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盘点自主招生院校中那些“垃圾专业”,被录取了还不如不走自招

 长沙7喜 2018-11-28

前不久有家长在后台询问为什么有的自主招生院校放出的专业很冷门?自主招生作为选拔考试是不是所有专业都值得报考呢?


当然不是,一所好大学的差专业一般情况下都比不过一所稍差一点大学的好专业(尤其是工科专业更是如此)如:清华北大垫底专业毕业的学生,不论薪水还是前景一定比不过复交金融系出来的学生,可这两者的录取分数是比较接近的;北航的车辆工程毕业生找工作不如吉大车辆工程的毕业生好找,可录取分数上,北航明显高于吉大。


今天学科竞赛网就为大家整理了90所自招院校在自主招生放出的专业中,学科评估为C+/C/C-的弱势学科,大家引以为戒,报考时一定要慎重,避免踩雷。



(点击可查看大图)


说明:1.表中“/”代表该校无该等级学科;

2.表中学校为面向全国招生的自主招生院校。


C/C+/C-分别代表什么?


第四轮评估结果按照“精准计算、分档呈现”的原则公布。根据“学科整体水平得分”的位次百分位,将排位前70%的学科分为9档公布:前2%(或前2名)为A+,2%~5%为A(不含2%,下同),5%~10%为A-,10%~20%为B+,20%~30%为B,30%~40%为B-,40%~50%为C+,50%~60%为C,60%~70%为C-。


也就是说,C类学科(包括C-/C/C+)代表该校该学科在学科整体水平中居于40%—70%,百分比越大,专业排名越靠后。


为什么A+就是好学科?


学科评估主要从师资队伍与资源、人才培养质量、科学研究水平以及社会服务贡献与学科声誉四个方面进行评估,反映了学科师资充分性、学科积累质量、学生过程质量、在校生质量、毕业生质量、科学研究水平、学术影响力和学术道德等。学科评级越高,说明该学科的师资力量越强、教学水平越高、学生质量越好、科研能力越高、社会影响力越大,前途越好。


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选择哪个?

如今,“双一流”大学已经展现出其发展潜力,“一流大学”+“一流学科”才是择校首选。有些高校在自主招生中放出的并不是王牌专业,或者仅放出一部分王牌专业,考生稍不注意就会踩进“陷阱”,而绝大多数自主招生院校大学期间是不可转专业的,学生只能含泪读完。再加上大部分学校越来越重视学生能力与专业的匹配度,考生和家长在报考时需要加强对专业的关注,一方面提早备考,另一方面尽可能选择一流专业,避免踩进自招的“专业陷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