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解读《黄帝内经》时,有不少读者留言评论,说中医养生是忽悠人的。只能说,现代社会,商家太精明,抓住了大众怕老、怕病、怕死的心理弱点,以保健养生为旗号去赚钱,导致消费者真真假假分不清。 如果你读懂《黄帝内经》,了解生命的本质,就会发现,爱护身体是在平时的一点一滴言语行为中,不需要特意养生。人身上有5种自然状态,保持良好,就不用花钱养生。 第1种自然状态:保持心神安宁。
心藏神,喜伤心,恐胜喜。 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听到这样的对话: A:“你最近的气色看起来很不好,怎么了?” B:“我家里出点事……” 可见,一个人的心里有挂虑和烦恼,就会体现在气色上,即使不懂医学的人,也能看出来。生活中,起起伏伏,磕磕碰碰,都是难免的,如果想要保持身体好,就不要过度在乎,少计较得失,保持心神安宁,就是养生命之根。 第2种自然状态:尽量少动肝火。
肝藏魂,怒伤肝,悲胜怒。 经常听人说:“哎呀!气得我肝疼。” 真有这么回事,一个人愤怒,生气,会伤肝。现实生活中,人和人之间的相处总会有些矛盾,完全不动肝火,也不可能。从养生的角度说,尽量少动肝火。怒火这种东西,是可以克制的。只有自己放纵,才会越烧越大,伤人伤己。 第3种自然状态:不要想太多。
脾藏意,思伤脾,怒胜思。 很多人,控制不住地思虑,甚至想到睡不着觉。想太多,则伤脾,这是很多人忽略的问题。 比如,我以前有个同事,她就思虑特别重。一会担心领导怎么想,一会担心其他同事对她的看法,甚至走在路上,也担心自己胖,想别人看自己的眼光。人,至少90%的思虑,都是无用的,只会耗费自己的能量。 那些想太多的人,一定要自控,别人根本就没那么在意你,不要把自己看得太重。 第4种自然状态:保持乐观,减少忧愁。
肺藏魄,忧伤肺,喜胜忧。 忧愁,是一种负能量,长期忧愁,则伤身体。每个有心智的人,都会有忧愁。孩子忧考试成绩,年轻人忧工作和情感,中年人忧家庭和孩子,老年人忧身体和衰老病死。你瞧,一个人一辈子都有可以忧愁的事情,与其忧愁,不如放下,保持乐观心态,尽自己的努力,然后要放下。 第5种自然状态:战胜恐惧心理。
肾藏志,恐伤肾,思胜恐。 恐惧,应该是人的本能。有的人恐惧黑暗,有的人恐惧社交,有的人恐惧疾病和死亡,有的人恐惧坏人,有的人恐惧鬼…… 心中有恐惧的人,则伤阳气,久而久之,则伤身。如果你经历过足够多的事,会发现,恐惧,只是自己吓自己。有一次我一个人乘坐电梯,从32楼突然失控下坠,我当时也没恐惧,只是从高往低,迅速按亮每一层的电梯键,后来电梯在20层的地方,恢复正常。 人的恐惧,会传染,比病毒还可怕。早些年,深圳发生一起电梯夹死人的命案,视频在网上一传播,从此很多人恐惧乘电梯。没有必要的,这种概率非常低。 最后,总结人的5种自然状态:保持心神安宁;尽量少动肝火;不要想太多;保持乐观,减少忧愁;战胜恐惧心理。若能保持良好,就是最好的养生,就是爱惜自己。只要做到这5点,久而久之,你就会看起来比同龄人年轻。不信,你试试。 每天学一点国学,这是解读国学的第9篇文章。为方便读者连贯阅读,我尽量坚持每天更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