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五台山菩萨顶——山西游(38)

 梁溪镜明 2023-02-26 发布于江苏

   五台山位于山西省忻州市,由一系列大山和群峰组成,方圆达250千米,总面积592.88平方千米。其中五座高峰峰顶平坦如台,故名五台。它是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地质公园,国家自然与文化双重遗产,中华十大名山,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世界五大佛教圣地。

  五台山是中国佛教寺庙建筑最早的地方之一。自东汉永平年间(公元58年—75年)起,历代修造的寺庙鳞次栉比,寺庙多是依山就势、错落有致,坐落在深山丛林之中,形成了一个山环水抱、藏风聚气、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古代建筑群。现有寺庙120多家,是中国现存最大、最集中的寺庙群。寺庙多,塔也多,数百座种类繁多的塔,不胜枚举。

  菩萨顶位于五台山灵鹫峰上,金碧辉煌,绚丽多彩,具有皇宫特色,是五台山最大的喇嘛寺院。菩萨顶始建於北魏孝文帝时,始称“大文殊院”。清朝时这里成了皇室寺庙,康熙、乾隆朝圣时,把菩萨顶作为行宫。菩萨顶是满族语的叫法,意思是文殊菩萨居住的地方。

  菩萨顶的菩萨顶可分为前院、中院、后院三个部分。中轴线上的主要建筑有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文殊殿等。两旁对称地排列着钟楼、鼓楼、禅院等。导游带着我们沿着山路向上走,从后门迈进菩萨顶后院。

  大文殊殿面阔三楹,进深二间,单檐庑殿顶,殿顶覆盖琉璃黄瓦,历经寒署数百年,色泽依然如新。殿脊正中置金碧辉煌的鎏金铜法轮。

  殿内佛坛上供文殊菩萨骑狻猊彩色泥塑像,左侧为观前菩萨,右侧为普贤菩萨,东西两侧的佛坛上则供十八罗汉塑像。

  大文殊殿门前,立有一块石柱穿架式的牌坊,上书“五台圣境”四个大字,是清康熙御笔。

  大雄宝殿面阔三楹,进深二间,大殿四周有石雕迥廊环绕,后部供着毗卢佛、阿弥陀怫和药师佛,前面则供着黄教创始人宗喀巴像。大雄宝殿有康熙、乾隆、嘉庆立的三座碑。

  再往前就是天王殿,该殿三开间,长10米,宽6米,单檐歇山顶,黄琉璃瓦盖顶。正脊中置铜制莲花宝瓶,屋脊两端置鸱吻。现闭门维修中。

  天王殿对面就是菩萨顶的山门,山门正中悬康熙御书:“敕建真容院”匾。

  山门前就是一座四柱三门七檐的高大彩绘木牌楼。建于清康熙三十三年,即公元1694年所立。中间的牌匾上有康熙皇帝手书的四个大字“灵峰胜境”。

  从牌楼前的一百零八个石阶上缓步而下。顺石阶而上,是将人间一百零八个烦恼踩在脚下,由上而下时,是将人生的一百零八个忧愁抛于脑后。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