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盾标枪起天南——宋元时期的盾牌

 RK588 2018-11-23

宋代称呼单兵盾牌为旁牌,称呼城防用的大盾为立牌。

武经总要中记载有两种旁牌,一种为步兵旁牌,一种为骑兵旁牌。

步兵旁牌为长五边形,牌体为木制,表面蒙皮革,背后装有一根木棍,使用时可以将牌支在地上。步兵旁牌较为长大,可以遮住整个人。

步兵使用旁牌时,将其支在地上,然后躲在盾后用梭枪伤人。梭枪是宋代的一种标枪,源自西南地区。这种大盾标枪的战术是当时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军队的典型战术,如侬智高的标牌军便是以使用大型盾牌和标枪著称。

▲《宋时张胜温绘大理国梵像卷》中使用大盾的士兵

骑兵旁牌为圆形,上面绘有兽头花纹,尺寸较小。骑兵作战时,将旁牌绑在左臂上,可以防备箭矢。

武经总要中记载有两种立牌,一种为竹立牌,一种为木立牌。

竹立牌外形接近于长方形,上端为弧形,底部齐平。竹立牌有两种制法,一种以宽五分、长五尺的厚竹条制成,竹条之间以生牛皮条捆扎;一种以穿孔的牛皮条组成盾体,牛皮条之间以竹条穿插。竹立牌可以立在城头,为巡视的士兵提供防护,城墙的敌棚上也可以安装竹立牌。

木立牌的外形和用法与竹立牌相似,但牌体为木板制成。木立牌高五尺,宽三尺,背后装有横木,横木上安有旋转轴,下接长三尺的木棍,可以支在地上。

宋朝周边的少数民族政权也使用各种盾牌,如西夏人使用过毡盾,金军则有“右佩牌,左佩刀”的记载。

蒙古军队也装备各种盾牌。黑鞑事略中说,蒙古人使用的盾牌包括防牌、团牌、铁团牌、拐子木牌。

防牌以皮条或者柳条编制而成,为椭圆形,长是宽的一点五倍。《普兰加尔宾行记》中也说过,蒙古人的盾牌“用柳枝或者别的什么树枝做成”。但从实物或其他记载来看,并未发现蒙古人有使用柳条编制盾牌的证据。反而是不少博物馆中都收藏有蒙古时期的藤牌,其形制与后世藤牌相似。藤牌以藤条编成,不了解的人可能会将藤条误认为柳枝。因此笔者猜测这种防牌应该便是蒙古军中常见的藤牌。

▲那曲达木地区的和硕特式蒙古盾,美国大都会博物馆收藏

团牌是骑兵冲锋时安装在手臂上的盾牌,其形制大约与宋代骑兵旁牌类似。铁团牌应该便是铁质的团牌,使用铁团牌的骑兵可以不戴头盔,行动更为灵活。拐子木牌是攻城时使用的,用来防御投石,应该是属于较为大型的盾牌。

▲蒙古骑兵复原

用皮条或柳条编制而成的防牌、骑兵冲锋时装在臂上的团牌、铁质的铁团牌、攻城时使用的拐子木牌等。

除了上述盾牌之外,蒙古军队还装备过一些其他样式的盾牌。日本人绘制的蒙古来袭图中,列阵的元军使用一种长方形的大型盾牌,似为竹木所编。至元十一年,大同府的匠人孙拱制作出一种可以折叠的盾牌,忽必烈见后大为赞赏,伯颜南征时,便曾经批量制作过这种折叠盾。

▲蒙古来袭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