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程编写组 心理咨询是一种有理论指导的实践。咨询理论解释人的行为,说明人行为的原因,阐释各种心理困难和障碍发生的机制,提示干预的方向。更重要的是,咨询理论决定辅导的技术和方法。不过,由于心理咨询在科学属性上的发展还不是很成熟,当前存在着若干种相互竞争的咨询理论。不同的辅导员按照其所受的训练和个人喜好,选择一种或几种理论为自己的工作理论。 目前比较有影响的咨询理论约有十多种。以美国的情况来说,据吉布森和米切尔的调查,在学校中从事辅导的人所偏爱的理论有“以人为中心理论”“个体心理学理论”“指导式的治疗(directive approach)“理性—情绪理论”和“现实理论”等(Gibson & Mitchell,1999),选择这五种咨询理论的辅导员占了总人数的71%。从倾向来看,学校中的辅导员较倾向于人本色彩的理论。上述理论都有较强的人本主义倾向,比较强调人的发展而不是“医治”,因此更适用于对小学生的辅导。 根据我国心理咨询工作者的情况和我国学校辅导的实际,并参照国外的情况,以下选择在小学生的心理咨询中较广泛采用的几个理论予以介绍。
一、游戏治疗的理论与策略 游戏治疗被认为是小学低年级段儿童个别咨询的主要形式。因为这个年龄段的孩子的思维、内省体验能力和言语表达能力都还不很发达,需要凭借玩具材料和游戏活动来促进其内部活动进程并把它们外化表达出来。游戏是儿童交流的主要手段,就像成人以语言来表达他们的爱、烦恼、焦虑及个人问题,儿童用游戏来表达。玩具是儿童的词汇,游戏就是他们说话。著名游戏治疗学者兰爵斯(G.L.Landreth)将游戏治疗界定为:“游戏治疗者与儿童之间的互动关系。此治疗者须受过良好训练,知道如何选择游戏器材及如何发展一份安全的关系,让儿童能用其最自然的交流方式──游戏,来完全表达及揭露自己的情感、想法、经验及行为”(兰爵斯,1994,12页)。 “游戏治疗”一词主要指明了一种心理咨询的形式,而不是一个具体的治疗体系。实际上,西方的游戏治疗有十几个较有影响的体系(O’Connor & Braverman, 1997)。限于篇幅,这里仅选择兰爵斯的“儿童中心游戏治疗”(Child-centered Play Therapy)(兰爵斯,1994)来作介绍。 (一)儿童中心游戏治疗简介 儿童中心游戏治疗跟当事人中心心理治疗有密切的渊源关系,后者的创始人是著名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Carl Rogers)。当事人中心理论是当代最重要的心理治疗体系之一,并对目前存在的各个心理治疗流派发生了深远的影响(江光荣,2000)。当事人中心理论最主要的特点体现于罗杰斯对人性的基本信念,认为人从其本性来说,是积极而非消极的,建设性的而非破坏性的,亲和的而非敌意的。人有自我定向、自动地朝向积极的方向成长的潜在趋势。因此,如果生长在一种理想的环境下,人会自己成长,而无须外界的领导。罗杰斯的学生和后来的同事阿克斯莱(V. Axline)于20世纪40年代末成功地将当事人中心的理论(当时叫“非指导治疗”)应用于儿童游戏治疗,从而创立了非指导的游戏治疗。非指导的游戏治疗秉承了罗杰斯对于人以及心理治疗的基本理念,正如这个名称所示,这一治疗并不控制或改变儿童,而把目标放在儿童的自我知觉和自我指导上。阿克斯莱归纳她的治疗理念说:“游戏经验是治疗性的,因为它提供了儿童与成人之间一个安全的关系,因此儿童有自由及空间去用自己的方式表达自己。在属于他自己的方式及时间里,他确确实实地是他自己”。(Axline,1947)20世纪50年代后,罗杰斯的非指导治疗改名为“当事人中心治疗”,这个游戏治疗流派便也随之改称为“当事人中心的游戏治疗”。约从上世纪80年代之后,主要由于兰爵斯的努力和杰出工作,这个流派在美国北德克萨斯州立大学得到很好的发展。1988年在该校成立了一个全国游戏治疗中心。而兰爵斯也将此治疗的名称重新命名为“儿童中心游戏治疗”(兰爵斯,1994)。
(二)儿童中心游戏治疗的基本理论 1.对于儿童的看法 儿童中心游戏治疗的理论和策略都建立在有关儿童的一些基本信念之上(兰爵斯,1994)。 (1)儿童不是小大人。儿童有其独特的思想、体验和行动方式。 (2)儿童也是人。他们有能力体验到深层的痛苦和快乐。 (3)儿童是独特且值得尊重的。治疗者应欣赏每一个儿童的独特性并尊重它们。 (4)儿童是很有弹性的。他们有无限的能力去克服生活中的障碍和困难。 (5)儿童具有成长及成熟的本能。他们拥有一种来自直觉的内在智慧。 (6)儿童拥有积极的自我指导的能力。他们能用创造性的方式面对他们的世界。 (7)儿童最自然的语言是游戏。并且,这是他们最自在的表达方式。 (8)儿童有权利保持沉默。治疗者应尊重儿童不想说话的决定。 (9)儿童会把治疗的经验带到需要的地方。治疗者无需替儿童决定何时及如何游戏。 (10)儿童的成长无法加速。治疗者应明白这点,并且耐心地配合儿童的发展阶段。 从这些信念中可体会到,儿童中心游戏治疗是一种极其人本取向的治疗。这一治疗强调儿童的权利,强调按每一个儿童本来的或天性所赋的样子来对待他,而不要把成人的价值观强加在儿童身上,使之按成人希望的样子成长和生活。 2.人格理论 儿童中心治疗的人格理论围绕人(person)、现象场(phenomenal field)和自我(self)这三个核心概念展开。 儿童中心理论关于人的观点强调两个重点:其一,每个孩子都是一个整体,包括其思想、行为、感情和身体。面对自己每时每刻的经验,孩子是以全整的人、全部身心去作出反应。对于全整的人,一方面的改变总是带来其他方面一起改变。其二,每个人天生的倾向就是朝着发挥、展现其潜能,朝着更自主、更成熟、更强大的方向发展和成长。这一倾向被称为“自我实现的需要”。儿童的行动都是有目标的,是要满足他当时的主观世界中所出现的个人需要,而这些需要在其最终的意义上说,都是自我实现的需要的反映,或与自我实现的需要有关。 现象场是孩子当时当刻的主观经验世界,包括他当时所思、所见、所感的全部。这个主观世界跟客观世界不一定一致,但对于当事人来说,这是他的真实的现实。任何人(包括儿童)都是根据他的主观经验来行动。所以,如果要了解儿童及其行为,一定要了解儿童是怎样看待他的世界的。这就要求治疗者要避免按自己的想法或揣测去理解儿童,而要设法进入孩子现象世界,从孩子自己的参考系来了解孩子行为的含义。 儿童从其生命伊始就与其周围的人互动。这种互动也可说发生于儿童的现象场之内。由这种互动,尤其是跟生命中重要人物(如父母)的互动,儿童现象场中慢慢有一部分经验分化出来成为自我。自我的核心成分乃是对自己的个人特点以及个人─环境关系的知觉和评价。 有了初步的自我概念后,在自我实现趋向的驱动下,儿童会寻找一些积极的体验,如对自己身体和外部世界的探索活动。稍长一些后,儿童逐渐发展出一些新的需要,主要是关怀和尊重的需要。这两种需要的实质是获得个人价值感体验。由于对他人关怀和尊重的需要,使得儿童发展出现一个转折点。在生活中,大多数父母总是根据孩子的“表现”,即孩子的行为是否符合父母的价值标准、行为标准,来决定是否给予孩子关怀和尊重。换句话说,父母(也包括他人)的关怀和尊重是有条件的,这些条件体现着父母和社会的价值观。罗杰斯称这种条件为价值条件。儿童会反复地从自己的行为后果体验这些价值条件,并懂得什么是好行为,什么是不好的行为;怎样想、怎样做是好孩子,怎样想、怎样做是坏孩子(实际上这是大人的标准)。要注意的是,由于儿童的知识和经验的限制,他往往无法理性地、灵活地了解这些社会价值,而是囫囵吞枣地、生硬地接受它们。最终,孩子会把这些价值观念内化,将它们变成自我结构的一部分。当这种内化了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标准形成以后,儿童人格发展中的一个重大事件就发生了:儿童的行为不再受自身的感受和体验(来自自我实现的驱力)的指导,而是受内化了的社会价值规范的指导。儿童逐渐不能根据自己的感受和体验去评价经验。这意味着儿童的自我和经验之间发生了异化。 无论在发展健康的儿童还是出现适应问题的儿童身上,自我实现的需要和自我关怀、肯定的需要都是存在的,只是他们的满足方式不一样。“适应良好的人在成长路上没有碰到太多障碍──他们有机会使用自己的权力,被给予自由和独立。适应不好的人没有被给予这些权利,他们追求满足的过程充满挣扎”(Axline,1969)。如果从人格结构来看,所谓适应不良的儿童跟健康儿童的主要区别,则在于他们的自我概念。健康的儿童由于其成长过程中被给予了充分的关怀和爱,他们对自己比较自信,在内心深处感到自己是可以自主的、有力量的,他们的行为受自己的内在控制。而有适应困难的儿童由于其成长过程中没有安全感,缺乏关爱,因而变得不自信,缺乏独立性。他们的体验和行为不能自我指引和自我依赖,而必须依赖外部权威(如父母)或内化了的外部权威。由于自我实现的需要和自我肯定的需要仍然存在,他们变得不停地需要他人的认可,不时地要去确认自己的价值。兰爵斯提到一个叫马特的男孩的例子。马特因为行为问题而被转介到兰爵斯的咨询中心。在咨询期间的一天,马特又一次在杂货店里偷了一个空的可口可乐罐,由于是屡犯,马特的父母认为他不可救药,决定放弃监护权!法官因而判定马特恶习难改,裁决付监。兰爵斯申请法院把马特的监护权判给他。在游戏室里,当马特把他的挫折和难过奋力在拳击袋上击打时,他说道:“有时候人会怀疑自己的父母是否真的爱他。你能做的就是出去干点坏事,然后当他们发现时,如果会打你就是爱你。”(兰爵斯,1994) 阿克斯莱说,“当个体缺乏足够的信心去规划行为,似乎只满足于用替代的而非直接的方式来成长,也不想把这股驱力引导至建设性的、结构性的方向。这种便是适应不良的人。”(Axline,1969)
(三)儿童中心游戏治疗 1.治疗目标 儿童中心的游戏治疗的基本目标可以说是促进儿童的自我和经验的整合。罗杰斯指出,治疗的效力发生于受辅者非常个人的、经验性的对世界的感受与其自我概念能够一致之时。在这种状态下,受辅者较能体验新经验,对改变不那么防卫,也更能接受自己和别人。因为他不再感到那么无力,感到受威胁,从而能比较客观地对待自己和他人。这个孩子觉得被别人喜欢,觉得能够接受自己和喜欢自己,所以他就不需要依赖别人的态度来判断自己的行为。他就会变得更有自信,也更能够自我指引。总之,他变得能够自己来判断其感受和思想,而不一定要依赖他人(客观的他人和内化了的他人),他有能力去拥有他自己,他感到他“是”自己。 2.儿童中心治疗的基本原则 阿克斯莱提出了处理游戏治疗者与儿童关系的若干原则(Axline, 1947),后来兰爵斯修改为以下8点(兰爵斯,1994)。 (1)治疗者对孩子有真诚的兴趣,并发展出一种温暖、关照的关系。 (2)治疗者体会到一种对孩子无条件的接纳,并且不因为这孩子有某个特色才接纳他。 (3)治疗者创造一种安全和容许的感觉,使得孩子觉得自由,能够去安全地探索他自己。 (4)治疗者对孩子的感觉常常是敏感的,并且能够温和地表达这些感觉,让孩子能够发展出对自我的了解。 (5)治疗者深切相信,孩子能够负责任地行事,同时尊重这个孩子用他自己的方式和步骤去解决个人的问题。 (6)治疗者信任孩子的内在指引,容许这个孩子在关系里向各个方向带引,并且在导引孩子的游戏和谈话时,不做任何催促。 (7)治疗者相信治疗过程本身是一种渐进的性质,因此不企图去催化这个过程。 (8)治疗者建立治疗性设限的前提是要能够协助这个孩子接受他自己个人的责任,并发展出适当的关系上的责任。 总之,儿童中心游戏治疗的核心,是在治疗者和孩子之间建立起一种安全、容许、理解和信任的关系。在这种关系氛围中,孩子有勇气深入自己的内部世界,并表达出真实的自己。通过这种由内到外的自我展露和探索,儿童的自我开始改变,变得较为开放,较能够自我接纳。也因此,孩子的行为和经验也越来越跟他的自我实现倾向一致,从而变成积极的、在正确的方向上成长的人。 儿童中心的治疗者在治疗过程中显得相当“被动”和节制。治疗者有些像一面镜子,只是反映出孩子外在的行为和内在的感受。治疗者把判断、评价、解释、领导等的权利交给孩子,而全身心地投入到感受孩子的感受,体会孩子的想法当中去。例如,辅导员很少提问,因为这会把活动焦点转到治疗者身上,并干扰游戏的进行。辅导员也很少揣测,比如问孩子说:“你是不是希望爸爸一起做这事啊?”这会使孩子把他的世界放到真实的关系里去,妨碍那种安全的、有象征意义的表达。辅导员尤其要避免任何形式的评判。如果一个孩子问辅导员“你认为我的画好不好”,辅导员不会进行评价,而会代之以描述。如:“喔,整个画面都画满了绿色,但是你在右下角画了一些蓝色,还有另外一些颜色,你画出你想要画的样子来了!” 儿童中心的辅导员也避免干扰儿童的游戏,不提供解决也不提供建议。总之就是不允许辅导员操纵这个孩子,成为他的老师,也不让辅导员为孩子做任何事情。只有在少数情况下,辅导员才会提供支持及必要的协助。 二、行为治疗的理论与策略 行为治疗是在行为主义心理学的理论基础上发展出来的一个心理治疗派别,也是当代心理治疗理论中影响较大的派别之一。顾名思义,行为疗法最显著的一个特点便是强调以行为为中心。通常情况下,行为疗法不会讨论像人格、自我、动机这样一些内在的、不能直接观察的东西,而是以能够用某种方式进行观察和测量的行为为中心。事实上,当代行为治疗取向的辅导员并不否认人的内在认知和情感活动,但只重视这些内隐活动的外在表现。例如,说某个孩子有严重智力迟钝,行为辅导员只谈论这个孩子不能系鞋带,不会自己上厕所,只能用手抓东西吃,在智力测验中智商仅为35分,等等。在治疗和矫正的目标上,行为疗法把行为本身的改变作为目标,不去找症状背后的病因,也不认为除此之外还存在什么“内心深处”的原因。 (一)基本理论 行为疗法的理论来源有四个方面,即经典条件作用理论、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社会学习理论和认知理论。由于认知理论主要与认知行为治疗有关,所以这里不讨论它。 这里要讨论的三种理论的一个共同点就是学习,它们都是关于有机体的学习的发生机制和条件的理论。三种理论各说明一种学习形式。所以,学习概念是行为疗法的核心。在行为主义者看来,除了遗传和成熟的有限作用外,学习是获得行为和改变行为的主要途径。无论是适应的行为还是不适应的行为,都产生于学习。既然心理治疗就是消除和改变不适应行为,获得适应的行为,学习就是实现治疗目标的主要手段。行为治疗技术实际上是一些获得、消除和改变行为的学习程序。 1.经典条件作用 经典条件作用的概念已在第四章作过介绍。我们知道,经典条件作用的实质,是个体通过这个过程,在两个事物(或事件)之间建立了一种代表和被代表,标志和被标志的联系,并且这种联系是如此的牢固,以至在其中一方出现时,受辅者会直接做出针对另一方的反应。在行为治疗家看来,一些心理症状和行为问题,就是通过经典条件作用的方式获得的。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华生曾在1920年做过一个实验,演示出一个叫阿尔伯特的11个月大的小孩,是如何通过条件作用“学会”害怕白鼠的。再举一个我们熟悉的例子。一个原本对学校充满好奇和新鲜感的学生,由于在学校里经常受到老师的批评和同学的嘲笑,于是,在他的经验当中,把学校与批评、嘲笑等负面的感受联系在一起,从而对学校产生厌烦、恐惧反应,进而厌学逃学。这可以解释学校恐怖症的产生过程。 2.操作性条件作用 此概念也在第四章有介绍。操作性条件作用的实质是说,人们的行为会受到先前经验的影响和控制。先前的行为尝到了甜头,个体就倾向于继续此行为;先前的行为吃了苦头,就会抑制该行为。比方说,一个学生在课堂上主动举手发言,受到了老师的当堂表扬,那么该学生就有可能在今后更多地举手回答老师的提问。相反,如果老师对学生的举手回答这一行为没有反应,甚至作出负面反应(比如嘲笑或批评),那么这个学生今后主动回答问题的积极性一定会降低。的确,我们的许多行为和经验都是通过操作性条件反射作用而获得的。被烧过一次的儿童再也不会去捉那美丽的蜡烛火焰;孩子饿了就放声大哭,因为哭叫每次都能带来甘甜的乳汁;因为生病能带来更多的关心、安慰乃至金钱,并能逃避许多烦恼,所以我们一点也不奇怪某些学生何以喜欢“生病”;既然金钱能买到几乎一切的“好东西”,那么千千万万的人为了钞票而奔走钻营就是天下最容易理解的道理了。 3.观察学习 观察学习又称模仿学习,指当一个人看到其他的人表现出某种行为,并看到该行为人因之受到奖赏或惩罚,这一观察过程会影响观察者随后的行为,他会相应地表现或抑制该行为(视他看到的行为结果是奖赏还是惩罚而定)。例如,一个男孩在看到电视中成龙的功夫片后,模仿一些成龙的武打动作。构成人的模仿对象的范围极其多样,不仅有别人的行为,诸如书籍、电影、电视、图画、互联网等信息载体都可能成为模仿学习的来源。 事实上,许多行为并非单由一种学习方式而产生,而是经典条件作用、操作条件作用和观察学习综合作用的结果。例如,对于一个有学校恐怖症的孩子来说,可能许多跟学校有关的事物都跟他在学校的负面感受建立了信号联结,而他在学校期间的种种不愉快经验则使他形成了逃学的倾向,最后,其他孩子逃学的榜样促使他更大胆地做出逃学行为。所以,行为治疗的辅导员需要仔细了解受辅者产生不良行为的前因后果,才能对其行为有恰当的理解,并制定有效的干预方案。 (二)行为治疗的策略 行为治疗的方法和技术虽然各种各样,但对每一个案的治疗大体都遵循一个模式。一般来说,一项治疗至少应该包括行为评估、治疗和随访三个阶段。 1.行为评估 行为评估又叫行为功能分析或行为分析,是收集、测量和记录有关不适应行为的信息,了解该行为的发生或维持条件的过程。行为评估主要有三个作用:描述问题行为、选择治疗策略和评价治疗效果。在对一个具体的个案进行行为评估时,所要做的工作可以分为两步。 第一步,鉴别出问题行为。艾森克曾把不适应行为分为两大类。一是行为不足,例如不与他人交往,不能完成作业,害怕在班上发言;二是行为过多,例如经常发脾气,贪食,在课堂上捣乱。然而,由于文化的相对性,要确定一个行为是否为不适应行为往往因受辅者的生活环境不同而无法找到一个不变的标准。通常要判断一个行为是否是不适应行为,可联系以下几种情况考虑:与受辅者生活环境中的社会常规进行比较;联系受辅者的整个生活情况,看这个行为是否对他的生活造成损害;受辅者自己是否因这一行为而苦恼;周围人有什么评价等。对于鉴别出的不适应行为,需要准确定义并进行定量描述,如说一学生有侵犯行为,须清楚说明“侵犯”是指什么(如打人、骂人),每天或每周出现侵犯行为的次数、程度等。 第二步,进行行为功能分析。主要过程是分析问题行为发生的具体情境,以发现问题行为的引发原因和得以维持的条件,如它给学生带来了哪些好处等。以学生的攻击性行为为例来加以说明。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加以了解:他在什么情况下表现出攻击行为?攻击的对象是谁?从攻击中他得到了什么好处(如报复、捉弄、得到同伴的欣赏、引起别人的注意等)?他是对所有的人都有攻击行为还是只针对个别的人?周围同学及老师的反应?等等。 2.行为治疗 行为治疗是一个笼统的说法,还有其他一些词可以替换使用,如行为矫正、行为管理、行为塑造等。从行为治疗的观点来看,治疗无非是消除、改变一个不适应行为,或者塑造一个新行为,或者二者兼而有之。要完成这项任务,实际要做三件事:第一,确定要改变的行为及改变的目标;第二,选择合适的方法技术;第三,实施相应的治疗计划。 行为治疗的技术非常多,限于篇幅,这里只作简略的介绍,详尽的介绍请参阅专门的行为治疗著作。 (1)放松训练。各种神经症及紧张状态中都存在焦虑反应。放松训练就是针对焦虑反应的一种治疗程序。放松训练产生作用的机制,在于人的身体肌肉放松与心理紧张焦虑是两种不相容的状态,因此透过身体的放松有助于克服心理上的紧张。放松训练有多种形式,最常用的是渐进式紧张—松弛放松法。此法通过循序渐进地放松身体的一组一组肌肉群最后达到全身放松。在每一组肌肉的放松过程中,要求先使这组肌肉紧张。这是为了使初学者知道什么是紧张,从而能通过比较更好地体会放松的感觉。现在的治疗多采用放松训练的录音带,指示受训者一步步进入放松。
(2)系统脱敏。此技术主要用于治疗各种恐惧症状,例如害怕某些动物、考试焦虑、社交恐怖,等等。它通过使学生在放松状态下循序接触所害怕的对象(既可以是实际的,也可以是想象的,或照片、录像等)来克服焦虑。系统脱敏法分三个步骤:1)放松训练。2)制订焦虑事件层级,即将所害怕的对象按焦虑程度由低到高排序。以怕蛇为例,受辅者最怕的是触摸活的蛇,其次是见到眼前的蛇,再次是见到蛇的影像……,如此即可做成一个焦虑事件层级。3)实施系统脱敏。即先做放松,然后给受辅者呈现焦虑事件层级中最低的一个情境。坚持数秒钟,如果仍然害怕,就重新做放松;如果不再害怕,则进入下一层级。依此类推,直到受辅者面对其原先最害怕的情境也不感到焦虑为止。 (3)自我管理。这种方法可应用的范围很广,尤其对改变一些不良习惯特别适合。通常的做法是,针对要改变的行为习惯或问题,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行为改变方案。要详尽规定欲达到的目标和每天受辅者要做的事,以及完成和未能完成任务时相应的强化措施,并以签订合同的方式来对改变过程进行监控,以督促受辅者切实完成任务。在学校咨询中,自我管理是一种非常有用的行为改变技术,许多不良学习习惯和行为问题,如不能按时做功课、逃学、口出秽语、各种成瘾行为等,都可用自我管理技术来进行矫正。 3.随访 并非每一个案都必须有随访,这视个案的需要与否而定。许多专家认为,随访阶段是很有价值的。首先,它能帮助受辅者在现实环境中巩固从咨询室里所获得的新行为;其次,它有利于辅导员积累经验和个人专业进步。
三、现实治疗的理论与策略 现实疗法(Reality Therapy)是由美国精神病学家威廉·格拉塞(William Glasser, 1925)所开创的一个心理咨询和治疗流派。这个治疗流派自1965年开创以后,格拉塞本人一直在对其进行完善修订。最近的发展反映在作者的两部著作中,一部是《选择论:个人自由的新心理学》(Glasser,1998),另一部是《现实疗法之二》(Glasser,2000)。前者主要介绍现实疗法的理论基础,格拉塞将其命名为“选择理论”,后者主要讲新现实疗法的应用和实践。现实疗法有很浓的理性色彩。它强调人的基本需要的满足,强调人的选择对于个人生命的意义,强调对自主选择的责任,重视现在的行动。格拉塞一直坚持不懈地把现实疗法的理念应用于学校教育尤其是学生咨询,而且这个理论在学校心理咨询人员中一直颇受欢迎。从我国学校的实际考虑,现实疗法理论应用于中国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应该也是很有前途的。
(一)基本理论 1.基本需要 格拉塞认为,人有五种与生俱来的基本需要:生存、爱和归属、权力、自由和乐趣。在这些需要中,爱和归属的需要最重要,因为爱和归属的需要是对人的需要,而其他需要都要通过他人才能满足。人出生伊始,就不断地从事种种行为以满足这些需要。格拉塞认为,人的大脑可以看成一个控制系统,它在不停地监测我们的感受并通过感受来判断我们的这些需要满足的情况。只要你感到不舒服,一定是某一种或几种需要没有得到满足。 2.优质世界 在满足需要的经验中,一些积极的经验被积累和存储在我们大脑的一个地方。格拉塞称这个地方为“优质世界”(quality world)。优质世界储存的东西包括:人──那些我们与之亲近或想与之亲近的人,给我们带来好感或美感的人,不管是现实的还是想象的,认识的还是不认识的;事物──那些我们拥有或希望拥有的事物,任何对我们重要的东西;价值和信念──那些给我们带来快乐,我们视为重要的信念,如宗教、政治信念和理想。在所有这些成分中,人是最重要的。优质世界是我们想要生活于其中的美好世界,是我们的“香格里拉”。优质世界源于基本需要。二者的区别在于,基本需要是一般的、笼统的,优质世界是具体的、特化的。例如,爱是我们的基本需要,但我们所爱的人却在优质世界中。 3.行为的选择理论 现实疗法较近的理论发展是所谓“选择理论”。它认为人的全部行为,除却极少几种受生物遗传倾向制约者之外,都是选择。连我们生病、受罪,都是我们自己选择的。要理解这一点,必须了解“整体行为”(total beha 根据选择理论,我们的心理障碍也是一种整体行为,也是我们自己选择的结果。假如一个学生因为老是受别人欺负而难受和抑郁,就是一种整体行为。在痛苦和抑郁(情绪感受)后面还有思想和行为,比如认为反抗是徒劳的,认为没有人会帮助自己等(思想),以及不做出任何行动来改变受欺负的状况(行动)。我们通常只是意识或体验到整体行为中比较突出的那种成分。在这个例子里,这个学生只是感觉到痛苦和抑郁,而看不到这种情绪感受其实是意识和行动的后果,它们最终是该学生自己选择的。 这个学生也可以做不同的选择。如果他在治疗中开始选择积极的行动和想法,去解决他跟他人(欺负他的人或其他与此有关的人)的关系问题,他就能使自己的感受变好,从而解决心理上的痛苦。现实疗法总是把焦点放在思想和行动上,通过选择合适的、有助于受辅者需要满足的思想和行动,来达到情绪乃至生理(比如身心障碍)的改善,因为只有思想和行动是我们可以控制的。 心理困难的实质在现实疗法看来,不存在什么心理疾病(少数有明确的生物学原因者如老年痴呆症除外),所有的心理困难皆源于人的有害选择。所以现实疗法坚决拒绝心理疾病的说法,拒绝医学的模式。一些受辅者为了逃避选择的责任,沉湎于眼前“好受”却有长期危害的行为中,如酗酒等成瘾行为;另一些人则形成了一种失败的自我观念。他们自责、自卑,觉得自己一无是处,且认为自己无能力改变自己,不能承担责任。他们倾向于让步、放弃、投降,习惯于接受失败。这些都是心理困难者在症状后面的共同特点。 4.治疗的目标 现实疗法把这样一些东西作为治疗追求的目标:帮助受辅者认清什么是他们真正需要的,认清自己为什么需要这些;辅助他们对自己当前的所作所为进行分析和评价,看看现有的行为是否有益、有效、负责(对满足自己的需要而言);协助他们选择负责任的行为,制订建设性的行为方案,以便作出改变,达到对自己生活的有效控制。因此,负责任的行为是现实治疗的核心目标。负责任的行为的含义是“满足自己的需要,而在这样做的时候其行事方式又不剥夺他人的需要满足的可能性”(格拉塞语)。 (二)治疗的重点和过程 1.治疗的重点 如前所述,虽然整体行为包括四种成分,但从控制的有效性或容易程度来说,比较容易控制的是行动,其次是思维。因此,现实治疗把治疗过程的重点放在行动和思想上。它并非完全不理会情绪感受,但它总是从情感与行动和思维的关系来谈论情感,相信随着个人成功地控制其行动,情感体验也会随之改善。格拉塞说,“我们不能够命令自己感到好受些,但我们总能够命令自己做得更好些,而做得更好些会使我们感到好受些。” 更进一步说,现实疗法关注的外显行为是当前的和今后的行为,而不是过去的行为。他们认为人不能改变他的过去,关注过去的失败是浪费时间。关注现在和将来才是建设性的。因此,现实疗法辅导员总是把主要精力放在帮助受辅者分析他当前在做什么,他的所作所为是否能有效地满足个人需要;帮助受辅者设计新的行为,并随即付诸实践。 2.治疗过程 格拉塞曾概括出现实疗法的八条原则。这些原则构成了现实疗法辅导员在治疗过程中的行动指南。这八条原则及其实施要领如下。 (1)发展相互卷入的治疗关系。现实疗法非常重视辅导员和受辅者之间的个人关系。它把这种关系叫做相互的“卷入”。在辅导员这方面,他要以个人化的、真诚的、理解的态度,创造一种相互信任的亲密气氛。重点是让受辅者感到辅导员信任他有能力做出负责任的行为,感到辅导员对他的接纳和尊重,从而体验到自我价值感。但这种关系不能向受辅者传递这样的感觉:由辅导员对受辅者负责,他可以依赖辅导员,不必依靠自己。现实疗法的一个独特之处是拒绝移情关系,治疗者是他自己,辅导员不充当任何别的角色。即使受辅者表现出移情行为,辅导员会明确地告诉受辅者,“我不是你爸爸、妈妈或任何别的人,我是我自己”。现实疗法认为移情关系无助于受辅者对自己负起责任,而助长了他的依赖性。 (2)探讨当前行为。现实疗法辅导员坚持把焦点集中在当前行为上。与此相应,现实疗法很少关注症状,例如那些痛苦的情绪体验。如果谈话涉及到情感,那么现实疗法辅导员总是设法使之与行为或行动联系起来。假如受辅者说“我今天的心情糟透了,难受死了”,辅导员不会问“你能向我描述一下这种感受吗?”而可能问“你做了什么使自己这么难受?”同时,辅导员也尽可能把重点放在当前的和将来的行为上,少涉及过去。对上面一个问题,辅导员更可能问:“你能够做点什么,使自己感到好受一些呢?”对过去的行为进行讨论,只在这样两种情况下才是合适的:第一,为了证明过去行为的无效、无益;第二,为了给将要作出的行为改变寻找合适的行为。 (3)帮助受辅者评价自己的行为。评价行为的标准是看行为是否有助于满足自己的需要,当然还要兼顾行为是否妨碍他人和社会的利益。但评价不应由辅导员来作出,因为这是受辅者的责任。辅导员要尽量保持客观,只是鼓励、支持受辅者做出评价。 (4)帮助受辅者选择、设计负责任的行为。如果受辅者确认自己的行为是不适当的,辅导员就开始帮助他重新考虑现实的、负责任的行为,制订一个新的行为方案。在做这件工作时,辅导员要注意这样几点:首先,辅导员不能越俎代庖,有意无意地代受辅者选择行为,把自己认为合适的行为强加给受辅者;其次,要密切地参与选择、评价新行为的活动,如果受辅者的选择不合理,引导他认识这种不合理;第三,新的行为方案不能太复杂,太难,要注意其成功的可能性;第四,坚持要求把行为方案以书面形式写下来,搞出一个类似行为合同一样的计划。 (5)帮助受辅者承诺履行行为计划。让受辅者承诺负责地履行行为计划,这种承诺是对他自己也是对约定的行为计划和辅导员负责。通常这需要做一些鼓励和强化工作,以激发受辅者的行为动机。在多数时候,辅导员要求把承诺以书面形式写入行为合同。 (6)当受辅者未能履行计划时,不接受任何借口和开脱。如果受辅者未能按计划行动,除了确实发现计划本身不可行、需要修改以外,辅导员不接受任何解释和借口,他在这一点上要表现得非常坚决。 (7)不使用惩罚手段,但要受辅者承担行为后果。 (8)决不放弃。辅导员如果放弃,其榜样作用会感染受辅者,损害咨询关系,增加受辅者的无价值感。 在这八条原则中,卷入关系是最基本的原则,所有其他原则及其派生的策略和方法都要在真诚、接纳的个人卷入关系中来展开和实施。
四、家庭治疗的理论和策略 所谓家庭治疗,是指以家庭为对象而实施的心理治疗。与以“个人”为对象进行的个体心理治疗不同,家庭治疗属于人际关系方面的治疗,即不太注重成员个人的内在心理构造与状态,而是把焦点放在家庭各成员之间的人际关系上。家庭治疗把家庭视为一个系统。它认为,在家庭这个系统内,任何成员所表现的行为,都会受家庭系统内其他成员的影响,同时也影响着家庭系统内的其他人。这种系统内各成员行为之间的相关性,可解释一些病态的家庭现象和某些家庭成员的不健康行为产生的原因;而某一家庭成员的病态行为,也常因配合其他成员的心理需要,或被其他成员配合而维持下来。基于这种观点,家庭治疗学者认为,要改变病态的现象或行为,不能单从治疗个人成员入手,而应以整个家庭系统为其对象。 家庭治疗包括许多流派,此处仅介绍由美国心理治疗家米纽秦(S. Minuchin)所创立的结构式家庭治疗,因其更适合于中国的文化和家庭结构。结构式家庭治疗专注于家庭成员中谁跟谁在何时以及如何互动沟通。根据这些信息,就可以对家庭的结构及问题加以评价。因此,本取向的理念是,大多数的问题都是家庭结构有缺陷造成的副产品。治疗的重点包括:协助家庭调整刻板的关系形态,以及重新定义关系。米纽秦的核心想法是,从家庭互动关系形态的角度,最能够了解个体的问题所在,并且必须在家庭结构发生良性的改变之后,个体的问题才能够减轻或消除。 (一)基本理论 1.家庭互动结构 家庭结构可看作是一组不可见的功能性要求或规则,控制着家庭成员间互动的方式。通过观察家庭的活动或察看家庭成员在治疗中互动的情形,可以了解家庭的结构。观察的重点是,察看谁以何种方式向谁说些什么,以及结果是什么。凭借着注意家庭过程,而不是仅仅倾听,辅导员能够观察出有问题的互动情形。在治疗过程中反复出现的家庭互动过程,会透露出家庭互动结构形态。 家庭互动结构可分为三类。 避免冲突型:例如,每次妻子抱怨丈夫时,丈夫总是缄默不语。 互补型:当父亲发脾气时,女儿总是会有些畏惧、服从的表现(强配弱,刚配柔)。 对称型:在充斥冲突乃至暴力的家庭里,辅导员常会发现“对称性”的互动过程(同一类行为的交换)。在这个过程中,每个人都振振有辞地争论,丝毫不退缩,最后甚至演变成暴力冲突。 2.家庭子系统 家庭由各种子系统组成,包括:夫妻子系统、兄弟姐妹子系统和父母孩子子系统,等等。每个家庭成员在不同的子系统中有不同的角色。如张先生在父母孩子子系统中是父亲,在夫妻子系统中是丈夫,而在原生家庭中的兄弟姊妹子系统中排行老三。 每个子系统都有适当的任务与功能。如果另一子系统中的成员占据或侵犯一个他不属于的子系统时,会使常态结构产生某种麻烦。例如,在中国家庭中,夫妻子系统的生活往往被父母中的某个成员“侵入”,上一辈不恰当的卷入会导致夫妻子系统乃至其他家庭关系发生问题。 3.边界 保护与提升个体、子系统以及家庭的完整性的情感界限就是边界。边界的两种极端状态,一是疏离,如在某些情况下,由于代沟的存在,使父母与子女无法彼此了解并形成亲密的关系。在疏离的状态中,个体或子系统会变得孤立,对外的关系会受损甚至恶化。另一是过分卷入,如有占有式亲子关系观念的父母,倾向于插手甚至包办子女所有的事情,掌握子女的一切动态,按照自己理想的模式去塑造子女的一切行为。这种过度卷入的行为一方面增加了子女的依赖性,另一方面剥夺了其独立发展的自由,也可能因子女的反抗而起冲突。因此,边界有健康与不健康之分。家庭成员如果能了解健康边界与不健康边界的差异,并遵守一些有利于维持健康边界的家庭互动规则,家庭的功能就会运作得比较好;反之,家庭功能就会受损。 4.治疗目标 根据上述概念,结构式家庭治疗的目标有两个:一是减少功能不良的症状,二是通过调整家庭的互动规则及建立更适当的边界来促成家庭结构的改变。 (二)治疗策略和技术 家庭治疗有一些独特的策略和技术,其中主要者有三种。 1.家谱图 即在收集家庭基本资料及其结构和互动模式的过程中,用一张家庭地图将这些资料简明地标示出来,以利于辅导员更好地发现其家庭运作和问题维持的模式。辅导员会确认这个边界是僵硬的、扩散的或是畅通的。有时,家谱图可用来凸显家庭中互动关系的功能运作与性质,在治疗的过程中发挥出很好的效果。 2.情境扮演 这是指辅导员要求家庭成员将发生在家中的一些冲突情境扮演出来,使辅导员得以观察成员间的互动情形,进而评价家庭的结构。在上述过程中,辅导员同时也会干扰已存在的互动形态,以确认家庭适应不同互动形态的能力,鼓励家庭成员们尝试更为良性的互动方式。经过情境扮演并处理其中的问题,改变就会逐渐发生,达到仅仅通过讨论问题所不能达到的效果。 3.重新赋义 这是指辅导员对于家庭中的问题情况提供新的解释。以这种方式来探索现存的问题,目的在于改变人们对于事物的看法,从而产生新的行为。例如,把一个犯了罪的男孩看作是悲伤而缺乏安全感的,需要有稳定的家庭结构和指导才会感到安全。 五、其他咨询理论简介 (一)心理分析理论 心理分析理论又称为心理动力理论,是现代心理治疗的奠基石。心理动力理论由著名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所创立,虽然后来经过了许多的变革(如新精神分析理论、客体关系理论等),吸收了许多新的思想,但心理分析理论的一些核心概念和方法论观点基本上保留着。这些观点包括:心理决定论,无意识理论,人格结构理论,人格发展理论,及自我防卫机制和过程等。 从总的倾向上来看,心理分析理论是一种描述作为生物学的人(有食、色、性的需要)和作为社会的人(有道德、良心上的自律要求)之间,或者如传统所说“肉与灵”之间的对立冲突的心理学说。它认为这种基本冲突正是人格发展的根本动因,各种神经症则是由于这一基本冲突没有得到好的解决所致。 心理动力学治疗非常重视辅导员和受辅者之间的移情性治疗关系。一方面利用这种关系来树立辅导员对受辅者的影响力,另一方面则透过这种关系来发现受辅者跟其生活中重要的人物互动的方式和关系形态,尤其是那些导致受辅者的问题的互动方式。 (二)认知治疗理论 认知治疗是20世纪6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心理治疗方法。其下又分为几个略有不同的理论,如贝克(A. Beck)的“认知治疗”,艾利斯(E.Ellis)的“理性—情绪疗法”,梅钦鲍姆(D. Meichenbaum)的“认知行为矫正”。认知治疗的主要观点是,认知过程是心理行为的决定因素,情绪和行为的产生依赖于个体对其处境的认识和评价,而这些认识和评价又往往受个人先定的信念和要求等因素的影响。因此,认知治疗就是通过改变人的先定信念、认知过程和由这一过程中所产生的观念,来纠正本人的适应不良的情绪和行为。 认知治疗的方法比较直截了当。从西方的经验看,不少学校心理咨询员也乐意运用这种方法,所以是值得推荐的。 (三)森田疗法 森田疗法由日本精神病医生森田正马于20世纪初所创立,具有很强的东方文化的色彩。森田疗法的适应症是所谓的“神经质症”,大致相当于我们现在所说的神经症。森田疗法认为,神经质症是以受辅者的疑病素质为基础,通过“精神交互作用”而形成的。有疑病素质的人内向,对自己的身体、心理状态和体验特别敏感,稍有不适就猜疑担忧,并且认真细致,凡事务求完善,否则不能安心。这种人偶尔出现一些不适或不理想的行为,例如初次在公众面前讲话感到紧张,从此以后就会特别注意自己有没有又出现这种紧张感,越是注意越是容易发现自己的紧张,以致担惊受怕形成心理障碍。后面这种心理活动过程就是“精神交互作用”。 在治疗上,该疗法的基本治疗原则是所谓“顺其自然”,即接受和服从事物运行的客观法则,包括精神活动的法则。对于心理障碍病人,顺其自然的法则常常具体化为“承受痛苦,为所当为”八字要诀,即认可、接受自己的障碍,承认自己可能生病。如果心理上感到痛苦,那就受着这痛苦,不要做徒劳的反抗;同时该做什么就做什么,该吃就吃,该喝就喝,该读书就读书。如果在做这些的时候不停地感受到痛苦,那就带着痛苦做该做的事。以这种接受痛苦、不特别理会痛苦的态度和行为来对待痛苦,就容易打破精神交互作用所引起的“固着”状态,不久痛苦反而会逐渐减轻和消失。 (四)折衷的理论取向 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心理治疗理论已迅速地朝向整合与折衷的方向发展。其原因是越来越多的辅导员发现,没有任何一个理论能够普遍地适用于所有复杂的人类行为;同时在已有的治疗理论体系中,没有证据表明某个体系优越于别的体系。在此背景下,有越来越多的辅导员对咨询理论采取一种较为灵活的态度,如对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理论进行整合,或在一种理论框架下吸收别的理论的一些观点和技术,甚至不要任何理论,什么合用就用什么。这一趋向现在变得很普遍。但是,在心理咨询的学习和训练上,还是以一些较为传统的流派分门别类地学习较为普遍。 http://www.pep.com.cn/xgjy/xlyj/zhuaiti/xs/201008/t20100827_780822_4.ht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