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读过小说《水浒传》的人,对小说里面的那些好汉们的最终命运唏嘘不已,总觉得这些行侠仗义本、领高强的好汉们最终接受朝廷招安实在是挺窝囊的,并且接受招安后,不但马不停蹄的四处征战,还要受那些打心眼里看不上这些好汉的朝廷重臣们的打击和迫害。何苦呢? 真的不如留在山上继续打家劫舍,拦路抢劫,攻庄拔寨,然后大口喝酒,大块吃肉,论秤分金银。岂不快哉?况且朝廷官兵几次进剿,不也都被众好汉们打得落花流水,就连那个殿帅府的高俅高太尉,不也让好汉们活捉了吗?怎么就一定要接受招安去受那个鸟气卖那个力气呢? 接受招安,是那个坐在第一吧交椅上的宋江的馊主意!是宋江害了他们,如果不受招安,这些好汉们也就不会成为朝廷的炮灰,为朝廷东征西战而死于非命。 剿田虎,打王庆,抗大辽,征方腊。水泊梁山的众好汉死的死 亡的亡,跑的跑散的散。为朝廷忠心耿耿忍辱负重的卖命,到最后却被奸臣们一个个的残害---宋江是咎由自取,卢俊义则是“无路可逃”。吴用和花荣算是看透人世而自我了解,李逵心有不甘但也无可奈何。 非常多的人痛恨宋江这个小人,为了一己私利,为了实现自己光宗耀祖的理想不惜出卖了水泊梁山的众好汉。 但是,冷静下来想想,对啊,众好汉们为什么一定要听宋江的话啊?难道都是真的都是“四肢发达,头脑简单”对大哥宋江言听计从的只知打打杀杀的莽夫吗?宋江就真的那么不堪?如果梁山好汉不接受招安的话,真的出路会比受招安更好吗?不受招安,还会有别的出路吗? 搞清楚这些问题,水泊梁山的这些好汉们的结局的必然性也就自然清楚了。 我们还是从人说起,来看看我们所说的这些好汉们心里最真实的想法究竟是什么吧! 有人认为,水泊梁山的好汉们,都是具有反抗精神的,他们应该是最不情愿接受招安甚反对和抵制才对。 不幸的是事实正好相反,水泊梁山的好汉们,坚决反对招安的是极少数,而抵制招安的几乎没有---因为结果是梁山泊全伙受招安,没有哪一位好汉因为反对甚至是抵制招安而与宋江反目愤然离去自立山头扯旗造反的。事实就是如此,众好汉们辜负了好多人的期望。为什么? 其实,这样的局面,是一种必然,是水泊梁山的好汉们的人员结构决定的。我们如果认真的分析一下水泊梁山好汉们的人员结构,就会理解为什么会是这样一个结局。 水泊梁山的人员结构,经历了两次大的的变化,第一次是晁盖上梁山之后,第二次是宋江上山前后。 梁山泊的发展壮大,经历了三个时期,第一时期是王伦时期,王伦时期的水泊梁山,和后来两个时期相比,很不起眼。王伦是个落魄的“不第秀才”,功名无望心里是郁闷加绝望,按照他的话说就是:“我却是一个不第的秀才,因鸟气合着杜迁来到这里落草”。王伦他们在水泊梁山充其量就是“拦路抢劫”,小打小闹。他的手下都是一些“无名小辈”,杜迁宋万,加上朱贵。尽管水泊梁山是个好地方,但也只是个“小山头” 就是后来林冲的入伙,也没有给梁山泊的人员结构带来什么实质性的改变---依然是打家劫舍,醉生梦死。林冲是柴进介绍上梁山的,这个走投无路的落魄之人,在水泊梁山最大的愿望就是“苟延残喘”。 但是,林冲对高俅的仇恨使得他对朝廷也是痛恨不已。所以如果说在王伦时期的水泊梁山那几条好汉当中将来谁会反对招安的话,林冲算一个。但林冲的反对仅仅是“反感”。林冲这个人,性格懦弱,内向。血性与骨气显然不够,反感招安也只是“嘟嘟囔囔”罢了。 在晁盖一伙上山落草之后,水泊梁山的人员结构发生了一个很大的变化。 首先,那个“过一天算一天”的第一任首领王伦,被林冲干掉了。晁盖在林冲的支持下坐上了头把交椅,水泊梁山的人员和实力有了本质的提高。从几个小毛贼,变成了一方“草寇”。 跟随晁盖上山的,除了那个会玩阴谋诡计的吴用,还有几个称得上好汉的人物:刘唐,阮氏三雄。这四位看起来是比较有 “造反精神”的,但是这种“造反精神”其实质都仅仅是“因为仇富而叛逆”,对于朝廷,他们在骨子里是没什么反感的。所以一旦有了另外一条可以实现“荣华富贵”的道路,这四位的“造反精神”的成色就会大减。 在宋江提出招安的时候,这几位最大的本事,就是“埋怨”几声,但绝对不敢大声反对。当然,这里面也有晁盖死了,作为晁盖的班底受宋江排挤的因素。 至于吴用,说起来更像一个“投机分子”,也是一个有文化的聪明人,如果有犯了“杀头之罪”还能进入“主流社会”的机会,吴用是不会放过的。所以吴用是盼着朝廷招安的。 而当宋江到了水泊梁山之后,山上的好汉们的结构开始发生本质的变化,陆陆续续的有大批的各式人等,因为各种不同的目的来到梁山,水泊梁山的人马得到了空前的壮大,人员的结构也更趋于复杂。 首先,梁山头领当中,曾经是朝廷官员的人增加了很多,这些所谓的好汉,已经不是“江湖好汉”的性质了。这些好汉们基本上都是在和水泊梁山打仗战败被俘然后投降梁山,当然也有象秦明那样被陷害上山的。典型人物有秦明,呼延灼,关胜,董平,徐宁,等等。 这些人,在水泊梁山的实质就是“暂避一时”。这些人也成了宋江“招安路线”最坚定和最有力最核心的支持者。一旦有可以重回主流社会的机会,那是求之不得的事。同时这些人的本事和地位都是比较高的,基本上都在“三十六天罡星”之列。 第二,地主富豪,地方士绅,社会名流,甚至“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也加入到水泊梁山当中,扑天雕李应,小旋风柴进,玉麒麟卢俊义,医术高明的安道全,会刻碑的金大坚等等。这些人基本上都是因为受梁山牵连,或者是因为富有并且有影响力而被水泊梁山盯上的。这里面包括宋江本人。 第三,有相当多的头领,都是受到宋江的影响,或者就追跟随宋江来梁山入伙。包括江州的一帮人马,李逵,戴宗,张横李俊,还有揭阳岭派的一伙,包括花荣,王英,朱武等追随随宋江上山的。而杨雄石秀,还有时迁这样的人,都是一上山就被宋江收买。 这些人,都是宋江的亲信。这些亲信都占据着水泊山的重要位置,形成了“宋江集团”。宋江干什么他们都会跟随。这些人在水泊梁山人数众多,几乎占好汉们的百分之七十左右。 第四,就是像武松,鲁智深,杨志等其他山头势力为了自保加入水泊梁山“抱团取暖”的。 也就是在这几位抱团取暖的好汉里面,倒是有反对招安的,武松和鲁智深就是。而杨志则是坚决支持招安的---如果不是晁盖他们劫了自己押运的生辰纲,杨志哪里会落草为寇啊?说起来都是丢老杨家人的事儿。 武松这个人,对招安的态并不是那么一开始就旗帜鲜明的的反对,就是在“血检鸳鸯楼”之后,武松还是在盼望有机会遇到朝廷招安,给自己一个疆场立功光宗耀祖的机会。但是后来却成了带头反对受招安的急先锋。 鲁智深是一个头脑非常清醒的的人,对朝廷的本质认识的也很清楚,对宋江接受招安的前途没有信心。他算是在骨子里反对受招安的极少数。 至于那些无论是个人能力还是影响力都不大的众多“七十二地煞星”,跟着宋江混就是目的,受招安可以得到当土匪一辈子也得不到的“荣华富贵”,他们也没什么反对的理由,甚至是在心里盼着能招安。 这样分析之后,就会发现,水泊梁山的大部分人,是不反对招安的。就是那几个反对的人,也只是表明一个态度,但绝对没有任何人坚决抵制甚至离开山寨另起炉灶。 在这样的背景下,宋江的招安路线就不能说没有群众基础,大多数的好汉还是认可接受朝廷的招安,为朝廷效力,战场拼杀挣个一官半职,洗清自己做土匪的“不光彩”历史和案底。 那么,如果不受招安的话,水泊梁山的这些个好汉们还有别的更理想的出路吗?现在有些人认为“造反”是一条出路,并且也许会比招安跟理想。真的会是这样吗? 我们还是要抛开当今社会的认识角度,而在历史的那个截面分析一下,水泊梁山的这些好汉们究竟有没有出路。 首先要搞清楚的是,聚集在梁山泊的这些好汉们,究竟是不是真的是“反贼”。他们真的就是要推翻“赵家王朝吗”? 这个答案应该是否定的。无论是第一任寨主王伦还是第二任寨主晁盖,都没有明确的“造反和自立为王的想法和行动”。宋江更没有。这些好汉们聚集的水泊梁山,更像是一个“江湖”。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够游离于朝廷的管辖之外而自由自在不受约束的快活。也就是打家劫舍,大口喝酒,大块吃肉,论秤分金银的日子。 这个集团最大的特点,不是造反,而是“不服管”。这就是典型的“匪寇”。实际上,水泊梁山的“匪寇”们路只有两条,一条就是受招安,改邪归正为朝廷效力,另一条就是真正的“扯旗造反”,推翻宋朝的朝廷,建立一个新的朝廷。靠打家劫舍混日子,早晚被剿灭,能活着的不会太多,并且活的也会很惨(发配充军)。 但这两条道路最终的结果完全不一样。招安的风险很小,但是想得到善终是需要运气加机会的。而造反的话则风险极大,但是收益也会更大,只不过成功的概率太小了---中国历史上的“农民起义”数不胜数,成功的范例只有两个,刘邦和朱元璋。而宋江麾下的哪一位都不像是“能成大事者”,包括宋江本人。 当然,李自成算是“功亏一篑”。 从这个角度来讲,水泊梁山举旗造反并非就是百分之百的死路一条,但一定是一条极为艰险的路。就当时的具体情况来看,方腊的下场也就应该是宋江的下场。要清楚一点,方腊的实力要比水泊梁山强很多。而且方腊被剿灭是以水泊梁山为炮灰的。宋江领着众好汉做先锋,拼杀的两败俱伤,官军趁机坐收渔利。 可以想象,宋江一伙如果造反,成为朝廷的真正的敌人(落草为寇还算不得“敌我矛盾”,最多是一帮犯罪分子),那么就是另一个方腊。 历史的事实是,整个两宋期间,也就只有这个方腊算是有影响的“造反”,而历史上的宋江造反,在全国范围内基本上没造成多大影响就被剿灭,宋江等人还就真的投降了。 具体到水泊梁山的好汉们,在究竟是受招安还是造反的争论中,旗帜鲜明的毫不动摇的造反派几乎一个没有。 李逵高声大骂“招安招安,招神鸟安!”其核心并非真的造反,而是觉得在水泊梁山天不管地不管的逍遥日子实在是舍不得。所以宋江一声呵斥“铁牛!休得胡说!”李逵就只能老老实实。武松也大喊“今日也招安,明日也招安,冷了弟兄们的心了!”宋江也就是看看:武松你装什么装,当年是谁盼着朝廷诏安给你一个建功立业光宗耀祖的机会来着? 在水泊梁山的众好汉当中,对大宋朝廷看的最透,不合作态度最明确的就是鲁智深。他坚信,那个朝廷已经黑透了,烂透了,不值得为其卖命。 但是,他也只是表明立场而已。 梁山泊全伙受招安,并没有哪个好汉因为受招安而愤然离去,另立山头,说明绝大多数的好汉还是认可宋江给他们选择的这条有可能建功立业光宗耀祖的道路的。 所以,尽管受招安并不是一条理想的道路,但是和造反比起来风险要小的多,哪怕是只有极少数的好汉得以善终,就是有价值的。毕竟这帮家伙当中有很多人作恶多端杀人如麻。 武松的朴刀,李逵的板斧,孙二娘的黑店,吴用的阴谋。 能够为朝廷效力而战死疆场,也算是一种“将功赎罪”。 所以,除了受招安,哪里还会有更好的归宿啊!宋江的选择,还真的算是水泊梁山众好汉的最佳选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