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姓氏文化:索姓

 liuhuirong 2018-11-28


索姓起源有二:

出自子姓

殷民的七公族之一。据《元和姓纂》载,商民有七支,形成七姓公族。商朝灭亡后,周朝建立。周武王把周公旦的长子伯禽封在鲁(今山东境内),建立鲁国,并且把殷商七族中的六族迁徙到鲁国,这六姓分别为徐姓、条姓、萧姓、索姓、长勺姓和尾勺姓。周武王灭纣索氏出了不少力,后来定居在鲁国成为名门望族。
另据敦煌出土文献P.2625号《敦煌名族志》载:“索氏,又其先商王帝甲封子丹于经索,因而氏焉。武王灭商,迁之于鲁,封之为侯。秦并六国,庄侯索番钹仕,国除。汉武帝时太中(西汉官职名,太中大夫)索抚、丞相赵周直谏忤旨,徙边,以元鼎六年从钜鲁南和迁往敦煌。”敦煌索氏自两汉至唐末五代一直是凉州地区的世家大族,累世为官,于经学、玄学多有建树,此说当有所本,可见汉族索姓是殷商公族之后,源自子姓。经索应为京索之地,京、索两地位于今河南郑州荥阳,相距不远,春秋时均为郑国城邑,秦末刘邦项羽曾大战与此,有京索之战。荥阳至今有索河。

出自他族

南北朝及唐时胡人入居中原,有改姓索者;清朝满族有改姓索者;今满、藏等民族均有索姓。

索姓最早的活动地在今山东、河南,两晋南北朝时期,在武威郡(今属甘肃)敦煌形成索姓名门望族。宋代以后,在河北、内蒙古、东北以及湖北、湖南等地均有分布。目前索姓人口没有进入全国前三百位。今内蒙古自治区的赤峰市、呼和浩特市、包头市,辽宁省的大连市和锦州市,山西省的娄烦县、繁峙县、五寨县、忻州市忻府区、原平市、介休市、朔州市、翼城县,河南省的林州市、三门峡市、洛阳市涧西区、焦作市武陟县汤阴县、商丘市、漯河市郾城县、开封市杞县、焦作市、上蔡县党店镇、偃师市府店镇,陕西省的西安市咸阳、宝鸡市,河北省的沧州市、黄骅市、保定市、邯郸市磁县、衡水市饶阳县,湖北省的荆州市、枣阳市、沙市、公安县、十堰市郧县,江苏省的徐州市新沂邳县泗洪县、淮安市、灌南县,四川省的巴中市、筠连县筠连镇、广元市旺苍县,山东省的泰安市东平县、东营市、临沂市苍山县济阳县、青岛市即墨市、滨州市邹平县、滕州市、东阿县、济南市章丘县、德州市齐河县、日照市、淄博市,聊城市冠县、烟台龙口市,辽宁省的鞍山市、辽阳市,甘肃省的庆阳市宁县,吉林省的洮南县德惠县,黑龙江省的林口县、哈尔滨市、逊克县,北京市门头沟区,上海市,天津市,重庆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青海省,甘肃省,台湾省,香港特别行政区等地,均有索氏族人分布。

郡望

敦煌郡:西汉朝元鼎六年(庚午,公元前111年),汉武帝刘彻将敦煌郡从酒泉郡分出来置郡,治所在今甘肃省敦煌,其时下辖敦煌县龙勒县、效谷县、广至县、渊泉县、冥安县等六个县,是为敦煌设治之始。敦煌郡据有阳关、玉门关,与酒泉郡、武威郡张掖郡并称河西四郡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开通了连结东西方的“丝绸之路”,敦煌成为商旅必经的丝路重镇和通往西方的三条线路的交汇点,并以此奠定了敦煌在中国历史上的特殊地位。
武成郡:隋朝开皇元年(辛丑,公元581年)将定阳郡改为武成郡,治所在定阳县(今山西吉县)。
武威郡:西汉朝元狩二年(庚申,公元前121年)在原匈奴休屠王的地域置郡,治所在武威(今甘肃民勤),为凉州的州府所在,历史上曾称“西凉”、“姑臧”,其时辖地在今甘肃省黄河以西、武威以东的地区。西汉朝元鼎年间(公元前116~前111年)以后辖地在今甘肃省黄河西部、武威东部及大东河、大西河流域地区。东汉时期移治到姑臧(今甘肃武威)。十六国时期的前凉后凉南凉北凉诸国皆建都于该地。
冯翊郡:秦朝时期置郡,汉武帝太初元年(丁丑,公元前104年)设置同名行政区左冯翊,与右扶风京兆伊合称“京畿三辅”,其时辖地在今陕西省大荔县一带。三国时期曹魏国改左冯翊置郡,治所在临晋(今陕西大荔),其时辖地在今陕西省韩城县以南、白水以东、渭水以北大荔县一带地区。北魏时期移治到高陆(今陕西高陵)。

堂号

武成堂:以望立堂。
武威堂:以望立堂。
敦煌堂:以望立堂。
冯翊堂:以望立堂。
求索堂:资料有待补充。
五龙堂:资料有待补充。


四言通用联

源自商代;
望出武威。
指索姓源流和郡望。
书称二妙;
学博五经。
李文郑撰索姓宗祠联。上联:西晋书法家索靖,字幼安,敦煌人,举贤良方正,武帝时官尚书郎,惠帝时官至征南司马,封关内侯。工书法,尤其擅长章草,骨势峻迈,富有笔力。前人评论:“精熟至极,索不及张(芝);妙有余姿,张不及索。”将他和卫瑾并称“二妙”。著作有《草书状》、《五行三统正验论》。下联:晋代敦煌人索担,字叔彻,博通经籍,精于阴阳天文,善术数占卜,乡人请他占问吉凶,门庭若市。后来,他为使人们不过度迷信,说自己测算的不灵验,不再为人占卜。
敦煌望族;
北地名贤。
上联:周武王殷士七族,索氏封于武夷、敦煌。下联:索靖为北地守,与索价、索永友善,皆为一时名贤。
姓高七族;
名重五龙。
上联:周武王封殷士七族,索居其首。下联:索靖学问广博,与乡人汜衷等被人称为“敦煌五龙”。

六言通用联

后魏中书博士;
初唐游击将军
上联:后魏中书博士索敞,字巨振,补扶风太守,在位清贫,京师贵游之子,皆受业于敝。下联:唐武后时游击将军索元礼,胡人。

七言通用联

武冠群雄无敌手;
威慑穷寇有奇谋。
索姓望族居住地“武威”二字嵌名联

十言通用联

文教齐施,多资成就大力;
战功屡立,洵称廊庙奇才。
上联:索敞。下联:晋代尚书左仆射索林,字巨秀,时人称其有“廊庙之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