭襄王二十七年,白起就曾领军夺取了赵国军事重镇光狼城,而当时白起的目标也很直接,就是上党,但只是因为当时秦国军方的重心还在南方,所以才就此作罢,然而今天,作为总控中原战局的白起,自然对于上党之地是志在必得的,所以,布局超过三年的白起,就是利用其错综复杂的局势和三晋对于白起赫赫威名的害怕,故意搅浑中原这摊水,最后,再以出其不意的一剑彻底断掉上党地区与韩国都城的连接,从而将上党之地彻底握入秦国人的手中。不得不说,白起的战略构划和战略布局,的确是很棒,从开始的绕过魏国打韩国,到分布突进,及最后的横空一刀,转瞬之间,危及赵韩二国的上党之地便要落入了秦国人手中了。


而且,白起为了保险,还故意让秦庭对韩国施加压力,果然,不堪重负的韩国中央,最终还是选择了割地求和,韩国中央同意秦国的要求,将上党之地尽数割让给秦国,从而换取秦韩之间的和平,由此,应该说,白起的战略目的就要达到了,一旦到时候秦国坐拥上党之地,那么,赵国这个三晋领袖,就休想再躲入韩魏后面了,到时候,白起自然有的是办法,弄残赵国。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应该说,白起的一切部署都是很正确的,可白起终究也只是一个人,很多事情,往往是不会按照既定的想法进行的,在历史上,这场上党之变,应该说是一场很偶然的事件,原本上党之地已经被韩国中央割给了秦国,但上党地方政府,却突然公开违背韩国中央的命令,以集体降赵的代价,来换取赵国对于上党之民的保护,说实话,关于这一点,笔者是有很多疑惑的,要知道,秦国所发动的东征,从宏观角度上来说,只是一场统一战争,或者说就是一场势力之争,绝对不是所谓的侵略战争,即,秦国的军队虽然不能做到对六国百姓完全的秋毫无犯,但也是很少会出现那种恶劣的烧杀抢掠现象的,这点很关键,毕竟对于当时的百姓来说,大家都是处于周天子麾下的子民,单纯的以各诸侯国为自己母国的人,往往并不多,正如,上党地方政府就是以保护百姓的名义从而选择投降了赵国,可问题在于,那他们为什么不投降秦国呢?他们明明知道,秦国的实力更强,秦国也更有能力保护他们,然而,上党地方政府却偏偏选择了赵国,无疑是很让人疑惑的,或者则是笔者所推断的,这场上党事变,本身就是韩国人一手策划的,虽然三晋已为同盟,可是多年来,就属韩魏二国受到秦国的打击最大,而赵国却几乎没有任何影响,且赵国的实力又是最强的,可赵国虽然作为三晋的领袖,却始终都没有真正尽到领袖的责任,由此,韩国自然早就记恨开了赵国,何况,秦赵二国对于韩国来说,本身就都是巨头,哪一个特别强大,对于韩国都毫无益处,所以,最好的方法就是让秦赵二国打起来,那么,上党事变的直接目的就引出来了,前面也已经提到过了,上党之地更是关系赵国的安危,而且,此时上党地方政府也已经将上党交给了赵国,那么,赵国就没有理由不要,虽然其中也是有某些大臣提出异议,认为这是一个圈套,正如赵国平阳君就曾向赵王提出“韩氏所以不入於秦者,欲嫁其祸於赵也”,但赵王自然考虑的更多,毕竟上党之地的诱惑还是太大,而且,秦赵之间的未来,终究还是必有一战的。很显然,谁能真正掌控上党之地,无疑就是掌握了战争主动权,所以,权衡利弊之下的赵王,最终还是选择了收纳上党的决定,但同时,赵王很清楚,战争马上就要来了,所以,再吞并上党之后,赵王遂令大将廉颇引赵军主力入驻上谷,进行部署。


面对此景的白起,自然深知局势已然无法改变,只能顺势而行,终究还是因为自己的谋划不够完善,才致使爆发上党战况的恶化,遂自请暂退,由左庶长王龁领军攻上党。昭襄王四十六年,应该说就是长平之战的真正开始之时,此战之初,赵军在廉颇的统帅之下,首先便采取积极攻击防卫状态,接连在上谷地区布下三道防线,具史书的记载,三道防线之间东西数十里,星罗棋布,互相连接,可谓壮观,应该说,廉颇是战国四大名将之一,其布置下的这套防御体系,姑且我们就称其为上党防御体系,应该是非常不错的,无论如何,都有很大的机会给予秦军一个狠狠的打击。然而,事实上,却并非如此,虽然史书中并没有给我们做出仔细的描述,但是,史书中的各种记载,却无一例外的不在向我们透露赵军的惨败和秦军的大胜,如《史记·廉颇蔺相如传》中就记载道:“赵使廉颇将攻秦,秦数败赵军,赵军固壁不战。”从这里就可以看出,即使是在为廉颇做的传记中,都是以廉颇的惨败为收场的,而再根据史书后来的记载,在失去上党大半领土之后的廉颇,遂引军退至长平,依据丹河优势地利重新构筑防线,至此,赵军才勉强挡住了秦军的攻击,于是,长平之战方才正式进入战略相持阶段。


客观的说,在长平之战开始之初,赵军占尽天时地利人和,不仅有一代名将廉颇的镇守,还有构筑完备的上党防御体系,所以说无论之后发生什么,基本上都会是可以预料的,但,唯独没有想到的便是,赵军的败退实在是太快了,赵军的惨败,同时更衬托出了秦军的攻势之猛,真可谓是一往无前,而且,要记住,此时的秦军统帅并非是绝世名将白起,而是一位名不见经传的秦国老将王龁。无疑,悲惨的结局还是说明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一个甚至被很多人所忽视的一个问题,那就是,长平之战的赵军惨败,固然有统帅的责任,但更多的,应该说还是秦赵二国军队素质的差距,尽管,这场只能算是长平之战序曲的上党保卫战,并未对秦赵二国带来什么根本性的损伤,但是从战役之中的具体表现来看,赵军无论是兵员素质上还是武器配备上,和秦军都是有根本性差距的,否则,就不可能在如此占尽优势的情况下,赵军还会打成那么个样子,或许,这也是廉颇最后采取完全被动守势的根本原因,当然,或许很多人不会相信,甚至还会质疑古代冷兵器战争会有什么差距,还不是都拿的刀剑吗?的确,是这样,但是,笔者只能说秦军的兵器制作,在那个时代确实是最强的,当然,限于本文的篇幅限制,这里笔者就不再详细阐述了,在之后的章节之中,笔者自然会重点讲述的。


同时,对于兵器配备是一方面,而秦军的兵员素质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号为天下雄,《荀子·议兵篇》中就曾这样夸奖秦军中的精锐部队:“故齐之技击,不可以遇魏氏之武卒;魏氏之武卒,不可以遇秦之锐士。”可以说,秦军之强在当时都是有目共睹的,所以,对于某些人单单只是以个别将帅的谋略作为那个时代战争的决胜要点,实在是太过片面。


事实上,当长平之战相持在后期之时,秦赵二者之间兵员素质表现,更是展示的淋漓尽致。


依靠着山河的地利,廉颇勉强挡住了秦军的攻势,但是,廉颇其实自己也很清楚,局势的发展已经越来越不利于赵国了,而赵王也已经多次要求廉颇主动出击了,但也都被廉颇给挡下了,事实上,廉颇作为一代名将,也绝对不差白起多少,同样作为一位从戍卒崛起的将军,同样极富军事才华的廉颇更清楚,此时的赵军如果出去,无非就是一个死字,绝无半点赢的可能。上党保卫战的惨烈结局,已经将秦军那强大而勇猛的攻势深深的刻在了廉颇以及其麾下的几十万士兵心里,其实,廉颇又何尝不知,此时的坚守不出,也终究不是一个办法,除非是秦军主动撤退,否则终究还是免不了一个败字,他的确很难想象,为何秦军的战斗力会如此的强大,强大到会那么快就摧毁了他苦心经营的上党防御体系。


然而,廉颇可以拖,但赵国却拖不下去了,如笔者曾经在前面章节讲过的,原本生产力就远远不如秦国的赵国,根本就撑不起如此巨大的战争长时间的进行,《战国策·齐策二》中有这么一段记载:“秦攻赵长平,赵无以食,请粟于齐而齐不听。”无疑,局势的窘迫让赵国的危机越来越沉重了。无奈的赵王只得一次次的要求廉颇进行主动进攻,然而,不了解真实战况的赵王,只是单单以战斗损伤断定秦赵之间的军事力量对比是相对一样的,所以,对于廉颇拒不执行军令,逐渐产生了嫉恨之感,可是,赵王不知道的却是,能够保存下那么多的有生力量,已经算是廉颇的能力出众了。


终于,战斗进行到昭襄王四十七年,眼看国内局势的愈加严峻,赵王索性罢免廉颇的统帅之任,而改由更加激进的青年将领赵括领军,事实上,任命赵括又何尝不是赵王进行的一场豪赌,多少年来,唯一对秦作战取得胜利的一名将军,便是名将赵奢,而有了几年前阏与之战的大胜,所以,就有可能让赵王起了一种侥幸心理,既然拖不下去,那就干脆改任其他将领全面出击,万一能赢呢?何况,赵括也不是一般人,很多人都说赵括只会纸上谈兵,可问题是,就算是纸上谈兵,赵括都可以做到舌战群将而胜之,这是什么?这很明显就是天才啊,纵然可能赵括的实际作战能力有所欠缺,但是,其卓越的理论才能已经说明赵括应该是可以的,而且,几十万大军的存在,纵然慢慢进行消耗,也足够弥补赵括在实践中的不足,当然,赵括最后之所以能担任赵军统帅的最重要一个原因,还是因为他是赵奢的儿子,曾经,就是赵奢带领着赵人取得了对秦的唯一一场大胜利,如今,无疑,赵王和大臣们自然就把希望托付给了赵括,同时,还有秦国人多年以来所发动的舆论攻势,在此时也奏效了,民间也都在四处流传“秦之所恶,独畏马服君赵奢之子赵括为将耳”类似的言语,而且,前面也说了,赵括本身的才能也是有目共睹的,由此,在这一系列的内外因素的共同造就下,最终,年轻的赵括便正式从老将廉颇手上接下了赵军统帅一职。




后面的故事,我们大概都知道了,秦军听闻赵军更换统帅,遂重新替换白起就任秦军统帅,于是,历史上,那场真正波澜壮阔的秦赵正面战争便随即爆发,原本就没有丝毫实践经验的赵括又面对了当时那个时代最强的将军白起,结果可想而知,当赵括率领赵军主力倾巢而出与秦军进行主力决战之际,赵括不会想到,当时已经成为一代战神的白起居然也会诈败,而当赵括带领军队走入白起所为他亲自设下的包围圈后,就注定了赵括再无生还的可能,整整四十六日的煎熬,整整四十六日的挣扎,赵括自知援兵不可能有了,而粮食也已经彻底没了,或许,很多人都会因为这场战争的惨败而怒骂赵括,但年轻的赵括,还是选择用自己那年轻的生命保留下了他身为赵国男人的尊严,最后下达全线突击的赵括,遂亲自率领麾下精锐猛扑秦军包围圈,可以说,他是在用自己最后的生命试图为几十万赵军撕开一个突破口,但是,在秦军强大的弩兵射击下,年轻的赵括最终还是以万箭穿身的结局结束了自己的一生,而在之后,赵军遂全部放下武器,向秦军投降。


应该说,长平之战的惨败,只是赵国外强中干的表现,和具体某位将领的关系并不大,他们都尽力了,对于一个大时代而言,一个国家的军事胜利,往往都是来自于整个国家的综合素质体现。军队武器配备固然是一方面,而军队兵员素质自然也是一方面,同时,国家的物资运输攻击则也是很重要的一方面,而更直接的说,整个民间舆论的方向其实也是相当重要的一方面,看看赵括最后为何会替换掉老将廉颇,又未尝不是因为民间舆论的支持,当所有人都认为他可以的时候,那么他不可以也得可以,而赵括呢?也不过是一个替罪羊罢了,或许最终廉颇的结局也是如此,为何廉颇在被替换之时没有争取一下,没有试图再停留在军队中继续效力呢?不过是因为廉颇很清楚,此战必败,哪怕是兵神孙武再生,恐怕也难以在秦军卓越的军事统帅和强大的军队攻势下取得胜利。


当然,对于秦军来说,无疑这也是一场大胜,而对于白起来说,这更是其一生军事生涯之中的封神之战,在那样物质相对贫乏和人数相对较少的年代,全歼赵军超过四十五万的辉煌战绩,已经足以让白起成为人类有史以来最杰出的几位卓越军事统帅之一。同时,此战的胜利,也让秦国真正的走上了独霸天下的道路,可以说,再之后的数十年里,天下已经几乎再无秦国之对手了。

然,物极必反,当秦国一步一步走上巅峰之时,其内部的危机也逐渐显露了出来,当军功贵族和老世族的结合体白起真正成为秦国的一方巨头之后,积聚在秦国内部各利益阶级之间的矛盾终于开始了激烈对撞。

(未完待续)


文章的最后,笔者想说两件事,其一,就是笔者这次长时间的没有更新,笔者真的很抱歉,因为前一段时间的确太忙,但从此以后的一段时间,笔者应该是可以尽力保持每周固定两到三章的更新,希望大家能够继续支持笔者的写作;其二,则是上一次第十七章时,有读者留有问题,笔者没有及时回复,表示很抱歉,所以,笔者就在此次文末,做一下简单答复。


关于读者爱新觉罗.洪林提出的那个问题,笔者是这样认为的,准确的说,秦始皇后期的社会矛盾日益尖锐,的确和秦国耕战的国策是有一定关系的,毕竟,对于老百姓来说,秦国不断的发动对外战争,也是普通老百姓追求财富和地位的主要方式,但是,随着帝国的统一,战争的逐渐减少,普通老百姓向上晋升的机会自然会变少,这样自然会引发一部分百姓的不满,但是,笔者还要说的则是,最起码,在当时帝国初步建立时期,这种百姓失去机会继续向上的矛盾,在当时的社会矛盾中所占的比重着实不大,毕竟,对于更广大的原六国百姓来说,耕战的国策对于他们,本身就不是非常重要的,而要说当时的社会矛盾的主要问题,其实是很多的,譬如当时依然存在的大量六国遗留贵族对于秦帝国的不满,也是一个问题,准确的说,秦帝国建立初期,本身就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非常特殊的时期,作为新旧两种力量的交汇时期,存在严重的社会问题,也是非常正常的。


当然,在以后笔者写到秦帝国的崩溃问题上,这些自然会详细阐述的,这里就不再具体详述了,行,那笔者的回答就到这里结束,同时,也要感谢那位读者能够主动提出问题,毕竟,中华历史的学习本身就是一个互相交流和学习的过程,而笔者作为一名学生,其实也是在学习,而以上笔者的回答,也仅仅只是笔者的个人想法,希望能给那位读者些许思考,同时也欢迎广大读者能够多多提问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