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俄罗斯通讯社报道,今年1月至9月莫斯科交易所人民币-卢布货币对互换的交易量为7320亿卢布,几乎是2017年总额的两倍,中国银行间市场购买卢布的人民币业务量也在2018年第三季度增加105.3%,达到49亿元人民币。 早在四年前,俄罗斯就与中国签订了货币互换协议,俄罗斯从中国进口商品用人民币结算的比例也从3年前的不到5%也提涨到了15%,增长速度超五倍,而在俄央行所持有的外汇和黄金资产中,人民币所占的份额几乎增长了两倍,接近加元的比例。
可以看出,俄罗斯在从货币互换、贸易货币和投资储备货币等多个方面,助推人民币国际化。 中国央行先后与英国、日本、澳大利亚签署货币互换协议所谓的货币互换是指一国央行与另一国央行签订一个协议,双方可以一定数量的本币交换等值的对方货币,用于双边贸易投资结算或为金融市场提供流动性,到期后双方换回本币。通过这种方法可以绕开美元,规避了货币波动,同时也消除了人民币的使用障碍。 最近,央行与多国银行频繁签署货币互换协议,11月12日,中国央行和英格兰银行续签了协议规模为3500亿元人民币的货币互换协议,10月26日,中国央行与日本银行签署了规模为2000亿元人民币货币互换协议,除此之外还有,印尼银行、泰国央行、澳大利亚储备银行、巴基斯坦国家银行等等。 截至9月末,在中国央行与境外货币当局签署的双边本币互换协议下,境外动用人民币余额为324.80亿元,中国人民银行动用外币余额折合8.92亿美元,对促进双边贸易投资发挥了积极作用。 开展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助力人民币成为投资和储备货币在推进货币互换的同时,央行还在进一步完善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据人民银行数据,今年前三季度,人民币跨境结算业务达4.26万亿元,同比增长60%,增势迅猛。人民币的跨境使用,不仅有利于中国企业扩大进出口,节省资金成本,帮助人民币成为结算货币。 而且也为全球企业开展贸易、投资、融资提供了新选择,帮助人民币转变成投资货币。目前,全球有超过1900家金融机构使用人民币作为支付货币,中国债券市场也在不断扩大对国际投资者的开放程度,2018年上半年,境外机构所托管的国内债券余额上升400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969%。 从跨境结算,到金融市场投资,人民币国际化成为市场下的必然结果,国际认可度和接受度也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国家愿意把人民币纳入储备货币。2018年上半年,各经济体增加持有699亿元人民币作为其外汇储备,较2017年同期的92亿元增长660%。
在人民币国际化还处于起步阶段的2015年,《经济学人》曾调查了三分之二在华金融服务公司高管和四分之三以上的海外金融机构高管,得出的结论是,到2020年,人民币即可不受限制完全兑换和交易,大约7-10年后可成为国际金融投资货币。
从2008年人民币迈出国际化的第一步到现在的十年间,人民币正式被IMF纳入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并且逐渐发展成继美元、欧元、英镑、日元后全球第五大支付货币。随着在各经济体的外汇储备占比不断提高,以及货币互换规模的扩大,人民币国际化进程还将进一步提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