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聊聊历史05》–“封建社会”

 申正 2018-11-28

◆  ◆  ◆  ◆  ◆       



上回说到在“商周之变”后,“中国”这个概念被确立了下来,而“天命”也正式从一个部族(商族),转移到一个人,也就是“周天子”身上,因而推翻了商朝。那么周朝又是如何建立统治天下的方式呢?那就是“分封”,也就是周天子向下分封了大量的亲戚与重臣,透过形成藩属诸侯国来拱卫周天子。而这种政治的统治形式就叫做“封建”,这种社会就叫“封建社会”

这里要厘清的一点是,后来很多人经常会将中国自“秦代到清代”这段历史也称作“封建社会”,但这种说法其实是有问题的。“封建”这个词最早出自于《左传》里的一段话:“封建亲戚,以藩屏周”。意思是说:“分封亲信们出去建立诸侯国,作为周王室领地的屏障。”也只有这种封土建邦、分封割据的状态,才叫做“封建”。

而西方历史里的“Feudal”一词,说的也是这种分封割据的封建状态,所以便译作“封建”。但是,中国从秦到清的“帝国型态”,并不是上面说的这种分封割据状态,而是朝廷在帝国内部建立很多的“郡”和“县”来分层管理,也就是所谓的“郡县制”。

但是这种“郡县制”并未曾在西方历史上出现过,所以也就没办法找到一个适合的西方概念来套用,因此才造成了这种“以为整部中国史都是封建社会史”的误解。而封建社会的另一个特色是“最高统治者无权干涉诸侯国的内部事务”。诸侯确实是最高统治者(即 天子)的封臣,但由于诸侯们各自具有政治与实权的“独立性”,因此他们反而比较像是周朝这间公司的“合伙人”。虽然各路诸侯都承认周天子是最高权威,但周天子却无权管辖诸侯国的内政,而是必须放任他们各自发展。

因此,时间一长,自然就有某些诸侯的力量会大过周天子,因此周天子的权威就渐渐减弱,甚至变成了一种虚位。这时候周天子自然是不会看着自己只剩下共主的头衔,而毫无作为的,因此历史上确实也有过想要图强自救的周天子,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著名的“周厉王”。周厉王在历史上可以说是臭名昭著,但他真的有史书上说的这么“臭”吗?

其实不然!你看,如果你想要跟诸侯们一较力量的高下,那你首先得要变强才行。那要如何变强呢?首先必须要强化对天子直属领地的控制。要强化对属地的控制,就意味着必须更加“专制”,所以自然也会打破许多传统。但要知道,这可是周朝,一个“礼制”胜过一切的时代。所以周厉王的图强政策,自然就招来了各种批评,说:“你怎么能够不顾传统,胡做非为呢?”

这就让周厉王大为恼火了,所以索性就规定任何人都不准批评时政,限制人民的言论自由。因此才留下了一句成语,叫“防民之口,甚于防川”。这一连串的自强当然引起许多人的不满,所以就发生了后来的“国人暴动”事件,周厉王仓皇逃出镐京。

自此之后,周天子再无建立实质权威的可能。而仅一代之后,周朝的首都则不得不从陕西的镐京迁移到河南的洛阳,中国正式走进“东周”时代,周天子也成为一个虚名,不再有任何的影响力。这时候,东周的各个主角也正式走到聚光灯底下,也就是后来春秋、战国里的那些“诸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