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诗歌报诗评集(诗歌类)】赵富有评破茧成蝶作品《夜归人》(53)

 子木fn39yy86rn 2018-11-25


【诗评人简介】赵富有 ,男, 60后,黑龙江省煤矿作协会员、鸡西市诗人协会会员。辽宁瓦房店人,现居黑龙江省鸡西市。有作品发表在《瓦房店日报》、《大连法制报》、《大连群众文化》、《鸡西矿工报》、《中华日报》等报刊。有作品入选《鸡西作家》、《金樱子诗集》等文集。



【诗歌作品】

 

夜归人

文/破茧成蝶 

 

记忆是挂在时光里的风铃

总是被寂寞一遍遍吹响

村口是一座庙宇 在娘心里

她总是以朝圣者的姿态

跪拜 打坐

行色匆匆的夜归人

是娘的希求

更是敲在娘心里的锣鼓

那满脸的笑容

把夜色焚烧的通红

 

【赵富有品诗】

 

        无疑,诗中的夜归人就是作者自己,而这样的夜归,作者已经经历了无数次,所以才有了“记忆是挂在时光里的风铃/总是被寂寞一遍遍吹响”这样的感叹。年关岁尾,这样的夜归人会很多,作者也将再次加入到春运大军。这样的时节,思乡念亲引发的寂寞也就像越来越多的风一样,一遍又一遍地吹响记忆的风铃。

        诗的前两句写的是作者的心态,虽然着墨不多,却刻画得很到位。诗的大部分则留给了思念中的母亲,诗中的场景是作者臆想出来的,更是现实的写照。不管儿女在外的境况如何,“在娘心里/她总是以朝圣者的姿态/跪拜 打坐/行色匆匆的夜归人/是娘的希求/更是敲在娘心里的锣鼓”,几行字,把娘的动作、心态展现得淋漓尽致。而娘在村口庙宇里的跪拜、打坐,写出天下父母的共同祈愿:不求高官厚禄,只求平平安安。紧接着,作者又把娘的面部表情进行了捕捉,“那满脸的笑容/把夜色焚烧的通红”,这个面部表情,是作者无数次夜归看到的相同的表情,虽然本次夜归还没能看到,但看到娘的时候,娘的表情一定是这样的。

        全诗感情充沛、虚实结合,抓住了夜归人娘儿俩都在盼归的心态去渲染,平实中见真情,尽现所有在异地他乡的打拼者及其家人的真情实感。

 


【诗人简介】王向英,女,小学教师,网名破茧成蝶,河北省阜平县人。1997年开始发表散文、诗歌、小说,文章散见于报刊和网络平台等。简简单单做人,踏踏实实工作,快快乐生活就是其最真实的生活状态


中国诗歌报和天安门文学荣誉出品


本文系原创作品授权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及版权信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