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他细心研制,不仅酿出苞谷酒,还酿出亿万财富

 沈程鸿的图书 2018-11-25

1958年,陈宗恒在湖北省恩施的一个农民家庭中出生。陈宗恒一家祖传酿酒,从小他就痴迷酿酒事业。

陈宗恒曾两次参加高考,虽然两次成绩都超过高考录取分数线,但因为历史原因和政审,他先后与大学无缘。高考梦碎后,为了改变穷困命运,他东挪西凑地借了一笔钱,搞了一个酒作坊,开始尝试制作高粱酒和陈酿窖酒。

1982年春,陈宗恒经过研制,酿出了一种苞谷酒。这酒不仅甘醇爽口,还有一种特别的香气。1982年夏的一天,一位老乡因为听说陈宗恒酿造的苞谷酒味道非同寻常,便带着远道而来的亲戚找他买酒。那位客人品尝后,不禁诧异地说:“你有这么好的酒怎么不卖给更多的人,让它变成财富呢?”陈宗恒觉得有理。他考察后,便在凉雾乡粮管所租了几间房,将家搬过去创建了一家酿酒厂。

然而,让陈宗恒万万没想到的是,酒厂建成后,因为搬家变换了水质,他正式酿酒时,质量却下降了很多,口感也没有以前好了。后来,他经过翻阅资料和咨询专家得知,酿酒对水的要求很高,而想要酿出清香绵甜的好酒,最好是用甘甜的泉水。而凉雾乡的水质过硬,属中性盐含量较高的苦水和咸水,因此,他酿出来的酒自然比原来的酿酒口感差,还有杂质。

俗话说,“水为酒之血,名酒有佳泉。”好的水源是酿造佳酒的必要条件。为此,陈宗恒决定寻找新的水源。

1983年底,陈宗恒来到距利川市城区20多公里的水莲洞散心时,突然听见潺潺的流水声。原来,水莲洞是一个天然的大溶洞,位于长江支流清江源头地带,地下伏流2万米。看到山泉汩汩,陈宗恒掬起一捧山泉品尝,顿觉清甜爽口,沁人肺腑。他赶紧将随身携带的玻璃杯装满山泉,下山找人测量水质。

后经省水利局专家鉴定,此水硬度只有20mg/L左右,且水可挂壁,极适合酿酒。这一结果让陈宗恒大受鼓舞,因此,他决定将酒厂搬到水莲洞附近的山上。

他认为,造酒一定要好水,水莲洞的山泉是制造高质量好酒的绝佳资源,这次搬迁一定能让自己脱胎换骨。1984年春节一过,他就决定将酒厂搬到水莲洞所在的大山脚下。

他观察发现,这里有两处泉眼,十分适合酿酒。经过千辛万苦,陈宗恒终于在山清水秀的花梨岭上建起了酒厂,并让泉水直接通到了酒厂。他梦想着,一旦利用这里的山泉酿出美酒,日后就只等着在家里数银子了。

如今,他的酿酒和藏酒不仅在国内销量火爆,还奇迹般畅销国外,一举变为了一个亿万富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