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徐小跃:说道

 昵称27494174 2018-11-22

如果要问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哪一个概念所包含的面最广以及哪一个概念被各家都使用,那么,答案一定是“道”。群经之首的《周易》说:“一阴一阳之谓道”以及“形而上者谓之道”,儒家经典《中庸》说:“率性之谓道”,道家经典《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法家经典《韩非子》说:“道者,万物之所然也”。但我们又说,中国古代圣贤们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只是从经验的、有限的、可以言说的层次来谈论和运用“道”。换句话说,多是在先王、君子、人生等意义上来谈论和运用“道”的。而在中国传统文化历史发展中将这一情况加以改变,力图从哲学的高度来使用“道”这个概念,并将其作为思想体系的最高范畴的,当推道家的创造人老子以及道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庄子了。所以我们所说的“道”,正是专门说的是道家老子和庄子所谓的“道”。

展开剩余93%

1.道的本义解释。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这样解释“道”的:“道,所行道也。从辵从。一达谓之道。”从这一定义中我们可获得以下几个信息。第一,“道”是人行走的道路。这从“道”字的左右两个偏旁即可明白。“辵”(音chuo,绰)或“辶”表示的是忽走忽停的行走。“■”或“首”表示的是人头。所以清人段玉裁注《说文解字》中才说:“道者人所行。”由此可见,“道”表征的是从头开始行进的“过程”。第二,“道”是指一条道路,而不是多条道路。所以这里必须结合解释另外两个词语才能很好理解为什么说“一达谓之道”。一个是“衢”字,一个是“馗”字。古人云“四达谓之衢”,“九达谓之馗”。也就是说,有四条道路可以达到的叫着“衢”,而有九条道路可以达到的叫着“馗”。与此相联,为我们熟知的“四通八达”一语是指八面相通的道路。由此可见,“道”表征的是一个“唯一”。第三,“道”是“达”的,而所谓“达”即有“通达”“畅达”之义也。由此可见,“道”表征的是一个“方法”。第四,“一达”之“道”表示的乃是一种唯一正确之道也。由此可见,“道”表征的是一个“规律”。

我们在本义上来把握“道”的意义,其目的是要找到道家老子与庄子所谓“道”与字源意义上的“道”之间所存在的内在的关联性。换句话说,我们在本源意义上掌握了“道”字的含义,还不是我们的目的。重要的是要找到或告诉人们,这一本义与我们要说的道家之“道”有什么样的内在关系。

2.道家所谓“道”的含义。

老子和庄子都是将宇宙万物的本原和本体视为“道”。本原是要解决宇宙万物的起始问题,本体是要解决宇宙万物,当然包括自然、社会以及人生的根据问题。而本原和本体这两个问题又是所有被称为真正哲学家要回答和解决的问题。应该这么说,在中国传统文化历史上老子最先涉及到了这一问题。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胡适先生才说:“老子是中国哲学的鼻祖,是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位真正的哲学家。”而作为道家的“第二把小提琴手”的庄子,也正是在“以明老子之术”中深入地探讨着这一哲学问题。

(1)道是最先的存在。老子说:“无名,天地之始”(《老子》1章,下引《老子》,只注篇名),“道冲……象帝之先”(4章),“有物混成,先天地生”(25章)。“无名”就是指“道”,“有物混成”也是指“道”。由此可见,老子认为“道”是先于天地、先于上帝的存在。庄子关于这一点,较之于老子说得更加详细明确。他说:“夫道……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在太极之上而不为高,在六极之下而不为深,先天地生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为老”(《庄子-大宗师》。下引《庄子》只注篇名)。也就是说,道以自己为本根,没有天地的时候它就固然地存在了,它比其他任何存在都高、都深、都久、都老。老庄对“道”的先在性的论述,似乎与“道”字的“首”旁所表示的“头”和“起始”义存在某种相契之处。

(2)道是生成一切的存在。在老庄看来,这一本始的“道”承担着生成宇宙一切万物的“任务”。老子说:“道生一”(42章),“道生之”(51章),“大道汜兮,其可左右。万物恃之而生而不辞”(34章)。意思是说,包括太初的统一的元气在内的一切万物皆是依靠广泛普遍之“道”生长生存的,当然“道”却并不因此而去干涉万物。庄子也说:“夫道……生天生地”(《大宗师》)。关于道家老庄对生成之道的描述,倒与“道”的本义不存在什么关联性。

(3)道是构成一切的存在。所谓道是构成一切的存在是说“道”是一切万物所以然者的原因,即是一切万物成为那个样子的根据。老子说:“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39章),意思是说,天地神谷万物以及侯王各自所具备的特性都是由“道”赋予。庄子也说:“天不得不高,地不得不广,日月不得不行,万物不得不昌,此其道与”(《知北游》)。也就是说,天之高性,地之广性,日月之行性,万物之昌性,全是“道”使其然。关于道家老庄对构成之道的描述,与“道”的本义之“唯一”性倒是存在一定的关联性。那么,上述所确立的道性,其思想文化的意义在哪里呢?这是我们应该给予揭示的。

道家老庄将“道”视为宇宙天地最先最高的存在以及是宇宙天地统一的本原和本体,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具有极其重大意义的事情。它反映了中国人积极探索宇宙天地根本的精神,表征着中华民族精深的哲学思维。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抽象思辨的理论思维,而判断有无的标准,正是要看它是否能提出宇宙世界的统一性问题,而且将充当这一统一者规定为是超越直观经验感觉的存在,而道家老庄所谓的“道”正是这一性质的存在。

这里还要引起大家特别注意的是,老子认为“道”是“象帝之先”的存在,庄子认为“道”是“神鬼神帝”的存在,所有这些思想观念,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有着极其重要的思想文化意义和价值的。因为这一观念的形成,影响并决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也就是说,老庄将“道”放在了“上帝”之先之上,即将原先最先最高存在者——上帝来了一个降格动作,有力地清算了先前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宗教有神论色彩,将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牢牢地确立在现实人文的轨道上,最终形成以人为本与以自然为本相结合的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特征。

(4)道是规律性存在。其实在“道”充当了万物所以然,即道是万物成为那个样子的根据和事物之理的角色中我们即可体会出“道”表示的是一种规律性存在。老子说:“能知古始,是谓道纪”(14章),所谓“道纪”的意思就是道的规律。他所说的“行于大道”(53章)“以道莅天下”(60章),都是在规律的意义上对“道”的规定和高扬。另外,在老子和庄子那里,经常运用的“天道”“天之道”“人道”“人之道”,皆是表示天地自然的规律和社会人间的规律。为世人最为熟习的老子名言“道法自然”正是要向人们昭示“道”的最本质的属性即在它的自然性。所谓“自然性”也就是整个宇宙天地自然社会人生的规律性。所以,“道法自然”简单的意思就是效法自然规律,按照自然本性而为。庄子名篇《大宗师》的意思乃是“宗大道为师”,而宗大道为师亦正是效法自然规律,按照自然本性而为的意思。道家突显大道的规律性,是要让人们不要以自己的主观意志和心智去破坏和改变客观事物的本性和规律。诚如庄子所说:“不以心损道,不以人助天。”(《大宗师》)意思是说,不用心智去损害道,不用人的作为去辅助天然。被称为“规律”的存在,那是一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是一种决定所有事物存在的内在本质,是一种事物成为一种事物的个体性存在。它不能增减,不可损益。它是自然具足的唯一者。依顺了它,事物之真性即可呈现矣。由上可知,道家对“道”规律性的描述,与“一达”之“道”表示的乃是一种唯一正确之道也,即“规律”性的本义倒是存在一定的关联性。

(5)道是过程性存在。在道家老子和庄子那里,都是坚持认为作为天地之始、宇宙之根、万物之宗、事物之则的“道”是一个无限展开的过程和不断发展的进程。过程和进程所欲反映的是由“道”所构成的世界乃是一个运动不居,循环反复的存在。老子所提出的“大曰逝,逝曰远,远曰返”“反者道之动”所要表达的正是这一深义。也就是说,“道”不断扩大而后离去,连续离去而后远引,持久远引而后返回。道正是在如此周而复始中按照它的规律性运动着,变化着,从而表现出它的过程性以及呈现出它的进程性。所有这些都在表明“道”是一个实践过程,“道”是一个无限进程,“道”是一个永远未完成的路程。

在上篇说道,老子是将“道”又规定为是一种过程性存在。所谓过程性是要强调“道”是一个无限而没有穷尽的存在。所以,在老子看来,“道”是空虚,但用起来却往往不会穷尽(“道冲,而用之或不盈”《老子》4章),“道”是空虚,但不会穷竭(“虚而不屈”《老子》5章)。总之,“道”是如此连绵不断地存在着,作用无穷无尽(“绵绵若存,用之不勤”《老子》6章)。上述道家所谓的“道”之含义,倒是与“道”从头开始行进的“过程”之本义相契合的。

综上所述,道家所谓“道”是最先的存在;道是生成一切的存在;道是构成一切的存在;道是规律性存在;道是过程性存在。这也是“道”在本体论意义上的全部内涵。然而,我们说道家的“道”的最终目的绝对不能仅仅停留在本体论的层面上,而是要进入另一个层面,即“道”的境界论层面。换句话说,我们“说道”的最终目的是要揭示出“道”在境界上对社会和人生究竟有何意义。

(6)道有“利物”与“不争”的两大品格。道的品格首先表现在它的“利物”性上。而“利物”莫大于什么都依靠着它。也就是说,道对于宇宙万物都是表现为有利万物而不加伤害。具体说来就是,“道”是“生”一切的存在者;是“为”一切的存在者;是“长”一切的存在者;是“成”一切的存在者。老子在《道德经》第51章中的一段话最全面和形象地描述了这一点。他说:“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成之熟之,养之覆之。”,也就是说,道使万物生出,德使万物繁殖。道使万物成长,道使万物成熟,道对万物养护,道对万物保护。“道”正是这样一位“至上至高至大至善至伟”者!然而,值得强调指出的是,“道”并不因为它具有了上述的功能和地位,从而就表现出居功自傲的姿态。恰恰相反,“道”尽管做了那么多,但是它反复声称自己什么都没有,什么都没干。老子说:“道常无为”(37章)。此乃“道”的境界,亦称为“道”的最深远的德性。具体说来,它不会因为自己生出了万物而就去占有,“生而不有”(51章),此之谓也;它不会因为自己为万物有所施为而就有所依仗,“为而不恃”(51章),此之谓也;它不会因为自己是万物的首长而就去充当主宰,“长而不宰”(51章),此之谓也;它不会因为自己功成业就而就傲慢,“功成而不居”(2章),此之谓也;它不会因为自己护养了万物而自以为主宰,同样也不会因为万物都归附于自己而自以为主宰,“衣养万物而不为主……万物归焉而不为主”(34章),此之谓也。

“道”的这种“利而不害”的德性,老子又形象地通过对“水”性的描述而得到加强。换句话说,老子以“水”来喻“道”。在他看来,“道”的所有功能和品格,“水”都具备。也正因为如此,老子才如此歌颂“水”德。他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8章)意思是说,上善者如若水一样。水善于利养滋润万物而不与它们争高下,它甘于居处在众人所不喜欢的低下的地方,所以最接近“道”。老子通过他的“七善论”盛赞了“水”的功用及其德性。它是那样深广、仁慈、诚信、平治、干练、适时的利养着万物,泽及着万物,但它却又是那样处下不争,默默无闻。水是大自然中不可或缺的东西,没有水,不可能有生命的存在,没有水更没有人类的存在。由此可见,“水”的这一“利万物而不争”的德性不是与“道”的先于物、生物、养物、为物、成物而居后、不有、不恃、不宰、不主等的德性完全契互合吗?

(7)效法道就是效法它功高而居下,功成而谦下的精神。道法自然,天人合一,人道法天是道家向人们展示的思维方法。老子道论的最后落脚点是社会人事,是做人做事。既然“道”奉行依顺自然万物的自然生长而不加干涉,所以作为社会人道的治理,其最高的理想状态那也要像“道”那样,做到“万物作焉而不为辞”(2章)。做人要做到“四不”:“不自见”“不自是”“不自伐”“不自矜”,即不自我表现,不自以为是,不自我炫耀,不自高自大。因为只有做到了这“四不”,人才能看得分明,是非才能昭彰,最后才有功劳,最终才能领导。结论是,人做到不与人争,那么天下没有谁能争得赢他。

做事低调,做人谦虚,利而不害,为而不争,此乃道人同德也,也即天人合德也。这也是道家论道,和我们“说道”所要最终揭示的道理。

▎徐小跃

南京大学教授、南京图书馆馆长、弘化国学营第三期(2016年·十一集训)特邀授课老师。

来源:南京大学新闻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