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治市位于山西省东南部,东倚太行山,与河北、河南两省为邻,西屏太岳山。 长治古称“上党”,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2017年,长治市生产总值1477.5亿元,仅次于太原市,跃居第二。 今年9月30日,山西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通过关于长治市部分行政区划调整若干问题的决定,经国务院批准,撤销山西省长治市城区和郊区,合并设立长治市潞州区。撤销长治县、屯留县和潞城市,分别设立长治市上党区、屯留区和潞城区。 11月23日上午,潞州区、潞城区、上党区、屯留区正式挂牌,长治市市辖区跃升至4个。至此,长治共辖4区、8县、1个国家级开发区。长治市政府网站资料显示,该市总人口为345.5万人,总面积为13955平方千米。 根据民政部全国行政区划信息查询平台数据计算,长治市城区人口升至158万人,面积增至2630平方千米。 大同市是中国首批24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中国大古都之一。东与河北省张家口市、保定市相接;西、南与省内朔州市、忻州市毗连;北隔长城与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接壤。大同市政府网站资料显示,该市总面积14176平方千米,人口340.64万人。 在今年5月31日,山西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大同市部分行政区划调整若干问题的决定,经国务院批准,撤销山西省大同市城区、南郊区和矿区,设立平城区和云冈区,撤销大同县,设立云州区。由此,大同市城区人口增加至174万人,城区面积增加至3551平方千米。 运城,古称“河东”,因“盐运之城”而得名,是中国唯一一座因盐而建立起来的城市。运城位于山西省西南部,地处晋陕豫黄河金三角中心地带,与河南省三门峡市、陕西省渭南市隔河相望。2000年撤地设市,辖1区2市10县、149个乡镇(街道办事处)、3173个行政村。 运城市政府网站资料显示,该市目前总人口533.6万人,是山西省人口最多的城市,面积14183平方千米。其中,城区人口67万人,面积1205平方千米。 大同、长治和运城,三座城市进行比较,从城区面积看,大同最强;从经济上看,2017年山西各地GDP排行中,长治占优;从人口来看,运城最多。山西“第二城”到底花落谁家?这是一个有趣的话题。 山西“第二城”的争论,只是一个民间话题。可以确定的是,以城市群为主体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这是国家层面的战略意图。2016年,省民政厅已对现行行政区划设置进行分析论证,向省政府提交了《山西省行政区划调整优化落实方案》。2017年,围绕“一核一圈三群”总体布局,指导晋城、晋中、运城、忻州、临汾、吕梁等市撤县改区,调整部分城市中心不合理的城、矿区设置,完善大中城市市辖区规模、结构和布局,带动城镇群发展。 就此次行政区划调整工作中社会各界关心、关注的有关问题,长治日报社记者对市民政局局长宋书林进行了专访。 此次行政区划调整,撤销城区、郊区,合并设立潞州区,区政府驻城区政府不变;撤销长治县,设立上党区,由县建制改为市辖区,政府驻地仍在韩店镇,区政府驻地和管辖范围不变;撤销潞城市,设立潞城区,由县级市建制改为市辖区,区政府仍驻潞华街道办事处,区政府驻地和管辖范围不变;撤销屯留县,设立屯留区,由县建制改为市辖区,政府驻地仍在麟绛镇,区政府驻地和管辖范围不变。 调整后,市辖区面积将扩充为2631.3平方公里,是原来的近8倍,居全省第二;常住人口167.1万人,是原来的2倍多,居全省第三。 我市地处晋冀豫三省交汇处,是中原城市群的重要节点城市,晋东南的中心城市,也是上党城市群的核心城市。为更好地发挥区位优势,解决我市经济社会和城市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和矛盾,迫切需要对部分县区行政区划进行调整。 一是落实国家战略部署,积极融入中原城市群发展的需要。我市是培育形成支撑中原经济区发展的9个次中心城市之一。推动中心城区提质扩容,优化区域城镇体系,是加快产业集聚与转型升级,构建连接山西中部城市群的城镇和产业集聚带,融入中原城市群发展建设的现实要求。 二是做大做强中心城区,辐射带动上党城镇群跨越发展的需要。我市市辖区偏少、中心城区面积小、人口密度大,可利用空间有限,城镇空间布局极不合理,导致在城市统一规划建设、道路交通对接、产业分工协作等方面的协调成本较高,基础设施难以共享,严重制约了上党城镇群的快速发展。 三是促进产业优化布局,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需要。我市原有城区和郊区两个市辖区,城区嵌在郊区中,县市包围主城区,这种“蛋黄型”的政区特征,不仅导致区县道路规划与建设难以衔接,也造成各类设施重复建设。 四是解决“市县同名”、城郊区无专名名称的需要。长治市和长治县“市县同名”体制问题存在已久,不符合国务院规范政区名称的要求。“城区”“郊区”名称为通名名称,无专名名称,历史底蕴和文化内涵较弱,不能反映出长治地区的地域和文化特征,指位性不强。通过行政区划调整,不仅可以解决市县同名的问题,还可以进一步明确边界范围,加强边界管理。 通过行政区划调整,有助于加快晋冀豫边界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的步伐,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和发展潜力,加快培育立足晋东南,辐射冀南、豫西北的区域性中心城市;有助于完善省域城镇体系,增强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带动能力,加快形成经济实力强、产业联系密切、空间布局协调、竞争能力强的城市群;可以破除各县市区之间的产业同构和重复性建设,提升区域竞争力和整体发展活力,有效规范上党城市群产业布局,形成分工合理、布局有序的产业体系;可吸纳周边地区的人口向中心城区集聚,有利于统筹推进区域和城乡协调发展,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步伐。同时,通过行政区划调整,将进一步优化城市建设和改革管理体制,提升城市管理效能和管理水平,增强中心城区的辐射带动能力。
外,此次行政区划调整,还可有效解决过去漳泽湖和老顶山森林公园难以实现统一管护的问题,将其全部纳入中心城区管辖范围,实现区域生态环境的统一保护、统一治理,进一步改善人居环境质量。 地名是历史的凝结、文化的传承。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地名对于宣传城市的作用越来越明显,被誉为“外地人的眼、本地人的脸”,是一座城市的历史底蕴和文化脉络的体现。 关于4个区的命名主要综合了三方面因素:一是体现历史。“潞州”“上党郡”是我市古代行政区划名称,“上党县”是长治县古代行政区划名称,二者均历经隋、唐、宋、元、明等朝代。潞城得名于公元596年,已经有1500多年的历史。屯留县则得名于公元前555年的春秋时期,名称使用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政区名称历史文化底蕴深厚。二是尊重民意。在地名论证过程中,“潞州”“上党”“潞城”“屯留”作为区名,群众呼声最高,并得到了专家们的一致认可。三是适应需要。既能反映城市的文明程度,也能提升城市的文化品位,体现区域特点,可以从中窥出这座城市的历史底蕴、建设成就、发展远景甚至是投资环境。 为使此次行政区划调整方案凸显合理性和科学性,我们经过了反复酝酿和周密论证。 从规划上看,符合上位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为市县城市一体化发展预留了空间,具有较好的调整基础;从地形上看,撤县设区涉及乡镇地貌特征一致,连通聚合能力较强,有利于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和衔接,促进城市发展要素的区域性流动;从发展水平看,这些地区经济实力较强,地区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普遍较高,符合建区的各项标准且紧邻中心城区,进行撤县设区,能够较好地促进中心城区提质扩容,优化生产力布局;从历史发展看,本次调整涉及的地域单元具有历史文化传承、群众感情、民族文字语言的一致性,地域认同感和归属感强烈。 此次行政区划调整,市委、市政府严格按照行政区划管理有关规定,坚持“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严格按照国务院“约法三章”要求,不新建政府性楼堂馆所,不增加财政供养人员,不增加“三公”经费。同时,严格执行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厉行节约的规定。 因行政区划调整和机构设置变动涉及的机构编制事项及人员变动问题,由市机构编制部门协调解决。相应的人员编制,按照“级别不变、待遇不变、全市统筹”的原则,连人带编整体分流到新设立的4个市辖区。 按照属地管理原则,新行政区分别负责本区域内新行政区地名和地址标志的更换,负责单位和个人有效证件证照换发和信息变更工作。原有居民身份证、户口簿依然有效不影响使用,无需更换。对于区划调整后身份证住址信息发生变化的,可根据本人意愿选择是否换领身份证、户口簿。相关地区新的行政区划代码确定后,新生儿申报出生户口登记时,公安部门将根据新的区划代码,按照国家标准为其编制公民身份证号码。对新办理的涉及到新政区名称的各项业务,全部使用新的政区名称。 同时,将扎实做好涉及民生的相关机构调整和服务保障工作。金融、电信、邮政、电力等机构与行政区划调整同步进行,精心做好教育、医疗卫生以及水、电、气、暖等公用事业的移交衔接工作。潞州区低保、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标准的调整,将按照“就高不就低”的原则统一发放。潞州区、上党区、潞城区、屯留区的城市低保救助资金按调整后的标准预发三个月,农村低保资金预发至明年第一季度。此外,还将全力做好行政区划调整划转人员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发放等工作,确保人民群众生产生活不受影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