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浅谈意念假借

 天地虚怀xia 2018-11-26

伟健

举凡练习意拳的人都应该明白,站桩是为了培养拳术力量,而拳术力量是怎样培养出来呢?意拳站桩和时下一般气功式的站桩有何分别呢?笔者认为「意念假借」的锻练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区别。意拳之所以为意拳,其强调的地方就是「意」字。想要学好意拳的都应该从「意」入手,以「意」先行,这是不争事实,但由于传承和历史等种种原因,大家对「意念假借」的体认都不尽相同,有的过份神化,有的过份保守,甚或因不认识而不谈、不练,反而从外形、单操等着手。其实我们可有想过「意」实际上是怎样确确实实地将拳术力量培养出来呢?本文试用浅白文字和实例作一点分享,不足之处还请各位前辈高人指正。

我们在练习站桩初期总会加入各种的意念假借,例如抱纸球、外撑、内抱、上领、下踩、晃水、抱树、扶按球等等形形式式,各自均有不同的操持方法和目标,没去深入的了解和体认,确是容易让人混淆,常见有些学员甚至乎他派人仕觉得这些意念假借操作起来很抽象,感到无从入手,练来练去总摸不着头脑,到最后甚至乎抱有怀疑态度而走入岐途。但其实意念假借是培养拳术力量的一种重要手段,我试举一个简单的例,试想平时我们去超市购物推着「手推车」向前行,双手甚至乎整体的力度因为这架「手推车」的手柄和我们的双手的接触而协调统一起来,换句话说我们整个身体经由这一「实物」而协调起来了。又试想想我们在「水里」行走时(例如泳池或海滩),如果整体不协调还能在水中行走吗?所以我们整个身体也经由「水」这一媒界而协调起来了。「手推车」和「水」是有形之物,受到容观条件的限制而无法做到多种力向和力度的产生,而且我们总不能每次练拳时抱着一大堆对象来练,甚至乎跳进水里去练的,再者为了达到技击的作用,拳术力量的训练应该是随时随地的、应感而发的。再者我们练习的内容亦应该不受时空地域的限制,为了应付这一需要,前辈们想出了「意念假借」这种训练方法。我们可以用脑去想自己双手正在推着「手推车」往前行,而实际上虽然手中无「物」,但也假装自己真的这样向前行,又或假借自己正在水中行走,有这样的「假借」再配合「实际」行动,整体力就出来了,如果有看过哑剧的人亦会有同感。而在这个过程,阻力感这一副产品就会产生出来,而自身的协调统一皆由这阻力感的帮助而来。抽象的假借意念不就是因为这样的一个过程而落实到现实生活了吗?说穿了其实可以是很简单的。

就这样回想我们的练习,以撑抱桩为例,双手环抱纸球、撑三抱七、胯下也夹一纸球、头向上领、胯后靠下坐、周身随水晃动,假借抱着纸球向前后左右上下晃动。虽然纸球等「假借」实际上并不存在,但我们透过「意念假借」这一手段让身体各部因这些「假借」而协调起来,这样就已经由抽象到真实将整体力初步的培养出来了。进而到平推试力,将撑抱桩得来的整体力放大,往后一拉复再向前推然后再往后拉,循环不断,自身被水晃动亦在晃动水。接着双手向前推出时往下一压变成扶按试力,假借双手扶着一块「木板」往下压(向下向后外分),然后再上浮(向上向前挤合),除了这「木板」外,周身还体察到「水」的阻力感。又接着整体由松紧转换做前发力,发力的同时围绕周身的水彷佛给弹开并且双手发落烧红了的铁钣随即回弹还原。整体力就这样经由意念假借这手段经由桩站、试力、发力给引发出来了,这是定步的状态。

以浑圆桩为例,假借全身环抱一棵大树并给泥包围,周身将树往前一般彷佛给搬动了,往后拉、往上提、往下栽、撕开、挤合也彷佛做到,再将之组合摸索。在这基础上,身体每一动也在动用整体力量再加上外争力,而假借的「树」和「泥」也带给我们阻力感。然后我们将之放大用丁八步拨水试力做出来,假借前面有「浪」涌到身前,我们整体往前推拨,与此同时假借身后被水浪推着并拉着身后远处的山,重心三七七三转换,然后我们往后回拨,意念假借大致相同。如果周身阻力感觉良好,可以进而松紧转换,猛然一发,彷佛将围绕周身的水也弹开。

以上所述各种假借方法皆为初期的练习方法,我们应该循环参照并对比,待有了真实的体认、实实在在的感觉后(经由意念假借由抽象变成真实),再重新注入站桩中去体会,桩法将会越来越完整。假借意念所带出来的阻力感真真实实的令到我们周身逐渐协调统一,由原先只属于思想层面的东西经由我们的身体体现了出来,我相信这不是一般认为「意拳太抽象」或「意拳是意念成疯」的人可以理解的。但如果我们只在脑里空想而不去作实际体会将之落实到身体每一动上,意念假借不如没有好了。当然若想较好的掌握意念假借练习最好由合资格教练从旁示范讲解,单从文字描述恐亦有所遗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