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血压最常用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普利类药)还能用吗?

 冬天惠铃 2018-11-21


 抗高血压常用的药物有大类,分别为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钙离子拮抗剂、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和α受体阻滞剂,其中前四个为全球公认的首选药物,下面为大家介绍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的抗高血压作用。



1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是怎么降压的?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使通过抑制血管紧张素I生成血管紧张素II,而血管紧张素II是引起血压升高的罪魁祸首,血管紧张素II与血管紧张素II受体结合,就会引起血压增高,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抑制其生成,所以能降低血压。

2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包括哪些药物?

    目前市面上所有带有“普利”两个字的药物都是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它包括:卡托普利、依拉普利、贝那普利,福辛普利,培哚普利,赖诺普利,等。



3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之间有什么差别?

普利类药物由于半衰期的不同,有长效和短效之分,短效的药物为卡托普利,是最开始合成上市的普利类药,其它的普利类药为长效普利类药物。目前卡托普利多用在急性心肌梗塞和心力衰竭患者开始加用普利类药的时候,由于这两种疾病的患者,需要开始加用普利类药物的时候,血压往往有问题(比较低),而普利类药物有降压作用,所以用一个半衰期短的普利药物先使用,观察血压的变化,如果血压降得比较低的时候,由于药物很快在体内代谢,对血压的影响相对小。使用卡托普利确认可以应用于急性心肌梗塞和心衰的患者后,再转换为长效的普利类药,让使用普利类药物更加安全。当然,短效的普利类药卡托普利也可以用来治疗高血压,这个在农村地区用的比较多,它的优点是便宜,但由于高血压的药物要求长效以便让血压的波动更小更稳定,建议降血压还是使用长效普类药物。

普利类药物还有排出体外代谢途径的差别,有部分普利类药物排出体外具有双通道的途径,也就是它既能够通过肾脏经小便排泄,又能够通过胆汁经肠道途径排出,这种普列如福辛普利和贝那普利,而卡托普利、依那普利和培哚普利则是通过肾脏途径排出。



4  在什么情况下要优先选择普利类药物

当高血压患者合并出现急性心肌梗死和急、慢性心功能不全(急、慢性心衰),要优先选择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普利类药物),这个在全球的指南里都作为首选药物推荐,其实这个时候即使血压不高,只要血压能够耐受,就要使用普利类药物,这是因为使用普利类药物对这两类疾病的患者有非常好的疗效,不但能改善患者的症状,还能延长患者的生命。

当高血压合并蛋白尿的时候,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普利类药)与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沙坦类药)可以同时作为首选药物。



5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的副作用有哪些?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普利类)最常见的副作用是可以引起咳嗽,其咳嗽的特点是喉咙发痒,以晨起为明显,干咳无痰,有部分人会影响生活,这部分人需要停止使用,但也有一部分人对日常生活影响不大,这部分患者可以继续使用,其中又有部分患者,继续使用后咳嗽能减轻,咳嗽形成的机制被认为与影响缓激肽的代谢相关。

还有比较少见的副作用是血管神经性水肿,一旦出现需要停药。

其它的常见副作用与其它的降压药相类似,例如造成体位性低血压或者是头昏,以及消化道的症状,相对其它药言而言比较少见。



6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还能吃吗?

       近期关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普利类药)最热门的话题之一是加拿大学者的一篇文章,经过回顾性分析提示,普利类药物有可能增加肺部肿瘤的发生率,以笔者的经历和经验分析,正在服用普利类药物的人,大可不必恐慌,也不必要停药或者更换药物。理由如下:

(1) 这篇文章的发表,只代表这篇文章的观点,并未得到整个学术界的公认。作为一篇科研文章,发表的观点理应得到尊重,最终结果是否正确?需要有更多的临床研究来佐证。



(2)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普利类药)在上市前的研发过程中,包括动物实验和在人身上的使用,以及上市30多年临床上的大规模应用,并没有看到能诱发肺部肿瘤的明显趋势,最起码笔者多年临床使用时,没有看到这种趋势。

(3) 20多年前钙离子拮抗剂也有类似的经历,当时也有文章做回顾性研究分析得出结论:钙通道拮抗剂会致癌,当时也引起了很大的恐慌,但最终的结论是否定了这个观点。



7  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注意事项

      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普利类药)要注意患者的肾功能,当肾小球滤过率或者是肌酐清除率小于30 ml/分钟时,或者是血肌酐达到266 umol/L以上时,最好停止使用,如超过以上的条件,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密切观察肾小球滤过率或者肌酐清除率以及血肌酐的变化。

      需要生小孩的男性,在孕前三个月内不要使用普利类药物,而对需要生小孩的女性而言,如果已经在用普利类药物,在孕前至少半个月以及怀孕期间最好不要使用普利类药。



    综上所述,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普利类药)是治疗高血压的首选药物之一,特别是在高血压合并急性心肌梗塞和心力衰竭的治疗,更是唯一的首选药,对高血压合并蛋白尿治疗,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受体拮抗剂(沙坦类药)同时并列为首选,在高血压的治疗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医师简介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心血管内科

陈江斌 主任医师  硕士生导师





 如果你想获取心血管资讯,可扫描

或长按识别二维码,长期免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