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有使命的公众号 致力于中医尤其是中医民间的成长和传承 每天陪伴中医人成长 第 919 期 作者 / 张治国 李景远 刁作彬 贾海骅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 编辑 / 林凤 ⊙ 校对 / 许红 活血通络慢性前列腺炎常见于中青年男性,临床表现为排尿异常、尿道口精液溢出或反复发作的会阴、腰骶部疼痛或不适及不同程度的焦虑等症状为特征的1组慢性疾病。因多种抗生素难以通过前列腺上类质膜屏障,故抗生素在该病的治疗上常不理想,加之其病因复杂多样,发病机制又不甚明确,症状常迁延反复难治。 慢性前列腺炎属于中医学“精浊”、“淋证”、“白浊”等范畴。叶天士云:“其初在经在气,其久入络入血。”“久瘀入络”为临床慢性病、疑难病的共有病机,依据对中医络病理论研究成果的展示,临床对于防治以络病病机变化为主的各种迁延性慢性难治性疾病,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慢性前列腺炎体现了中医学“久瘀入络”的病理演变过程。从临床来看,“久瘀入络”多伴有局部的疼痛症状,所以依据“久瘀入络”的原则,采用自拟活血通络基础方,辨证加减治疗慢性前列腺炎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 病床资料1.1 诊断标准 根据《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精浊”的中医诊断标准,辨证分为湿热蕴结型、气滞血瘀型、正虚邪恋型。西医诊断参照《外科学》中慢性前列腺炎的诊断标准:小腹、会阴、睾丸等部位有胀痛不适感、尿频,排尿或大便时尿道口有白色分泌物溢出,持续时间3个月以上;前列腺液镜检示每高倍视野白细胞在10个以上,卵磷脂小体显著减少或消失。 1.2 纳入和排除标准 首先要符合上述诊断标准,签署知情同意书并能坚持完成治疗者即可纳入本治疗程序。其次排除急性前列腺炎、尿道狭窄及严重心脑血管和肝、肾、血液系统等原发性疾病及精神系统疾病患者。 1.3 一般资料 67例观察病例均来自2011年2月至2013年12月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门诊部门诊患者。按时间顺序,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2组。治疗组40例,年龄20~45岁,平均34.5岁,病程0.5~8年;对照组27例,年龄22~41岁,平均36.7岁,病程0.5~9年。2组病例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 方法2.1 对照组 口服前列康片(浙江康恩贝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规 格 0.57 g×120 片/瓶,国 药 准 字Z33020303),每日3次,每次4片。 2.2 治疗组 处方:桂枝10 g,莪术10 g,穿山甲(先煎)3 g,水蛭5 g,王不留行10 g,生薏苡仁30 g,黑附子(先煎)3 g,败酱草15 g,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 加减:湿热蕴结型上方选加茵陈15 g、泽泻10 g;气滞血瘀型上方选加川楝子10 g、元胡10 g;正虚邪恋型上方选加生芪15 g。在基本方的基础上,如睾丸疼痛加橘核30 g;会阴、小腹疼痛加乌药10 g、葛根10 g、川芎5 g、川牛膝15 g;尿道疼痛加刘寄奴10 g。 3 疗效标准根据《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精浊”疗效标准制定。临床治愈:症状消失,前列腺液检查正常;显效:症状消失或明显改善,前列腺液检查明显好转;有效:症状有改善,前列腺液检查有好转;无效:症状及前列腺液检查无改善。 4 结果治疗组:40例,治愈8例,显效17例,有效9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5%。 对照组:27例,治愈5例,显效9例,有效6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74%。 5 典型验案戚某,男,33岁,2012年10月17日初诊:患者6年前在某医院诊断为慢性前列腺炎,曾长期服用抗菌素并做微波治疗,症状无任何改善。患者精神压抑,会阴部和小腹部时有胀满疼痛,加重2年。一诊:小腹部及会阴部时有胀痛,情绪焦虑急躁,坐立不安,阴囊有潮湿感,睡眠欠佳,自述排尿时伴有白色黏液流出,纳可,大便调。症见双脉弦细,舌淡苔薄腻有瘀斑。前列腺液检查示卵磷脂小体(+),白细胞33(高倍视野)。辨证属络脉瘀阻、留着肝脉、气滞不畅,而见小腹部及会阴部时有胀痛;肝火上扰、情绪焦虑急躁,坐立不安;肝血亏虚则睡眠欠佳;湿邪内生、注于下焦,留于肝脉则阴囊有潮湿感;迫精液外泄则排尿时伴有白色黏液流出。中医诊断精浊(络脉瘀滞、湿热蕴结),西医诊断慢性前列腺炎,治宜化瘀通络、利湿化浊。处方:桂枝10 g,莪术10 g,穿山甲(先煎)3 g,水蛭5 g,败酱草15 g,黑附子(先煎)3 g,生薏苡仁30 g,川楝子10 g,元胡10 g,川芎5 g,川牛膝15 g,葛根10 g,橘核30 g,王不留10 g,茵陈15 g,泽泻10 g,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 二诊:服药2周后小腹部及会阴部胀痛基本消失,睡眠质量好转,阴囊潮湿好转,排尿时未再见白色黏液流出,复查前列腺液示卵磷脂小体(+++),白细胞1/高倍视野。效不更方,继前方加三七粉(冲)3 g口服,再服2周。后患者电话回复睡眠较佳,体力充沛,心情愉快。 6 讨论慢性前列腺炎属于中医“精浊”范畴。明·王肯堂在《证治准绳·杂病·赤白浊门》中有精辟论述:“溺与精,所出之道不同,淋病在溺道,故《医学纲目》列之肝胆部;浊病在精道,故《医学纲目》列之肾膀肤部。”清·叶天士在《临证指南医案·淋浊》更明确指出“溺与精同门异路”,并提出治疗精浊“徒进清湿热利小便无用”。对于此病应首先考虑久病入络的因素,患者久病不愈、气血耗损、不荣于络、络脉空虚而致络脉瘀阻;其次要考虑久痛入络的因素,疼痛常因络脉中气血不通而致。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诸痛》所谓:“痛则不通”,疼痛日久则致气血窒塞,郁滞不通,络脉瘀阻。所以选用能够入络的药物如莪术、穿山甲、水蛭、王不留等通络止痛,入络药物的选择以穿山甲和水蛭较为适合本病。《药鉴》记载,穿山甲有“通经络善窜,专能行散,通经络,达病所,入厥阴、阳明经……能出入阴阳,贯穿经络,达于营分,以破邪结,故用为使。”因穿山甲尤善走窜、通经络,使药性平缓送达患处,有效地引导至深层络脉,克服前列腺的用药屏障。另水蛭功为善破血逐瘀、化瘀通络。《本草汇言》言其:“主逐恶血、瘀血,破血瘕积聚,利水道。”此药善入血分,破血之力宏,善治血脉瘀滞。前列腺位于阴部,此处气血运行较差,若因长期坐卧则血脉运行瘀滞,使用此药恰到好处,故以桂枝茯苓丸的主旨组方加减变化,并合薏苡附子败酱散。此方原载于《金匮要略》,专用于肠痈内脓已成、身无热之证。究其方义,薏苡附子败酱散可治下焦湿邪,助瘀血消退。所制基础方中小量使用附子,取其温通经脉、助活血通络之效,而非用大量附子温阳散结;加味川楝子、橘核走肝经,以利肝经湿邪的消退而治阴囊潮湿,同时尚有温阳化湿通络的作用。茵陈、泽泻增强清热利湿之力,川芎、川牛膝的使用旨在调畅气血运行,以利疾病的整体康复。 依据“久瘀入络”原则治疗慢性前列腺炎,主因慢性前列腺炎治疗的复杂性和难治性决定。“久瘀入络”为临床慢性病、疑难病的共有病机,依据对中医络病理论研究的成果,可见慢性前列腺炎的发病过程体现了“久瘀入络”的病理演变过程。络病的病理变化特点是“久病入络”,说明络病形成是一个慢性过程,具有时间上的渐进性,是各种迁延难治性疾病发展、传变的普遍规律。疼痛是“久瘀入络”的一个主要自觉症状,对于诊察慢性前列腺炎往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应该指出,络病具有时间性、空间性及病变由新至久、由表浅至深的特点,并具有病程缠绵、经久不愈、进展和复发的特点。 I 版权声明:○ 本文摘自《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5年第7期第894-895页。○ 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与我们联系,立即删除。I 投稿邮箱:445288908@qq.comI 咨询合作:微信号:lianshangpuying |
|
来自: 中医药方便 > 《糖尿,前列,高血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