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晏殊《踏莎行·小径红稀》赏析

 江山携手 2018-11-27
《踏莎行》晏殊

小径红稀,芳郊绿遍。高台树色阴阴见。春风不解禁杨花,蒙蒙乱扑行人面。
翠叶藏莺,珠帘隔燕。炉香静逐游丝转。一场愁梦酒醒时,斜阳却照深深院。

这是一首描绘暮春初夏景象,抒写时序流逝轻愁的小词。
上片写郊行所见,蕴含淡淡的哀愁。
“小径红稀,芳郊绿遍。高台树色阴阴见。”这首词开头三句是说,小路边的红花日渐稀少,郊野却被萋萋芳草沾遍,绿树成荫高楼台榭若隐若现。
“红稀”、“绿遍”、“树色阴阴见”,标志着春天已经消逝,初夏的气息已经很浓。三句所写虽系眼前静景,但“稀”、“遍”、“见”(同“现”)这几个词语却显示了事物发展的进程和动态。从词人观察景物的角度看,“小径”、“芳郊”、“高台”,也显见移步换影之迹。
“春风不解禁杨花,濛濛乱扑行人面。”上片后两句是说,春风不懂得去管束杨花柳絮,让它们迷迷蒙蒙乱扑行人面。
杨花扑面,也是暮春的典型景色。但词人描绘这一景象时,却特意注入自己的主观感情,写成春风不懂得约束杨花,以致让它漫天飞舞,乱扑行人之面。这一方面是暗示已经再也无计留春,只好听任杨花飘舞送春归去了;另一方面则又突出了杨花的无拘无束和活跃的生命力。虽写暮春景色,却无衰颓情调,而是显得很富生趣。“濛濛”、“乱扑”,都极富动态感。“行人”二字,点醒上片所写,都是词人郊行所见。
“翠叶藏莺,珠帘隔燕。炉香静逐游丝转。”下片前三句是说,翠绿的树叶里藏着黄莺,珠帘把燕子隔在外面,静静的炉香像游丝般袅袅升腾。
过片两句,分写室外与室内,一承上,一启下,转接自然,不着痕迹。两句所写的景物,仍带有明显的季节特征。着“藏”、“隔”二字,初夏嘉树繁荫之景与永昼闲静之状如见。这里写了炉香之“逐”,游丝之“转”,表面上是写动态,实际上却反托出整个室内的寂静。“逐”上着一“静”字,境界顿出。很容易让人联想起主人公永日无聊的情思和闲愁。
“一场愁梦酒醒时,斜阳却照深深院。”末两句是说,醉酒后一场愁梦醒来时,夕阳正斜照着深深的庭院。
结拍跳开,接到日暮酒醒梦觉之时:午间小饮,酒困入睡,等到一觉醒来,一是日暮时分,西斜的夕阳正照着着深深的朱门院落。这里点明“愁梦”,说明梦境与春愁有关。梦醒后斜阳仍照深院,便有初夏日长难以消遣之意。
初读起来,结尾两句似乎和前面的景物描写有些脱节,主人公的愁绪来得有些突然。实际上前面的描写中固然流露出对春暮夏初的充满活力的自然景象的欣赏,另一方面又隐含有对已逝春光的惋惜。由于这两种矛盾的情绪都不那么强烈,就有条件的共处着。当深院闲居之时,惋惜之情转而滋长。结尾两句就是后一种情绪增长的结果,由于这种春愁只是一种时序流逝的惆怅,所以它归根到底不过是淡淡的轻愁,并没有否定前者。

附录《踏莎行》晏殊
小径红稀,芳郊绿遍。高台树色阴阴见。春风不解禁杨花,濛濛乱扑行人面。
翠叶藏莺,朱帘隔燕。炉香静逐游丝转。一场愁梦酒醒时,斜阳却照深深院。

译文
小路边的红花日渐稀少,郊野却被萋萋芳草占遍,绿树成荫高楼台榭若隐若现。春风不懂得去管束杨花柳絮,让它们迷迷蒙蒙乱扑人面。
翠绿的树叶里藏着黄莺,红色窗帘把燕子隔在外面,静静的炉香像游丝般袅袅升腾。醉酒后一场愁梦醒来时,夕阳正斜照着深深的庭院。

注释
踏莎(suō)行:词牌名,又名“喜朝天”“柳长春”“踏雪行”“平阳兴”“踏云行”“潇潇雨”等。双调小令,《张子野词》入“中吕宫”。五十八字,上下片各三仄韵。四言双起,例用对偶。
红稀:花儿稀少、凋谢。意思是到了晚春时节。红:指花。
高台:高高的楼台,这里指高楼。阴阴见:暗暗显露。阴阴:隐隐约约。
不解:不懂得。
蒙蒙:形容细雨。这里形容杨花飞散的样子。
翠叶藏莺,珠帘隔燕:意谓莺燕都深藏不见。这里的莺燕暗喻“伊人”。
游丝转:烟雾旋转上升,像游动的青丝一般。

名家点评

沈际飞《草堂诗余正集》:结“深深”妙,着不得实字。

沈谦填词杂说》:(结句)更自神到。

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此词或有白氏讽谏之意。杨花乱扑,喻谗人之高张;燕隔莺藏,喻堂帘之远隔,宜结句之日暮兴嗟也。

唐圭璋唐宋词简释》:此首通体写景,但于景中见情。上片写出游时郊外之景,下片写归来后院落之景。心绪不宁,故出入都无兴致。

晏殊《踏莎行·小径红稀》赏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